陸平軍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在改善我國整體經濟狀況的同時,也對我國鋼鐵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從闡述中國鋼鐵行業出口現狀出發,分析我國鋼鐵行業出口存在的問題,研究鋼鐵行業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必要性,并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從國際產能合作的角度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治理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鋼鐵行業; 出口;產能過剩; 國際產能合作
一、引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鋼鐵行業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鋼鐵產量占了全球產量的半壁江山,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但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放緩,2011年以來,我國GDP的增長速度下降到10%以下,意味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時期,增速的放緩也影響到我國的鋼鐵行業,近年來,我國的鋼鐵行業出現低迷,暴露出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需求和供給的不平衡也導致鋼鐵的價格一路狂跌,鋼鐵行業的出現經營虧損的狀態。國內需求不足導致產能的嚴重過剩,因此要突破需求瓶頸,化解產能過剩問題,就必須要重視鋼材的出口,讓我國鋼鐵企業“走出去”,打開海外市場,擴大需求。
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為提供了一條新的“走出去”的途徑。“一帶一路”,通過橫穿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板塊,一端是歐洲經濟比較領先的國家區,而另一端是正處于新興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區,中間也涵蓋了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國家。自“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以來,近兩年來,我國與沿線周邊的許多國家及地區在經濟貿易方面相繼完成了許多的合作,未來還有進一步加深合作的趨勢,這些合作也不乏幫助沿線國家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因此,“一帶一路”的建設工作 和國際產能的合作,在提高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水平的同時,也大大刺激了對鋼鐵的需求,這為解決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問題,擴展鋼鐵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二、中國鋼鐵行業現狀
從生鐵,鋼材,粗鋼等主要鋼鐵制品的產量來看,2004-2014年間,生鐵,鋼材,粗鋼的產量呈上升趨勢,到2014年,鋼材產量達到112513.12萬噸,生鐵產量達到71374.78萬噸,粗鋼產量82230.63萬噸,2015年,生鐵,鋼材,粗鋼產量均有所下降,粗鋼產量出現近30年的首次下降,產量為8.04億噸,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
從鋼材的價格來看,2011-2015年間,我國鋼材價格連續四年降,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由2011年末的120.5點跌到2015年末的56.37點,其中2015年鋼板價格的跌幅加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2015年年初的81.91點下跌到56.37點,下降了25.54點,降幅為31.1%。
從經濟效益來看,2015年經濟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鋼鐵行業出現全部虧損。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為28890億元,利潤為-645億元,虧損面高達50.5%,同比上升。
總之,從宏觀數據來看,我國鋼鐵行業發展不容樂觀,整個行業進入“嚴冬”狀態。
三、我國鋼鐵行業出口現狀
(一)出口存在同質化惡性競爭,貿易摩擦加劇
近年來,我國鋼材產品出口除2009年大幅度下跌外,基本呈穩步增長的趨勢2013-2015 年,我國鋼材出口量分別為6233萬噸,9377.76萬噸和11239.56萬噸,增幅分別為12%、51% 和20%。造成鋼材出口量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經濟的回暖,全球制造業開始變得景氣,同時由于新興經濟體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的增加而導致對鋼材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從價格上來考慮,由于我國鋼材出口價格相對于其他國家鋼材價格而言比較便宜,使得我國鋼材出口。我國鋼材更具有競爭力,鋼材的大量出口給一些國家的本地的鋼鐵業帶來不小的沖擊,于是,這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本土的鋼鐵企業,對我國不斷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在世界經合組織的貿易政策調查中,中國成了不公平貿易指控的頭號目標,僅2013-2015 年這兩年中,針對中國的案件約有65件。
(二)出口結構不合理
從貿易市場來看,中國鋼鐵行業鋼材出口對象非常集中,主要是美國、歐盟、東南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2015年我國鋼材的出口量為11239.56萬噸,其中向東南亞7個國家出口量達到最大,占到總出口量的25%,出口過于集中也是導致我國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因此開拓新市場有利于緩解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
從出口鋼鐵產品結構來看,雖然我國鋼鐵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但從用鋼情況來說,我國仍然需要從外國進口鋼材,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我國鋼鐵企業出口的鋼材大多為棒線材等低端的建筑鋼材,高端的鋼材的出口量非常小。然而近年來鋼鐵下游企業技術的改革與創新,對高端鋼材的需求增加,這些高端的鋼材大多依賴進口,因此,對我國鋼鐵的生產技術進行改良,以調整我國鋼鐵行業出口結構迫在眉睫。
四、鋼鐵行業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必要性
為了有效解決我國鋼鐵行業所面臨的產能過剩,成本增加,低利潤及貿易摩擦等問題,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必需好好把握住“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契機,通過輸出產能和轉移產能,能有效解決我國鋼鐵行業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五、“一帶一路”倡議下治理產能過剩的相關建議
(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不斷開發新興國家市場
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共涉及亞歐大陸65個國家和地區,在這65個國家中,大多數都是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然而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上,我國鋼鐵出口量較多的國家僅有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家,很多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都還沒有開發出來,因此,我國鋼鐵業可結合“一帶一路”倡議,重點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貿易潛力比較大的市場,以緩解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
(二)加強高附加值鋼鐵產品的出口
在那些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如美國、日本等,這些發達國家對于高附加值的鋼材需求相當大,也是鋼材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對于這些國家,我國鋼鐵行業應當繼續與他們維持目前的貿易量,更應該盡可能去提高我國鋼材產品出口的附加價值,從而擴大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三)政府積極發揮其職能,促進我國鋼材產品出口
政府要積極發揮其職能作用,與企業協同合作,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契機,通過擴大出口來解決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
政府方面,通過利用相應的政策來刺激鋼鐵企業的出口。企業方面,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中,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法律和習俗,避免因不了解而產生糾紛,同時在制定計劃中不能一成不變要做到隨機應變,要根據不同國家的需求來制定。
參考文獻:
[1]杜博.“一帶一路”與中國鋼鐵出口貿易發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2]楊海龍,鄭憩.穩步推進鋼鐵國際產能合作的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6(29):4-5+24.
[3]張琦.我國鋼材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及潛力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