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要]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我國培養醫學人才的一種創新模式,是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的必經之路。而科室專業講座不僅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臨床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臨床診療能力的重要途徑。該文從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實踐出發,探討如何提高科室專業講座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講座;心內科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c)-0077-03
[Abstract]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is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cultivating medical talents in China and the only way to become a qualified clinician. And the department professional lec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lin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bility of docto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ractice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cardiology resident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lecture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s.
[Key words]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Professional lectures; Cardiology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國家培養醫學人才的一種創新模式,其目標是在國家認定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為各級醫療機構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常見多發疾病診療的臨床醫師[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在所有培訓內容中,要重點加強對臨床診療能力的培訓,而科室專業講座、疑難(危重、死亡)病例討論、教學查房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提高臨床診療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際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有很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老師只重視疑難(危重、死亡)病例討論,教學查房,相對忽視了科室專業講座的重要性,陳小潤[2]等對上海市已畢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調查分析表明,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過程中,“專業講座”的滿意率最低。該文從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實踐出發,探討如何提高科室專業講座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作用。
1 ?科室專業講座的準備
優秀的科室專業講座離不開帶教老師的精心準備,與課堂講課一樣,科室專業講座需要進行認真的備課,下文詳盡闡述科室專業講座的準備工作。
1.1 ?培訓內容的準備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帶教過程中,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以下簡稱規培醫師)來自不同的醫學專業,擁有著不同的學歷水平,對心血管疾病的了解參差不齊,為科室專業講座的實施帶來了很多不便,講得深了,有的規培醫師會因為聽不懂而放棄,說的基礎了,有的規培醫師會因為太簡單而放松心態,如何掌握這個平衡,可以在講座前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把即將講授的相關知識點制作成問卷,發放給規培醫師填寫,了解規培醫師對相關疾病的掌握情況,從而使帶教老師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進行備課。例如,在帶教過程中,對心房顫動相關知識點進行問卷調查時發現,規培醫師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原則掌握率約82%,但對于治療原則之一的抗凝治療CHADS2-VASC評分系統掌握率只有17%,在帶教過程中,可以加強對CHADS2-VASC評分系統的備課及拓展。
1.2 ?培訓對象的準備
除了針對講座內容進行問卷調查外,還應面向規培醫師進行調查[3],據此了解心內科住院醫師的培訓需求,據此調整講座主題、改進講座方式,推動專業講座活動有效開展。鑒于心血管內科疾病治療要求逐年提高,對于心內科住院醫師來說,應提高物理診斷準確性,并熟練掌握各項診治技術,通過病例分析,為心內科住院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計劃。這要求心內科住院醫師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并具備較強的心理調節能力。因此,所下發的問卷內容應圍繞心內科住院醫師的工作內容、心理疏導、技能提升等多方面開展,了解心內科住院醫師的工作現狀,確保接下來開展的專業講座能夠滿足心內科住院醫師的培訓需要。
2 ?科室專業講座的過程
心內科專業講座活動要想規范化推進,定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實踐策略,這既能調動規培醫師學習的能動性,又能為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治療工作提供正向引導。從以下幾方面對策入手,確保專業講座在心內科規范化培訓中良好運用,進而為醫學從業者提供借鑒。
2.1 ?實行CBL教學法
以往的授課方式是帶教老師捧著書本,將知識點“填鴨式”的灌輸給規培醫師,講解后也不會去了解規培醫師對科室專業講座的掌握情況,而規培醫師則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久而久之,無論是帶教老師還是規培醫師都會把科室專業講座看作是一項任務,不予重視,流于形式,導致規培醫師無法從科室專業講座中汲取到任何知識。CBL教學法(Case Based Learning)也稱為案例教學法。在1912年,愛丁堡大學病理系Smith教授介紹了如何在病理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他提倡學生們通過具體的案例把患者的病史(包括癥狀和體征)與現在的臨床表現緊密地聯系起來。哈佛商學院是在其課程中采用CBL教學法的第一所教學機構,創建于1908年。CBL教學法在1920年被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4]。在住院醫師規范培訓過程中,CBL教學法的主要目標是使用真實的臨床案例,讓學生為臨床實踐做好準備,這些真實案例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通過相關知識應用到真實案例中,培養規培醫師的臨床診療能力。CBL教學法在心內科科室專業講座中的應用步驟可簡單歸納為:①選擇信息完整的典型病例,盡量能涵蓋所講疾病的重要知識點。②按照大綱要求提出相關問題。③將規培醫師進行分組,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④帶教老師對規培醫師的回答進行點評并將該案例所涉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案告知規培醫師。有研究表明,CBL教學法使規培醫師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達到了對臨床知識真正理解、長期記憶的效果,且臨床思維得到訓練[5]。
2.2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
跟傳統的課本教學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存在著許多優點,它將形、色、聲融合在一起形成動畫,將難以理解的醫學知識以三維立體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示給規培醫師,便于理解記憶。心血管疾病是一個繁雜且抽象的系統,疾病類別多樣,知識點散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規定,心內科輪轉時間為4個月,其中還包括心電圖室的1個月,在短短的3~4個月內,運用傳統的課本教學,很難完全了解心血管疾病,導致規培醫師出科時只記住了心血管疾病的名字,卻忘記了疾病所涉及的知識點。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心血管疾病的知識點更容易記住及理解,例如在講解心律失常時,將心臟的傳導系統及心電圖形成過程以圖片動畫展示給規培醫師,使得規培醫師對P波,PR間期,QRS波,ST段,T波等波形和間期有著更為直觀的理解,為后期閱讀心電圖及學習各種心律失常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礎。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所有醫務人員都必須熟練掌握的臨床操作,規范的CPR可以提高心臟驟?;颊叩木戎纬晒β?,在網絡上有一位老教授講解CPR的視頻,在視頻中,老教授以一種詼諧搞笑略微夸張的方式演示了幾種常見的CPR錯誤,在科室專業講座上,運用多媒體播放了該視頻后,很多規培醫師都在老教授示范的幾種錯誤操作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糾正了錯誤做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高規培醫師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充分理解科室專業講座所學習的知識,從而提高規培質量和效果[6]。
2.3 ?介紹相關疾病的最新進展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更準確,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增多,導致很多規培醫師對疾病的治療無所適從,高血壓病就是其中一種,治療高血壓病的藥物主要分為利尿劑、β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五大類[7],此外,還有交感神經抑制劑、直接血管擴張劑、α受體拮抗劑,再細化到具體的藥物,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降壓藥物應用的4個基本原則大家都很了解,但是多少是小劑量,哪種是長效制劑,怎么聯合用藥及如何個體化應用,內科書并沒有詳細描述,在心內科專業講座中將高血壓疾病的最新治療指南及用藥進展告知規培醫師,相信會讓大家在面對高血壓患者時可以給予更精確的治療。
3 ?科室專業講座的歸納及提問
科室專業講座的結束后,讓規培醫師分組對所講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互相查漏補缺,從而加深其印象,再次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同時帶教老師可以提出新的問題,讓規培醫師查閱相關資料,思考及解決問題,在下次科室專業講座前回答上次所提問題,而規培醫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會夯實基礎,逐步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了科室專業講座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專業講座的提問環節,即提升規培醫師主體地位、檢驗講座培訓效果的有效手段,根據規培醫師問題回答情況,適當調整專業講座計劃,促使專業講座的實踐價值全面發揮。
4 ?科室專業講座在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意義分析
4.1 ?提升醫師專業能力
心內科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該類常見病治療的過程中,對住院醫師的診療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基于此,所在醫院為規培醫師組織專業講座,借此機會,向規培醫師傳遞最新診療理念,使規培醫師掌握當前診療方法改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規范規培醫師的診療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規培醫師的工作自信心,同時,還能減少醫患矛盾,營造心內科住院部的良好環境。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專業講座在最新診治理念傳播、診療技巧傳授等方面起到橋梁作用,專業講座活動能夠滿足規培醫師求知欲,自此之后,規培醫師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醫學事業持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4.2 ?推動醫學事業發展
醫學事業循序式發展,在此期間,規培醫師應強化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通過參與專業講座來汲取理論知識、掌握臨床技能,為醫學事業良性發展而助力?,F今,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且心內科住院理念與時俱進地調整,基于此,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講座來迎合醫學事業發展需求,促使心內科診療工作處于前沿狀態,實現心血管疾病有效攻克這一目標,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不斷強化我國心內科疾病臨床診治能力。此外,定期開展專業講座,能夠預測未來心內科臨床診治方向,進而調動醫學研究人員的工作熱情,并不斷加快心內科疾病治療進程,最終實現醫學事業轉型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規培醫師能動性參與心內科組織的專業講座活動,這符合醫學事業持續發展需求,同時,還能從整體上提高規培醫師專業能力,進而優化醫療體系。為提高專業講座的實效性,應做好專業講座準備工作,并探索專業講座于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路徑。具體來說,通過實行CBL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相關疾病進展分析推動講座培訓活動順利開展。這既能優化心內科規范化培訓質量,又能全面彰顯專業講座實踐價值,最終推動醫學臨床事業持續、穩健發展。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是培養優秀臨床醫師的有效途徑,關系到醫院未來的發展和建設,更關系到醫學人才培養和醫療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8]。如何提高臨床帶教質量和效果,值得所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帶教老師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教訓,完善相關制度,才能更好地促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計生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Z].國衛科發[2013]第56號.
[2] ?陳小潤,黃葭燕,張勘,等.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成效評價:已就業醫師角度[J].中國衛生資源,2016,19(1):9-12.
[3] ?鄭慧萍,徐敏,馮海波,等.心外科住院醫師/研究生規范化培訓現狀與問題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 16(10):1060-1064.
[4] ?Yoo,Moon-Sook,Park,Hyung-Ran.Effects of case-based learning on communication skills,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in nursing students[J].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15,17(2):166-172.
[5] ?李明琰,劉燕,何文凱.CBL教學法在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9):139-140.
[6] ?王浩,楊俊,張紅兵.多媒體教學在神經外科臨床基地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1).
[7] ?葛均波,徐永鍵.內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53.
[8] ?王禪,馬曉靜,焦慶仕,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問題及國際經驗啟示[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9):50-52.
(收稿日期: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