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 繼續醫學教育是在醫學院校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進行的在職教育。其目的旨在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本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和使用,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該文通過分析該院目前繼續教育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為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做好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效果,提出相關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 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繼續醫學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c)-0194-03
[Abstract]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s on-the-job education after medical school education and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ts purpose is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and use of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ians, to grasp the lates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hospital and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Key words] Hospit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Practice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是醫院發展的源泉。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培養離不開教育。醫學人才的培養分為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3個階段,而繼續醫學教育貫穿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整個執業生涯。繼續醫學教育的范圍廣泛,涉及多個學科的公共知識和專業知識,繼續醫學教育在確保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素養、豐富知識結構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1]。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繼續醫學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傳統的培訓方式方法及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培訓模式單一、醫務人員思想認識不夠,積極性不高。因此,要真正發揮繼續醫學再教育的作用,首先應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思想認識,其次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案,結合獎懲措施,確保繼續醫學教育能夠真正達到更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提高醫務人員的水平和能力,最終達到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的目的[2]。
1 ?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繼續醫學教育的作用
1.1 ?提供平臺
繼續醫學教育是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終身教育模式,能夠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結合醫學各專業特點和性質,繼續醫學教育應從不斷更新最前沿的專業知識、不斷強化專業知識儲存方面著手,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最終達到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因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在學習專業技能的過程中,同時應根據工作崗位的需要,適當地去探究其他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豐富各方面的見識,成長為一個綜合性的人才,更好地為醫院的發展服務[3]。
1.2 ?提高素質
繼續醫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挖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潛力。繼續醫學教育的本質不但包括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還包含一些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的培訓,介紹最前沿的醫學知識。只有不斷加強醫務人員的學習,提升他們的業務素質,才能為醫院的健康發展提供保證,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同時,繼續醫學教育還包括醫學人文、醫學法律法規、醫德醫風教育,其價值體現在思想理念方面,能夠讓衛技人員逐漸轉變觀念。在醫院這個特殊的環境里,提高醫務人員對自身的工作崗位的認可。因此,通過繼續醫學教育,使醫務人員能夠規范各項操作流程、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如此才能保障醫院各項工作的規范有序。
2 ?繼續醫學教育的現狀
2.1 ?管理人員重視程序不夠
部分醫院的管理人員只注重業務收入,在繼續醫學教育的認知上存在著誤差,思想上任務可有可無、不重視在該方面的投入和管理,影響此項工作的實效。未能將人力資源管理與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有機結合,缺少比較長遠的目標,在培養員工的專業技能方面,管理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模式的作用,不利于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發展。
2.2 ?醫務人員參與度不高
繼續醫學教育雖然可以提升醫務人員的水平和能力,但因繼續醫學教育達標考核的結果應用落實不到位、繼續醫學教育經費不足、工作學習時間沖突等因素,導致這項工作實施困難,部分醫務人員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長期下去,不僅參與度不高,還會形成群體負面影響,致使整個教育培訓流于形式。
2.3 ?教育培訓的形式內容單一
目前繼續醫學教育主要是通過參加培訓班、會議的方式進行,形式過于單一,影響到整體的教育效果,難以判斷培訓工作的實際成效,無法進行相應的考核評估。同時,部分醫院管理者對于繼續醫學教育的模式不夠清楚,無法認同目前的教育方式,因此更難發揮繼續醫學教育應有的價值[4]。
3 ?繼續醫學教育的實施策略
3.1 ?強化教育理念,打造專業培訓隊伍
醫院應成立繼續教育管理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相關制度,結合醫院實際制定相應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分步驟、有針對性地落實。在繼續醫學教育經費上予以支持,有效推進該項工作的持續發展。首先,通過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強化他們對于繼續醫學教育的認同理念,讓他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主動、積極地學習。其次,在師資選擇方面進行篩選,選擇水平較高、對前沿知識了解較多、講課生動有趣的老師進行授課。只有在平時不斷充實、提高醫務人員的水平,才能打造醫院核心競爭力,以此來強化人力資源管理。
3.2 ?建立獎懲機制,促進繼續醫學教育順利開展
醫院人力資源是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人才的整體素質方面,繼續醫學教育是提高人才整體素質的有效方式,只有從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才能保證醫院的發展。醫院領導要充分意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醫院應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規定,充分宣傳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統一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思想認識,規范開展各項繼續醫學教育活動,讓醫務人員認識到接受繼續教育是義務,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途徑,是法律法規規定必須進行的項目。為了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參與繼續醫學教育的積極性,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讓繼續醫學教育、年度考核結果與職稱晉升、醫師定期考核、護士注冊等掛鉤,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定期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進行效果評價,對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方式,改變策略、提高效果。①建立周學習獎罰制度。周學習實行簽到制度,各科每期記錄周學習計劃執行情況,包括學習內容、地點、授課人,設專本記錄,有專人負責,以此作為院內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的依據。②建立三基考試獎罰制度。各科室成立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考核小組,制定出本科室、本專業“三基”訓練計劃、內容和考核目標,并組織實施;各科室每季度組織一次專科操作技能的訓練與考核,醫務科每季度組織集中理論考試。③建立科研項目獎勵基金。為鼓勵創新,加強及規范醫院科研經費的管理,規定年度預算中收入的1%用于建立科研基金,出臺科研經費使用管理辦法。鼓勵醫務人員積極參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除將繼續醫學教育與職務晉升等聯系起來之外,可制定繼續醫學教育獎懲制度,表揚那些成績優秀的醫務人員,對于那些繼續醫學教育年度考核未達標的,應對其進行必要懲罰,如取消評優評先資格、降低獎金等次等[5-6]。讓醫務人員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參與繼續醫學教育,從而促進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3.3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實效
在繼續醫學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應該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等級的醫院、不同技術水平的醫務人員,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放置在不同的教育層次中,這樣才能真正將繼續醫學教育目標落到實處[7]。結合不同等級醫院調整不同的培訓科目,貼近日常實際工作需求進行必要的優化,合理控制課程難度,滿足絕大部分醫務人員的需求。此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繼續醫學教育”的方式,選擇使用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搭建網絡學習平臺,推動培訓工作的有效實施[8]。在“線上+線下”的培訓形式中,實現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管理。以學習平臺為載體,醫務人員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解決工學矛盾,為提高學習平臺的教學質量,既要引入一些大牌專家的視頻課件,又要增加適宜技術推廣的內容,不斷充實內容,打破時空限制,開創繼續醫學教育的新模式[9]。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是醫院發展的基礎,在醫院中起決定作用,合理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醫療保健服務能力,同時積極引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這對于醫院的發展具有長效和積極的作用,可為醫院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蔣葵.英國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探析[J].亞太教育,2015(7):97.
[2] ?張梅,徐執揚,張新慶,等.2009-2013年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現狀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5(1):1-2.
[3] ?梁艷.網絡時代綜合性醫院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基本現狀及改進措施[J].科教文匯,2018(12):79-80.
[4] ?王阿茜,馬佳妮,米志寬,等.臨床實踐能力提升導向下的醫學繼續教育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8):188-189.
[5] ?潘華明,黃翼,王媛媛,等.全科急診醫學模式下醫生入職培訓與繼續教育探索[J].臨床研究,2019(8):197-198.
[6] ?童玲.現階段繼續教育的培訓標準與管理模式研究[J].品牌研究,2018(5):199.
[7] ?羅文浩,吳小冉,韓忠宇,等.論新時期青年醫師畢業后醫學繼續教育的發展[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5):680-683.
[8] ?孫淑娟.“互聯網+”背景下繼續醫學教育模式革新[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8):14.
[9] ?孫文民.“互聯網+”背景下繼續醫學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43):186-187.
(收稿日期: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