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慧


[摘要] 目的 探討現場督導教學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5—10月在該院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160名,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80名。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觀察組實施現場督導教學法,比較兩組住院醫師理論考核、臨床實踐技能考核成績以及教學認可程度。結果 觀察組理論考核、病例分析、操作技能、總成績得分為(35.06±2.15)分、(22.06±2.74)分、(21.43±1.68)分、(78.22±5.43)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習自主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興趣、醫患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得分為(3.35±0.67)分、(3.43±0.55)分、(3.48±0.78)分、(3.79±0.54)分、(3.45±0.72)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現場督導教學法能夠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的理論知識臨床實踐技能,增強其綜合能力,利于增進住培學員對教學的認可度,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現場督導教學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c)-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on-site supervi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physicians. Methods From May to October 2018, 160 residents who receiv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each with 8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on-site supervision teaching method, and compared the theoretical assessment,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assessment results, and teaching recogni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resident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ssessment, case analysis, operation skills, and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35.06±2.15)points, (22.06±2.74)points, (21.43±1.68)points, and(78.22±5.43)points,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s learning autonomy,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learning interest,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team collaboration scores were (3.35±0.67)points, (3.43±0.55)points, (3.48±0.78)points, (3.79±0.54)points, and (3.45±0.72)point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on-site supervision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of resident doctors dur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On-site supervision teaching method; Reside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Clinical teaching
目前我國正在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后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優秀的住院醫師和提高醫療質量十分必要[1]。臨床帶教是實施規范化培訓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以授課為主,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度不足,學生無法充分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臨床問題上[2]。現場督導教學法是近年來提出的教學新模式,是培養醫學人才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基于此,該研究將現場督導教學法應用于2018年5—10月在該院接受規范化培訓的80名住院醫師,旨在探討其在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160名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80名。觀察組中男49名,女31名;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9.23±2.14)歲。對照組中男45名,女35名;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29.34±2.12)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住院醫師接受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帶教老師依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講解知識,以老師做、學生看為主。觀察組采取現場督教學法,主要內容如下:①帶教老師準備:老師依據教學大綱內容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挑選出具有針對性、代表性的病例,精心選取客觀性臨床資料,設置關于臨床表現、診斷方法、治療方法、預后以及醫療糾紛等問題,問題設置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②住院醫師準備:帶教老師根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細則相關要求定期發布學習任務,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將病例和學習內容發送,并提醒住院醫師認真準備,住院醫師依據教學大綱內容自行查閱資料進行學習;③現場督導教學方法:在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以及帶教老師的陪同下,由規培住院醫師獨立進行采集病史、疾病診斷等一系列操作,老師仔細觀察住院醫師的操作全過程,并詳細記錄其操作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待住院醫師操作完成后針對不當之處及時進行反饋,并進行正確演示。
1.3 ?觀察指標
①理論和實踐技能評分。住院醫師規培輪轉計劃結束,進行理論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總分100分,以試卷問答形式進行專業理論測試,共計40分;臨床實踐技能包括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兩項,總分60分,最后進行成績匯總。②教學認可度。采用該院自制調查問卷從學習自主能力、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學習興趣、醫患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等方面考察兩組住院醫師對教學的認可程度,依照提高程度分為1~5分。得分越高教學認可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理論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成績
觀察組理論考核、病例分析、操作技能以及總成績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教學認可程度
觀察組學習自主能力、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學習興趣、醫患溝通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帶教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內容,讓住院醫師在規培期間順利掌握各科室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對提高其臨床能力非常重要,而住院醫師在各科室輪轉學習過程中,病種較多、知識結構復雜,學習時較為吃力[3]。傳統教學主要采取知識傳授的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機械地學習,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較低,更是缺乏臨床技能操作訓練機會,因此,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滿足醫學人才的需求是醫學教育的主要難題[4-5]。
現場督導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老師采取放手不放眼的方式,讓住院醫師自己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鑒別診斷等,帶教老師在旁觀察,針對各個環節進行反饋[6]。該研究將現場教學督導法應用于觀察組住院醫師,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考核、病例分析、操作技能以及總成績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學習自主能力、學習興趣、解決臨床問題能力、醫患溝通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現場教學督導法能夠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住培學員的臨床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住院醫師對教學認可度。唐碧等[7]研究對60名規培住院醫師采取現場督導教學法進行教學,結果表明現場督導教學法能夠提高住院醫師臨床實踐技能,提升其對教學的認可程度,與該研究結果相類似。分析原因在于醫學生從學校畢業后,未經二級學科培養,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取決于醫院條件,嚴重影響醫療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臨床住院醫師工作能力的培養,臨床帶教是培養住院醫師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傳統教學方法可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知識,但該種教學方法較為生硬,住院醫師無法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相結合,加之臨床病譜不斷變化、疾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住院醫師輪轉學習時間較短,易影響其學習的興趣、自主性和學習效果[8-9]。故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讓住院醫師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能嫻熟運用理論知識于臨床診療中,提高住院醫師工作能力顯得十分重要。現場督導教學模式通過借助臨床病例與實踐相結合,圍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分析診斷、鑒別診斷、制定治療方案以及判斷疾病預后等開展教學,通過教學查房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實際教學需要,鼓勵住院醫師積極參與疾病診療的整個過程,將課堂與書本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際中,能夠加強住院醫師對臨床實踐技能的掌握,進而促使其臨床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10]。表明現場督導教學對住院醫師的培養產生一定影響力,并取得較好效果。同時現場督導教學法著重通過住院醫師動手、老師觀看的模式,由帶教老師對住院醫師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給予指導,并給予正確示范,一定程度上調動住院醫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激發住院醫師學習的興趣性、積極性,能夠使其將各部分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在臨床診療思維培訓過程中,進而提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此外,住院醫師通過在診療過程中的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利于培養自身的表達以及醫患溝通能力。該研究雖取得一定效果,但也缺乏組內住院醫師討論、溝通等不足之處,可通過增加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體驗式教學法等其他教學模式加以彌補。
綜上所述,現場督導教學法應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能夠提高住院醫師對臨床帶教的認可度,對住院醫師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策,房慧瑩,焦明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9,39(6):54-56.
[2] ?凌聰,陳川,何海勇,等.醫學模擬教學方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神經外科輪轉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7,37(6):943-946.
[3] ?鄭興忠,張興德,唐榮芳,等.鹽城市中醫院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藥導報,2018,24(6):129-131.
[4] ?程功,張永利,李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11):126-128.
[5] ?周珍,葉燕青,何莉,等.住院醫師規培師資培訓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4):424-428.
[6] ?羅銀麗,何國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1):27-29.
[7] ?唐碧,宣玲,唐銘銘,等.現場督導教學模式在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88-90.
[8] ?袁靜萍,王衛星,高利昆,等.臨床病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9, 28(1):94-97.
[9] ?孫銀屏,楊迎新,張凱華,等.中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制度的調查與分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8,40(9):868-870.
[10] ?王廣輝,朱曉燕,周全,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評估[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1):56-59.
(收稿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