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衍安
摘 ?要:當前我國大學生體能素質狀況不佳。大學生體能的逐年下降,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科學技術水平也在進行相應的提升,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受益群體之一的大學生群體,其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今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運動量少的問題,多數學生缺乏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有些同學甚至整天待在寢室、網吧或者坐在教室里,從而導致自身的體能普遍下降。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當前我國大學生體能不斷下降的原因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干預措施,以為全面增強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能素質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實踐上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體能下降 ?原因 ?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65-02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世界經濟得以高速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歸根結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科技實力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棟梁,其身體健康對于自身的發展及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大學生體能素質的訓練,保證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促進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有效提升,也才能大力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1 ?大學生體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大學生體能下降的學校原因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發現,隨著我國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大學生的數量逐漸增多。然而,由于高校對體育場地與設施的建設力度并沒有隨之增加,導致現有的體育場地與設施難以充分滿足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從而難以保證大學生的體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通常情況下,當前高校的體育場地與器材只能滿足體育課程的需求,卻難以滿足學生在課余時間內對體育場地與器材的使用需求,難以保證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參加體育鍛煉。
1.2 大學生體能下降的家庭原因
如今我國大多數大學生都是“95”后,有很多學生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因而家長對于孩子往往是過于重視和寵愛。然而,家長對孩子過于的愛護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正是因為孩子在一個家庭中占據了核心地位,很多家長為了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通常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勞動。然而,這種過分的愛護會對孩子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不利于孩子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質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勞精神與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當孩子長大之后,其性格已基本成型,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改變。因此,家長對于孩子的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體能的發展。
1.3 大學生體能下降的自身原因
大學生自身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體育鍛煉意識,而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能夠為大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提供重要的動力。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發現,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提高自身體能的重要性,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運動對于體能的影響。然而,盡管如此,當前我國仍然有很多學生缺乏自主參加體育鍛煉的意愿,僅僅是在體育課上被動地接受體育教師的安排,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將體育課程視為打發時間的方式,不愿意在體育運動上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
2 ?大學生體能下降的干預策略
2.1 加大學校體育的宣傳力度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意識到大學生的體能對于教育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因此,作為高校,應該大力宣傳體育運動對于體能發展的重要性,深化學生對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同時還應該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運動,以不斷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適當減少文化課程作業的數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輕松愉悅的氛圍,以充分滿足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
2.2 加大體育鍛煉的經費投入力度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完善的體育鍛煉場地與設施,只有當高校具備充足且完善的場地與設施器材,才能保證學生體育鍛煉工作的順利開展。然而,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發現,我國有很多高校因為缺乏足夠完善的體育場地與器材設施,而難以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與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體能的發展。因此,國家應該增加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加大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投資力度,大力建設體育運動場地,完善體育訓練的相關設施,改進體育鍛煉的條件,以為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鍛煉環境,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求,并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作為體育主管部門,應該注重體育運動場地的開發和利用,盡可能地提高體育場地的利用率,盡可能地減少因為場地器材不足而導致體育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的現象。
2.3 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同時應該加大對體育鍛煉價值的宣傳力度,以增強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體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好處。另外,學校也可以定期開展各種類型的體育賽事活動,以吸引大量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比賽中,營造熱烈的體育文化氛圍,并將體育運動觀念深深地滲透到學生的意識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和,爭取讓每一個學生每天都能參加體育鍛煉1h,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另外,高校還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實驗室來對學生的體能進行測試,并為每一個學生建立專門的體育鍛煉檔案,以切實落實學生的體能測試工作,并為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
2.4 提高體育教師隊伍教學水平
如今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多數體育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模式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對體育教育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體育教育的長遠發展,并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立足于當前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充分把握體育教育發展的方向,充分運用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己,以加大對體育教育的改革力度,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之外,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健康,并創造出符合當代大學生發展需求的新型教學模式。總而言之,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自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學生體育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技巧,同時還要根據當代學生身心發展狀況,正確認識大學生體能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解決辦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科學制定體育鍛煉計劃,以有效改善學生體能下降的狀況。
參考文獻
[1] 王少驊.當代大學生體質下降因素及體質健康發展方法與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6):98-99,124.
[2] 趙永崗,慕潤寬,延保東.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07,17(4):65-67.
[3] 高雪梅,郝小剛.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根源——家庭因素調查分析與改善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2(1):102-106.
[4] 馮曉玲.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