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李月娥,杜麗英
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骨科手術醫治的病患,都是由于在日常生活當中,交通事故,建筑工地砸傷或者高空墜落等多種情況而造成身體的骨頭出現骨折現象[1]。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醫院都是使用手術醫治的方式來對患有骨科病癥的病患進行醫治操作,但是在突然行動受限以及承受生理疼痛的基礎上,病患非常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而這些消極的情緒會對他們的手術工作和護理工作產生消極的影響[2],本文主要針對情志護理干預,在骨科手術病患醫治過程當中對他們的并發焦慮狀態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調研人員使用隨機選取的方式,選取我院在2017年8月份-2018年8月份進行骨科手術醫治的92名病患作為實驗對象并從他們的基本資料和臨床資料當中提取調研過程所數據的數據。從病患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的比例基本為3:2,病患的年齡范圍在23歲-72歲之間,但是從他們的性別年齡以及發病原因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些數據與調研結合之間并沒有密切的聯系。
1.2 方法 參與本次調研的兩種病患分別使用了常規護理模式以及輕質護理干預的方式來進行具體的護理操作,首先常規護理的內容要求護理人員對病患的呼吸情況,心率,血壓以及意識等生命指標進行密切的觀察,然后給予他們常規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輔助操作。進行情志護理干預的病患則需要在此基礎上使用,情志相生法的方式來告知容易出現消極情緒的病患,消極的情緒會影響病情加重,并且通過與他們積極的溝通來引導他們將注意力進行轉移。
1.3 觀察指標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手術骨科病患在醫治的過程當中,使用情志護理干預的方式來進行具體護理操作,對他們的焦慮狀態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因此,調研人員需要對病患的焦慮情況以及中醫癥狀積分等各項指標進行記錄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研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真實有效,為了能夠讓數據分析的結果具有明確性,調研人員使用了醫院專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數據分析。
從兩組病患護理前后的中醫癥狀積分進行比較,在使用不同的方法護理之前,兩組病患的中醫癥狀評分之間的差距相對較小,但是經過護理之后,情志組病患的積分明顯低于常規組的病患。兩組病患在護理之前的焦慮評分都是在65分左右,但是經過護理之后,情志組病患的評分是39分左右,而常規組病患的評分則是在47分左右。
大部分醫院都是使用手術醫治的方式來對患有骨科病癥的病患進行具體的醫治操作,而手術醫治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會導致病患的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同時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狀態,會使他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比如焦慮緊張等等。在此背景之下,病患的手術過程以及日后效果將會受到較大的消極影響,甚至會導致醫治方案無法順利的進行。在整個手術醫治過程當中的各個階段,病患的心理程序都會對手術的成功率產生影響,如果醫療工作者不能合理的對他們的消極情緒進行處理,那么將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的現象出現,最終使得病患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
有學者[3]認為,如果能夠在各個階段使用合理的方式來對骨科病患進行心理狀態的輔助護理操作,那么病患的病癥醫治效果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從中醫理論方面對情志護理的內容進行分析,很多種類型的病癥與病患的情緒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因此醫療工作者為了改善病患的情志可以通過安神經治法,移情性法以及情志相上法的方式來對病患的日常行為進行影響,但要在護理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必須要通過態度與表情,語言,行為等多種內容來影響病患的情緒,并且針對他們個體的特點及給予針對性的停滯護理操作,這樣才能夠針對性的改善他們存在的消極心理情況。
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使用情志護理干預的骨科手術病患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之后,他們的焦慮狀態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常規組的病患,因此語音可以通過使用情志護理干預的方式來對病患的并發焦慮狀態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