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梅
吉林市中心醫院眼科門診,吉林 吉林 132000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被應用到日常生活,人們在超負荷的運行自己的眼球,從而導致眼部相關疾病發生率在不斷攀升,一旦出現疾病加重不僅給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在經濟上也會帶來較大的負擔。當然在進行相關眼部疾病手術的過程中,手術的方式,術后的護理是至關重要的[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循證護理模式被應用到眼科手術護理,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是研究循證護理模式在眼科手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以期為臨床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我科收住入院的眼科手術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循證組,對照組患者55例,男性2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57.68±9.34)歲,疾病組成主要包括:青光眼15例,白內障10例,視網膜脫落13例,淚囊炎12例,其他眼部損傷5例。循證組患者55例,男性2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56.97±8.13)歲,疾病組成主要包括:青光眼14例,白內障12例,視網膜脫落11例,淚囊炎13例,其他眼部損傷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工作情況等一般情況沒有可比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循證組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其中包括:①術前護理,患者在手術之前常常表現為抑郁,擔心,恐懼等心理,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手術耐受上較差,所以在手術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心理輔導,通過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的講解手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及手術能為患者解決哪些問題,通過分類疏導以及個性化指導,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轉態,從而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以及減少對手術的恐懼心理[2]。②術中護理,眼科手術是一項精細手術,主要是通過顯微鏡進行操作,在手術過程中,需要讓患者保持端正穩定的體位,告知患者禁止移動體位,以及觸摸臉部或者是眼部,調節室內溫度,如果是在全麻的情況下,需要注意及時的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有出現突發的惡心嘔吐等情況,需要立即停止手術,及時的清除嘔吐物,等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之后繼續手術[3]。③術后護理,眼科手術的術后護理主要是監測生命體征,以及指導患者進行臥床休息,采取正確的體位,指導家屬及時觀察患者手術部位有無滲出,紅腫,或感染等情況,在飲食上需要指導患者及家屬,適當清淡飲食,補充水果和蔬菜,做好相關的功能鍛煉和恢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4]。
1.3 觀察指標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各項生命體征情況,眼部視力,眼內壓以及傷口愈合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其術后恢復率情況,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對于研究中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n(%)]與計量資料(Mean±SD)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率情況對比 對照組的患者在術后恢復人數為45人,恢復率為81.82%,循證組的患者在術后的恢復人數為54人,恢復率為98.18%,循證組的恢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恢復率,(P<0.05)表示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發生人數為8人,并發癥發生率為14.55%,循證組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人數為1人,并發癥發生率為1.82%,循證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P<0.05)表示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分析對比 對照組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人數為35例,滿意人數為8例,不滿意人數為12例,其中滿意率為78.18%;循證組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人數為43例,滿意人數為9例,不滿意人數為3例,其中滿意率為94.55%;循證組的滿意率較對照組的滿意率顯著提升,兩組數據經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6,P=0.01)。
眼科手術的患者在心理變化和情緒改變上處于波動狀態,尤其是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及時的發現并且調整患者的情緒,做好相關的心理輔導,使得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手術,同時,在術后需要做好相關系統性,規范化,人性化的護理工作,及時的發現對癥處理突發情況。從本文的研究得出,在采用循證護理的過程中,不僅有效的提高恢復率和減少并發癥,在提升護理滿意度上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值得在臨床眼科護理中進一步的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