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開
開化縣華埠鎮中心小學 浙江衢州 324300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植根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蘊藏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以生活實踐為依托,將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也是哲學的一門衍生物。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數學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產生的蹤跡。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例如:“多少個人拉起手來長度大約是10米?操場上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比你高的人是誰?比你矮的人是誰?和你差不多的人是誰?他們分別有多高?”等。生活中所包含的數學實在是太豐富了,生活是數學的歸宿,也就是數學必須服務于生活。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當我有意識的把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時,我才真正發現,數學無處不在:給新家鋪地板是數學,打針的速度是數學,買賣物品是數學,就是媽媽烙餅也是數學的一種體現形式。
有一天我在書上見到這樣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這種題隱含了一個條件:“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
所以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 112.5(千米),112.5+18 = 130.5(千米),130.5×2 = 261(千米)和 45×2.5 =112.5(千米),112.5-18 = 94.5(千米),94.5×2 = 189(千米)。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