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祥
天峨縣八臘瑤族鄉麻洞村完小 廣西河池 547302
《荷葉圓圓》教學片段
《荷葉圓圓》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寫景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非常惹人喜愛。
師: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三遍,然后根據課文意思給插圖配色。(教材是黑白版)
生:大聲地朗讀,興致勃勃地配色。
師:(出示掛圖)。誰來說一說圖上畫有什么?
生:綠綠的荷葉。
師:還可以用什么詞來說一說荷葉嗎?
生:圓圓的荷葉,大大的荷葉,可愛的荷葉,美麗的荷葉。
師:你們能用那么多的詞語來贊美荷葉,你們真了不起。還能說說圖上還畫有什么嗎?
生:(個個高舉著小手,順著老師的指點紛紛搶著回答)大肚子的青蛙,鼓眼睛的青蛙,穿著綠衣裳的青蛙,唱著歌兒的青蛙,可愛的青蛙等。
師:青蛙在哪里呢?誰能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生:青蛙坐在荷葉上。
生:青蛙蹲在荷葉上。(邊說邊表示蹲的動作)。
師:(豎起大拇指)你觀察得真仔細。比一比這里說青蛙“坐”好呢,還是說“蹲”好?
生:我認為用“蹲”好,因為青蛙不是直接坐在荷葉上,而是兩條腿蹲在荷葉上。
師:請全班同學做“蹲”的動作。(生做動作)
師:圖上還有誰呢?我看誰的眼睛最厲害,能夠找到。
生:有小魚,有蜻蜓,還有清清的池水。
師:(指著小水珠)誰來夸一夸小水珠。
生:亮晶晶的小水珠,透明的小水珠,白白的小水珠。
師:(同學們用詞真準確)這么可愛的小水珠它在哪兒呢?
生:它笑瞇瞇地躺在荷葉上。
師:小魚兒呢?
生:小魚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
生:小魚兒真可愛,它在笑呢。
師:這樣美麗的荷葉,這樣晶瑩的小水珠,這樣可愛的青蛙,同學們喜不喜歡呀?
生:(高聲呼喊)喜歡!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高興、喜歡的語氣再一次朗讀課文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寫的。(大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我的反思:《荷葉圓圓》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下面我對課文導入的片段作如下反思:《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學中,我注意捕捉探究點,引導學生去自主研究與發現。
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是自我構建、自我生成的過程。教學中我通過讀、畫、說的訓練使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已經在大腦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配畫調動了他們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學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參與者,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培養了他們的豐富想象力。
從圖畫入手,根據不同的對象想象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小水珠的話語和心情,賦予它們生命的意義。再通過學生創造性的語言,采用換詞、品詞的方式描繪出童話般的意境,學生在說中感知、說中理解、說中悟情,自然而然地生出對大自然、對夏天的喜愛之情。
新課程追求豐富的人文內涵,提倡尊重學生的情感體念。當學生已感受到夏天的美、荷葉的美時,我讓學生再一次朗讀課文,人與自然情景交融,喚醒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