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施甸縣甸陽鎮大寨小學 云南保山 678200
陶行知先生說:“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不斷追求真理的一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是不斷探索和與時俱進的。
在深入推進新課程的改革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也是難得的探路石。他一直提倡的用“生活教育理論”做向導,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育生涯中的金玉良言。
現代社會人類的知識處于快速增長與更新之中,今天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可能不久之后就會過時。作為一名教師,其職責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我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使學生對每一個“問題”都能認真對待,啟發他們想出種種解決疑難的方法及效果并總結出最佳解決方案,這在小學階段對語文、數學都適用。我校在開學初就給全校學生定下了一個規矩:語文、數學的預習作業必須有自己的疑難問題“小問號”。并且要在課堂結束后在預習本上“小問號”的留白處寫上自己聽完老師講解后的答案及收獲。這樣,學生聽課時才能專心致志,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積少成多,滴水穿石,這樣堅持一年下來,預習本也變成了厚厚的積累本、“寶藏本”。
陶先生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那么學法的指導則是不可繞開的一個問題。其實,小學階段很多知識的掌握與積累的方法是互通的,如語文、數學想要學好都必須平時認真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文學知識,數學積累解題方法與解題思路。老師在平日里的工作中可以不斷提醒學生在學習中多揣摩體會,掌握好學習方法。
陶行知先生主張“在勞力上勞心,在勞心上勞力”。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線,老師“既當先生也當學生”,學生“既當學生,也當先生”。我校在自己的班級推行了“小先生”制,對班級人數進行分組,這些小組成員是精心搭配長期固定的關系,每組由正副兩位組長,正組長負責學習作業,副組長負責生活部分。組員每天的作業在交給組長之前都要先由組長檢查,作業本批改后有錯誤的地方也要先向組長請教并改正。在這一教一學之間,學生潛移默化地獲得了很多成長。
“教學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論思想,“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最壞的訓練,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
小學教育的過程是小學生思想、精神啟蒙的過程,是他們在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態度、價值的整體人格生長生成的過程。這意味著小學教育理應深深扎根于小學生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態度、價值的整體人格生長生成的過程之中,全方位地影響小學生整體人格的提升,啟迪他們的心靈情操,拓展他們的心智視野,使他們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種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
這種影響小學生品德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品德與社會課上,也滲透在我們小學階段各科的學習過程中,然而“教”和“學”都做到后,我們往往忽略了“做”的這個實踐的過程。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如果我們只在課堂上“教教而已”,課后扔在一邊,那就會無形的影響他們形成一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不良習慣。所以我們每周都會根據學生的語文課本或品德與社會課本的相關內容制訂“主題周”活動,在“主題周”中,每一位學生都要做到課上所講和課上所得,并請同學和家長來監督,雖然時間并不長,不足以形成一種習慣,但是至少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們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道理都是用來指導生活實踐的,并且這樣“做”出來之后也會產生一些好的效果,這對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體系也是功不可沒的。
陶行知認為:小孩身上蘊含著無限的創造性和生命力,小孩人小志不小,小孩許多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讓他們去做。我校教師給他們制訂了一系列的主題,并交由相應的小組學生去負責資料收集、流程設計、主持對白等工作,而我的工作只是站在“場外”擔任顧問的角色,出乎意料的是,每一次的主題活動,他們都能夠較好的完成,并且有亮點,有創新之處,也讓平日里的班隊課變成了學生們喜愛的“自己的課”。在這一放一收之間,放下了班主任繁瑣工作的重擔,收獲了學生的自信滿滿與能力提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選題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艱難,必須貼近學生并且在他們能夠控制的范圍之內,這就要班主任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我們班主任應當更新觀念,放心更要放手,給學生創造足夠多的平臺,讓他們可以有充足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并在各種活動當中激發他們的潛能。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誕生于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為何依然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正向陶行知先生自己說的那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的教育思想都是他對生活感悟、對教育實踐的真實理解,時光流逝,滌蕩掉污漬殘渣,得以保存下來的無疑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希望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僅僅存在于書本之中,而是傳承在每一個校園中,充盈在每一位老師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