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丹
鄂爾多斯市特殊教育學校 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000
智力障礙的孩子注定與眾不同,他們有時像個天使,單純到不含一絲雜質;有時又像“惡魔”,耳邊吵鬧聲不斷,且聲嘶力竭、含糊不清。隨著國家對特殊兒童越來越重視,人們意識到了特殊兒童也是我們社會的一員,有權利融入到我們中間,享受同一片藍天下的陽光。近年來,針對智障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斷地進行著研究和嘗試。重點大多放在了最大限度地開發各項能力,以及融合教育。然而,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也值得我們重視,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是融入正常生活的必備條件。
案例分享:班內有一名女生叫小美,她一直在杭錦旗普小上學,由于跟不上班級進度、總是拉低班級平均分,被老師勸退,才選擇來特殊學校上學。她媽媽說,她本身覺得有這樣一個孩子覺得很丟人,所以,從不敢帶小美參加聚會等活動,且從未和別人公開談起這個孩子的“特別”。小美和人說話眼睛不敢對視他人,上課不敢回答問題,課下也不與同學玩耍,自己孤獨的呆在一個角落。
由此看出,智障孩子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缺陷。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障礙外,還會受到家庭、學校等周圍環境的影響。
攻擊行為是智障兒童身上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攻擊性行為又稱侵犯性行為,侵犯性是指身體上的進攻(打、踢、咬)、言語上的攻擊(大聲叫嚷、叫喊名字、貶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別人的權利(如用暴力搶走別人的東西)。
智障兒童的攻擊性行為不僅是攻擊他人、也包含自我攻擊。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父母的懲罰,父母對孩子頻繁懲罰,會對孩子的攻擊行為有影響。二是榜樣,智障兒童模仿力較強,對于身邊人物的行為(如奧特曼)不分辨,直接模仿。三是不會表達,壓抑后爆發。
智障兒童心理年齡偏低,且發育緩慢,缺乏安全感。表現在生活方面就是不敢與人交流、不敢獨自相處、不會主動嘗試新鮮事物。以下幾方面對此有影響:生活圈子過于小,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還有些孩子在家里不聽家長的話,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另外別人的嘲笑和批評,也是造成膽小的原因。
賞識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是這個教育過程中的"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等奧秘的總結。賞識教育是一種尊重生命規律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質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實現自身和諧、家庭和諧、親子和諧、團隊和諧的秘方;是和諧社會的細胞工程。
賞識教育的實施途徑是“發現優點”、“欣賞優點”。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悅納自我,對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智障兒童形成自信心、培養幼兒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賞識的過程中,同時傳授其生活經驗,當經驗越積越多時,孩子就有了嘗試的膽量和信心。
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快樂生活的根本,好的心態是一片樹林,只有在賞識的陽光下,才能郁郁蔥蔥。當孩子對身邊的人與物敞開心扉,展露笑容,遇到問題能夠樂觀面對,才會積極快樂的生活。
鼓勵真的是一劑神奇的“良藥”,不分年齡、不分場景,統統有效。
對于上述案例中的小美,在課上,我會多給她回答問題的機會。從她只是站起來,并不張嘴回答問題開始,我就會用驚訝的語氣表揚她:小美今天聽到老師叫她名字,能迅速的站起來,而且站的很端正漂亮。真是太棒了,老師獎勵你一個蝴蝶結的貼紙。如果下次悄悄的告訴老師問題的答案,那就更棒了!
課下,我會引導她幫我擦黑板、幫同學撿掉地的衣服……然后在同學們的面前放大她的表現,給予表揚,讓她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這樣一步一步,小美開始對我展露笑容,慢慢的開始相信老師、相信自己。
當她開始相信自己時,一縷陽光成功的照入了她的內心,接下來她還需要在行動上突破自己。課間排隊時,我會讓她來做示范、并負責組織同學列隊行走;主題活動時,會刻意讓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當小小售貨員,迎接大家羨慕的目光……
在學校里,我會毫不吝嗇表達對她的喜愛,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中,相信她感應的到。于是她也對我們表現出信任和喜愛,開始主動給我們展示她的新手表、她新拼的積木作品;通過課上課下的引導和分享,她也和同學們建立了感情,在課間的走廊里,傳來他們一起嬉笑的聲音。
除去在學校的時間,其余的社會交往對她也很重要。我利用郊游的機會,在輕松的環境下,與小美的媽媽進行了溝通。她明白了,當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應該接受它,并盡最大的可能,使糟糕的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明白了孩子的發展遠遠比他人的目光更重要!也明確了以后的教子計劃。
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智障孩子也可以昂起頭享受陽光。哪怕他們像蝸牛一樣慢慢的爬行,我們也應該用賞識的目光陪在他們的身旁。用溫暖的語言告訴他,你們最棒,快樂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