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花
天津寶坻區郝各莊鎮郝各莊小學 天津 301800
具有直觀、形象、生動、靈活特點的多媒體,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加之近兩年部編本教材在全國各地陸續使用,部編本教材具有內容豐富,涵蓋范圍廣的特點,因此,要想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共同探討的話題,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對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融合有了新的認識。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今學生的需要了。而運用最佳方式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下導入新課,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于是,在教學中我嘗試在一些適當的時候,放一則謎語、一組圖片,播放一段視頻或一首優美的樂曲,以“聲”激進,以“畫”激趣,以“境”激趣,利用多媒體把文字變成聲像,以此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置于情境中,以引發他們主動參與的愿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當老師的都知道,要想教好書需下一番功夫,書的內容變了,教學的輔助工具也多了,現在的小學生性格都不一樣,知道的東西也不同,我們現在使用的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其中一個重要的創新理念是向語文生活延伸。學生用從語文教材中學到的東西來服務于自己的語文生活、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我所教的一年級學生已入學兩個多月了,班里同學基本已認識,但有些還互不熟悉,通過自我介紹,可以增進了解,成為新朋友。和身邊的人聊平常的事,屬于日常交談。我在教學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冊的口語交際《我們做朋友》時,在充分利用教材插圖的同時,借助多媒體播放《找朋友》的音樂,在輕松優美的音樂聲中,學生們自然地站到想交際的朋友面前,隨著音樂停止,向對方做自我介紹,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對方交流。這樣,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孩子們能夠主動參與實踐,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差異,同樣的知識認識也不同。教學重點是構成知識體系中最為重要和本質的內容,是否突破教學重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重點詞語、關鍵句子等比較抽象,如果單靠教師單純地講解,學生很難理解運用。對于學生來講,直觀形象的東西容易感知,易于理解,樂于接受。所以我在使用常規教學手段的同時,適時使用多媒體教學來突出教學重點,給學生提供形象的感知,可使學生對教學重點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差異,同樣的知識認知也不同。我們現在使用的新版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其中有許多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借助現代技術向學生提供動畫、圖像、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寓抽象的教學內容于生動形象的情景畫面之中,讓學生覺得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思維,化難為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課堂效率。傳統的教學是很難實現的。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實現了“圖文并茂。視聽并用”的教學效果,能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環境,如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功能,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現知識的過程,通過多媒體大屏幕、計算機的聲、形、色等多種渠道形成鮮明的表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思維,勢必會化難為易,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往的教學只靠老師口授知識,學生和老師的配合不是很默契,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參與語文教學,則能使教學中師生互動更和諧,學生可通過各種不同的畫面,讀書教師的各種心態,并能隨時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反應。如果教師能根據不同的審美對象,在講課時使用不同的畫面和與語言,靈活多變,學生就會有如臨其境之感,從而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我在平時教學時,很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復述課文內容是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之一,部編本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又提出了轉述人稱復述的要求,傳統教學很難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則能輕松實現了這一目標。例如我在教學《掌聲》一課時,在要求學生附屬前,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上了中學后英子給中學同學講起當年的往事的情境圖:再告訴這次復述的要求:轉換成英子的角度來講故事,講一講英子當時的心情,用上文中的關鍵語句:然后,我請一個學生嘗試復述第二自然段,通過示范引領,把學生帶入英子的角色中去,既提升了學生復述的能力,又進一步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英子內心的情感。
小學生的朗讀興趣的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誦讀古詩詞做起。古詩詞篇幅短小,韻律感強,讀來瑯瑯上口,易讀易記,回味無窮。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熟讀成誦。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師生間的和諧互動,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多媒體不是萬能的,他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它永遠是為教學服務的,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只有合理使用它,才能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