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武漢中學 湖北武漢 430061
高中學校是所有青少年必須學習成長的地方,高中共青團集中了全團2/3左右的團員。因此,這段時間既是青少年學習成長的黃金時期,也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必然是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服務青少年成長的最佳時期。
構建高中共青團一體化分層教育體系應以思想教育和成長服務為重點,遵循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堅持以品德人格培養為目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豐富校園文化為載體,以社會實踐活動為途徑,共青團工作的整體布局中注重遞進性、層次性和延續性,使共青團的教育實踐更具針對性、有效性和服務性,更能突顯共青團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即依托三校黨校、團校、團干培訓學校,在全體團員學生中實施分層教育,以優秀團員和團干部為核心,影響周圍青年學生。
1.依托三校黨校、團校、團干培訓,培養樹立學習典型。重視學生黨校、團校和學生干部培訓學校的建設,“三校”是中學共青團組織開展思想教育和培育先進分子的重要陣地,通過“三校”不斷強化團員青年的政治理論學習基礎。課余黨(團)校建設,應發揮課余黨(團)校的陣地作用,始終做到“六有”:有領導、有教材、有師資、有陣地、有考核、有實踐。聘請校領導和優秀的黨員教師為理論教員,在課程安排上,可以在學習黨(團)的理論知識外,帶領學員們做到“五個一”:一次公益勞動、一次優秀黨員的采訪、一場小組專題討論、一份思想匯報、一次社會實踐。
2.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開展學生干部培訓學校。團干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校團委開展工作助手。通過組織學生干部參加團干培訓班、“新老團干面對面”等形式,努力搭建學生干部實踐鍛煉的平臺,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人、鍛煉人。團干部培訓學校對學校管理中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還有著重要作用。
依托年級團支部,即按青年團員的年齡特點來分類,根據身心發展的不同,確定不同團員主題教育活動。
1.高一年級注重團員組織意識教育,開展“與人生對話”主題教育活動,為青年學生樹立理想與信念。學生進入到高中階段,逐漸脫離少年時期的稚氣,開始更多地關注周圍的世界。應盡快讓團員們找到團組織,建立團支部,通過班級團支部和年級團總支組織民主生活會,通過重溫誓詞、團歌和團章等系列學習活動,樹立團員們的組織意識,讓共青團員認識到自己獨特的政治身份。同時,通過舉辦系列主題團日、主題報告會等主題活動,把愛國、愛黨的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校園生活中。
2.高二年級注重團員先進意識教育,開展“與信仰對話”主題活動,塑造思想與素養,開展多樣主題活動,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學校團委抓住高中課改中綜合實踐課程的契機,一是組織團員學生參加社區志愿服務,二是組織團員代表參加“青春遍訪”假期社會實踐。通過志愿服務、尋訪結對等方式,讓團員學生體驗了生活中的苦與樂,培養了團員們的先進意識,為團員們進一步確定遠大理想和人生信仰做出鋪墊。
3.高三年級注重團員成人意識教育,開展“十八歲成人意識”主題活動,培養責任與義務,為青年服務社會做好積極準備。十八歲成人儀式教育,是對即將走出中學校園,從青年步入成人。筆者學校在高三年級組織開展了“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等系列主題活動,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學生們通過參加一定時間的公益勞動,使他們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增強對國家、社會、家庭的責任感;二是組織年滿十八歲的青年學生參加宣誓儀式活動。
在團員思想教育中,無論是橫向分層教育,還是縱向的分類教育,它們都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在團員青年中形成一股股凜然的正氣,始終將青年團員引領在愛國、愛黨、愛家和愛校的正確航線上。
學校為凝聚更多的有志青年,將中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學校團委應注重打造系列經典的學生社團,力圖以青年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抓手,為團的組織增添左膀右臂,形成一體二翼的組織模式,打造新時期、新常態下的共青團團建模式。學校學生會應充分發揮學校社聯部作用,具體指導學生興趣愛好部落。社團也逐漸走上專業化、系列化和課程化的正軌。可將共青團活動列入學校課表,各社團有自己的社團活動教室,在社聯部的具體指導下,組織嚴謹、團結協作、人才匯聚的開展社團活動。第一,組織嚴謹。第二,團結協作。第三,人才匯聚。學生社團不僅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新平臺,而且為學校素質教育培養了諸多人才。
高中階段共青團一體化分層教育對共青團工作構建系統規劃、整體設計、分層實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只有真正想青年之所想,將青少年服務成長和成才落到實處,才是高中共青團一體化分層教育實施的真正意義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