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潘亮 青木 ●魏輝
“暴力嚴重升級”“恐怖至極”“陰暗的一天”……面對“黃背心”上周末在巴黎市中心留下的滿目瘡痍,法國媒體紛紛發出類似的嘆息。這是“黃背心”連續第18周舉行抗議示威,示威者宣稱此次抗議是對法國政府的“最后通牒”。混亂中示威者與警察持續沖突,多家商店被打砸、搶劫,銀行、報亭被縱火。法新社形容,成千上萬示威者再次把法國權力和奢華的象征香榭麗舍大街變成了戰場。嚴峻的形勢迫使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得不中斷周末假期,提前返回巴黎參加“應急工作會議”。法國內政部長譴責縱火者是殺人犯。巴黎的暴力場面再次震驚世界輿論之際,正值馬克龍發起的為期兩個月的“全民大辯論”剛剛結束。“大辯論”之后法國何去何從?被“黃背心”示威撕扯了4個月的法國何時能夠走出困局?
80家店鋪遭破壞
據法國電視二臺報道,隨著近幾次參加“黃背心”示威的人數明顯下降以及馬克龍倡議的“全民大辯論”在15日正式落下帷幕,“黃背心”中那些喪失耐心的激進分子希望“把動作搞大一些”,借著打、砸、燒的極端暴力來向政府發出“最后通牒”,直接要求馬克龍下臺。該臺播出的現場視頻顯示,很多蒙面黑衣人參與了16日的游行。暴力分子所經之處,沿街名牌商店櫥窗被砸得粉碎,有的店內產品被洗劫一空。
憤怒的“黃背心”示威者還砸毀了香榭麗舍大街上著名的富凱餐廳露臺,焚燒了它的遮陽簾。該餐廳是制片商、導演、政客聚會、簽約的重要地點,前總統薩科齊曾在此為大選勝利舉行慶功宴。一棟公寓樓底層的銀行也被破壞分子縱火,幸好消防隊及時趕到,一名被大火圍困在三樓的母親和嬰兒才及時獲救。數個傳統報亭也遭到縱火。
“這是世界末日!”法新社稱,當天大部分時間,抗議者揮舞著法國國旗,高呼“馬克龍辭職”,在煙霧和催淚瓦斯彌漫的香榭麗舍大街上游行。巴黎警察在凱旋門周圍豎起一圈屏障,與示威者對抗7小時。許多身穿黑衣的示威者向警察投擲石塊,警察則用催淚瓦斯、眩暈彈和高壓水槍驅散抗議者。法國電視新聞網稱,游行中一些暴力分子將目標直接對準維持秩序的警察,他們多次向警車發動攻擊。在警棍、防暴彈、催淚瓦斯、高壓水槍和拳打腳踢及各類投擲物的街頭對抗過程中,共有60人受傷。
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得不縮短在比利牛斯山的滑雪之旅,返回巴黎應對危機。16日晚,在內政部舉行緊急會議后,他誓言要采取“強有力的決定”。馬克龍說:“這已完全不能被稱為游行,這些暴力分子的目的是要摧毀共和國,甚至展開殺戮!”
“今天的行動不是示威者所為,而是搶劫者、縱火犯和罪犯所為,沒有任何理由證明這種暴力是正當的。”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在走訪示威現場后表示。法國政府發言人格里沃表示,所有鼓吹暴力、攻擊秩序維持者的行為都是犯罪同謀,法國不能容忍一小撮“暴力瘋子”橫行霸道。
《費加羅報》稱,16日在全國上街游行的“黃背心”大約共有3.23萬人,其中巴黎示威人數大約為1萬人,巴黎警方逮捕了200多名破壞分子。按照法國內政部的說法,參加打砸搶的“超暴力分子”有1500人。法新社稱,面對失控的混亂,法國政府受到應對不力的批評。香榭麗舍大街零售商會17日統計,共有80家店鋪遭到破壞,其中20家被洗劫或縱火。商會呼吁法國政府結束這種混亂局面。
“法國問題的放大鏡”
從去年11月17日開始,法國的“黃背心”示威已整整持續4個月,從最初反對提高燃油稅,到后來演變成反對馬克龍政府的大示威。“德國之聲”稱,“黃背心”運動已經給馬克龍的改革議程踩下剎車。這場抗議運動已遠遠超出最初反對提高燃油稅的初衷,涵蓋了法國農民和工人群體的不滿,他們覺得自己被遺忘了。馬克龍取消增稅,并在去年12月進一步宣布向最弱勢群體提供100億歐元的援助,但是“黃背心”認為這還不夠。
不過由于暴力傾向嚴重,參與者人數近來呈明顯下降態勢。這也是組織者希望發起“最后通牒”,再次引發轟動的原因。法國民調機構Elabe近日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盡管58%的受訪者仍然支持“黃背心”運動的主張,但56%的人希望抗議活動結束。
歐洲電視一臺稱,法國警察局長工會秘書長勒巴爾認為,暴力抗議本身已將“黃背心”運動引向失敗。勒巴爾說:“很多人認為抗議失控是警方的失敗,但這更是‘黃背心運動的失敗。這個最初得到民意同情和支持的社會運動,因為越來越嚴重的暴力傾向而變得令人無法容忍。”
“法國問題的放大鏡”,德國《焦點》周刊稱,“黃背心”運動正在損害法國。如今在抗議活動中,不僅有暴力事件,還有反猶太主義言論。“黃背心”示威持續長達4個月,能持續這么長時間,一方面是馬克龍政府的怠慢,缺乏危機管理;另一方面它也是法國社會各種問題的反映。法國問題足夠多,比如失業率持續飆升、經濟不景氣、移民融入問題等,而“黃背心”運動讓法國更加分裂。
法國的混亂卻成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為自身政策辯護的證據。16日,特朗普發推特稱:“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對法國效果如何?經過‘黃背心示威者18周的騷亂,我猜情況不太好吧!與此同時,美國在各種環境指標上都名列前茅。”法新社稱,這是特朗普第二次利用“黃背心”運動為自己的環境政策辯護,上次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曾告誡特朗普不要干涉法國的內政。
“大辯論”能平息不滿嗎?
為應對示威,緩和社會矛盾,馬克龍于兩個月前發起“全民大辯論”,本月15日是這場“大辯論”結束的日子。法國電視新聞網稱,兩個月來全法共舉行1萬多場辯論會議,并獲得在線諫言181萬多條。在線諫言表明,稅收與國家開支、生態轉型是公民最關心的兩個問題。《費加羅報》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79%的法國人認為這樣的辯論有必要在未來持續進行,但是也有68%的受訪者擔心“大辯論”不會讓政府現行政策出現重大和順乎民意的改變。
美聯社稱,“大辯論”是馬克龍為回應抗議者對生活水平下降、工資停滯和高失業率的擔憂而組織的。16日參加抗議的“黃背心”示威者聲稱,馬克龍未能實現目標。“那是空話,沒有用,也沒有達到任何目的。我們來這里是為了向馬克龍證明,光說空話是不夠的。”62歲的示威者盧布朗說。
法國《觀點報》稱,馬克龍表示要花一個月時間做出決斷,并在4月中出臺“回應民意的大方針”。“黃背心”運動領導者之一、律師布洛則認為,參與“大辯論”的基本上都是退休者及中產階級,這樣的辯論不能解決大多數生計困難的“黃背心”抗議者的訴求,“大辯論”只是馬克龍釋放的一枚用于掩蓋事實的“政治煙幕彈”。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德國之聲”稱,“大辯論”旨在平息“黃背心”示威活動。但分析人士表示,最大的挑戰是為公眾長期以來的不滿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而這些不滿遠超抗議范疇。波爾多大學分析師讓·佩托說,馬克龍現在必須證明,他的聲明正變成行動,“否則,就只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