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蕊 顏楊芬 郭宇玲

【摘要】 目的 探討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其焦慮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產生的影響。方法 82例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 隨機分為對比組(39例)和干預組(43例)。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以及常規護理, 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 護理前, 兩組患者PSQI、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干預組患者PSQI、SAS評分分別為(9.2±2.6)、(38.5±1.4)分, 均明顯低于對比組的(12.0±2.7)、(47.8±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使其焦慮情緒和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有助于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并可促進母嬰結局改善。
【關鍵詞】 護理干預;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焦慮情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99
孕早期先兆流產患者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焦慮等負性情緒, 對其預后以及保胎治療均會產生不良影響, 需要配合一定的干預措施。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其焦慮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產生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82例, 排除嚴重內外科合并癥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比組(39例)和干預組(43例)。對比組患者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30.7±4.1)歲;孕周13~27周, 平均孕周(20.4±4.3)周。
干預組患者年齡20~42歲, 平均年齡(30.2±4.0)歲;孕周12~27周, 平均孕周(20.1±4.2)周。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以及用藥指導、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熱情主動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并給予其針對性心理疏導, 使其明確負性心理會對治療以及保胎治療產生不良影響, 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 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心理自我調節, 使其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 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并形成惡性循環[1]。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或者通過閱讀書籍、觀看視頻等形式, 轉移其注意力, 有效緩解其緊張情緒。
1. 2. 2 認知干預 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向患者講解睡眠障礙以及焦慮情緒對保胎產生的不良影響, 焦慮容易引發個體精神、情感以及生理等多方面的不良反應, 易導致患者大腦皮質興奮抑制過程失衡并引發子宮小動脈痙攣以及子宮收縮等, 從而加大流產發生率。護理人員應糾正其錯誤以及片面認知, 及時進行情緒調節, 使其配合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提高[2]。通過分發健康宣傳冊或者舉辦健康講座等形式使患者了解早期先兆流產的引發原因以及治療措施, 使患者明確焦慮等負性情緒不利于取得理想的保胎效果, 指導并鼓勵患者有效的情緒調節方式, 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正面自身病情同時積極配合治療, 防止不良心理應激影響治療效果。
1. 2. 3 睡眠干預 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身心需求, 為患者提供溫度、濕度以及燈光適宜的治療環境, 指導患者通過放松法、逆向導向法等方式進入睡眠狀態, 不可強制睡眠。幫助患者養成科學規律的生活習慣, 保證合理休息, 晚餐攝食量不可過大, 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醒腦替提神飲品[3]。患者住院期間盡量于白天進行各項醫療活動, 夜間盡量避免干擾患者, 以免導致其睡眠中斷。夜間進行各項必要的治療以及護理操作時必須確保動作輕柔, 避免制造過大噪音對患者睡眠造成干擾。
1. 2. 4 家庭支持以及社會干預 積極調動一切家庭以及社會支持力量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得到減輕, 同時使其感受到愛護和尊重, 鼓勵患者多與其他患者以及朋友、親人等進行溝通, 使患者保持樂觀、愉悅的情緒, 減輕不良情緒對其造成的刺激, 強化患者的治療勇氣以及康復信心, 顯著提升其保胎成功率[4]。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護理前后分別應用PSQI以及SAS評估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以及焦慮情緒[5], 并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PSQI、SAS評分進行比較分析。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 兩組患者PSQI、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干預組患者PSQI、SAS評分分別為(9.2±2.6)、(38.5±1.4)分, 均明顯低于對比組的(12.0±2.7)、(47.8±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孕早期先兆流產屬于婦產科多發病,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少量流血、輕微腰痛以及下腹痛, 會加大其流產風險, 孕期先兆流產保胎不但會加大患者的心理壓力, 同時也會給其家庭帶來精神以及經濟負擔, 患者容易出現抑郁、沮喪、自卑等不良情緒狀態以及失眠等不良反應。不良睡眠質量無法保證患者體力以及精力得到恢復, 會加重其焦慮感并導致睡眠障礙加重。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指導患者正確看待先兆流產、失眠以及焦慮情緒, 可使其疾病應激反應得到有效降低, 減輕和緩解其不良情緒并使其睡眠障礙得到明顯減輕, 能夠加快其機體素質改善和恢復速度, 從而提高保胎成功率[6-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前, 兩組患者PSQI、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干預組患者PSQI、SAS評分分別為(9.2±2.6)、(38.5±1.4)分, 均明顯低于對比組的(12.0±2.7)、(47.8±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其負面情緒以及睡眠質量, 對于改善母嬰結局、提升保胎成功率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有助于推動產婦家庭和諧。
參考文獻
[1] 楊陽. 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病人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7):220.
[2] 呂翠平, 袁春燕, 張小月. 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2):131-133.
[3] 邱雪薇. 全面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負面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8, 38(1):112-114.
[4] 莊夏嵐. 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觀察. 母嬰世界, 2017(19):205-206.
[5] 蔡文婷. 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1):125.
[6] 陶堅紅. 護理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病人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2, 26(26):2463-2464.
[7] 潘雋妮, 王霞芬, 陶靜娟, 等. 醫院-社區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對先兆流產保胎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5):85-86.
[8] 黎荔, 石俏萍, 秦惠玲, 等. 心理咨詢對先兆流產保胎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 護理管理雜志, 2011, 11(4):280-281.
[9] 孫娣. 綜合護理干預對先兆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效果分析. 延邊醫學, 2014(27):67-68.
[10] 謝曉花, 王瑛, 黃秀嫻, 等. 護理干預對住院保胎孕婦睡眠質量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2, 26(27):2520-2521.
[收稿日期: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