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

【摘 要】目的:分析中藥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效果。方法:本次對象為我院慢性蕁麻疹患者116例,選至2015年9月-2018年1月,將其隨機分成2組:58例對照組采用鹽酸西替利嗪治療,58例試驗組采用中藥當歸飲子治療,比較2組的治療結果。結果:試驗組好轉率為94.8%,比對照組的82.8%高。復發率為17.2%,比對照組的39.7%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給予慢性蕁麻疹患者中藥當歸飲子治療效果確切,能降低證候積分,預防疾病復發,值得學習。
【關鍵詞】慢性蕁麻疹;當歸飲子;鹽酸西替利嗪;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8.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2
蕁麻疹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皮膚病,包括冷熱蕁麻疹、皮膚劃痕癥、日光性蕁麻疹等,增加患者痛苦,影響生活質量。當前,臨床尚未明確該疾病的病發機制,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即便部分患者找到過敏原,根治難度仍比較大,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療法非常重要[1]。下面,本文將我院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116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中藥療法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本次對象為我院慢性蕁麻疹患者116例,選至2015年9月-2018年1月,將其隨機分成2組:58例試驗組中,女28例(48.3%),男30例(51.7%),年齡19-60歲,平均(32.6±2.1)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3.2±0.2)年。58例對照組中,女27例(46.6%),男31例(53.4%),年齡20-60歲,平均(32.7±2.2)歲;病程4個月-7年,平均(3.3±0.3)年。2組在基線資料上無統計差異(P>0.05),可比較。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參照《臨床皮膚病學》[2],年齡在18歲以上;皮膚出現大小、形態不一的風團,伴有程度不同的瘙癢;經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意向書。②排除標準:過敏史患者;妊娠期女性;肝腎疾病患者;智力障礙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鹽酸西替利嗪(廠家:浙江華納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78),每天1次,劑量10mg,持續服用1個月。試驗組給予中藥當歸飲子,藥方:生地黃、黃芪各30g,白蒺藜20g,當歸、何首烏、炒白芍各15g,防風、炒川芎各10g,炙甘草6g,每天煎服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持續服用1個月。
1.4 判定項目:
(1)統計2組患者的治療結果,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風團消失,證候積分降低90%,1個月內未復發,為疾病治愈;瘙癢緩解,風團消失30%,證候積分降低40%,為疾病好轉;瘙癢、風團未變化,證候積分降低不足40%,為疾病治療無效。(2)統計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癥候積分,使用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3)統計2組患者的疾病復發率。
1.5 統計學方法
選用統計軟件SPSS18.0分析數據,治療結果、復發率屬于計數資料,用(n,%)表示、卡方檢驗;證候積分屬于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結果比較:
試驗組好轉率為94.8%,比對照組的82.8%高,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2.2 患者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試驗組、對照組的癥候積分分別為(8.79±0.46)分、(8.81±0.48)分,差異不顯著(t=0.229,P=0.819)。治療后,試驗組、對照組的癥候積分分別為(2.01±0.30)分、(3.16±0.39)分,差異顯著(t=17.780,P=0.001)。
2.2 患者復發率比較
隨訪3個月發現,試驗組復發率為17.2%(10/58),對照組復發率為39.7%(23/58),差異顯著(=7.157,P=0.007)。
3 討論
在臨床上,慢性蕁麻疹具有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特征,給患者心理健康、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常用西藥鹽酸西替利嗪治療,其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抗組胺藥物,但是只對急性蕁麻疹有效果,對于反復發作的慢性蕁麻疹而言,效果并不顯著[4]。中醫學認為,慢性蕁麻疹屬于“風疹塊”、“隱疹”范疇,由情志不遂、風邪外襲、陰血不足等因素引發,益氣固表、補血滋陰為治療原則。本文中藥湯劑正好滿足這一需求,方中何首烏、白芍、當歸等藥物具有潤燥、養血、滋陰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的功效,白蒺藜具有止癢、祛風的功效,防風具有熄風的功效,炙甘草具有通陽復脈、益氣滋陰的功效。諸多藥物的聯合使用,能增強協同作用,實現標本兼顧、養血滋陰的效果。
本研究中,試驗組經由中藥當歸飲子治療后,癥候積分為(2.01±0.30)分,比西藥對照組的(3.16±0.39)分低,差異顯著(P<0.05),說明和西藥相比,中藥當歸飲子在患者癥狀的改善上效果更好。試驗組好轉率為94.8%(55/58),比對照組的82.8%(48/58)高。復發率為17.2%(10/58),比對照組的39.7%(23/58)低,差異顯著(P<0.05),說明中藥當歸飲子能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疾病復發率,和栗波等[5]報告相似。
綜上,給予慢性蕁麻疹患者中藥當歸飲子治療效果確切,能降低證候積分,預防疾病復發,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
孫曉暉.中藥辨證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5,36(5):559-56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4(06):936-93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04(15):238-240.
吳積華,劉天驥.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6,25(1):41.
栗波,鄭巖,陳江,等.中藥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