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
【摘 要】目的:探討細節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細節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血氣分析、生活質量變化,并調查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前兩組肺功能以及血氣等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以及血氣等相關指標均明顯改善,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WHO-QOL-BREF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評分均升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6.67% vs 70.00%)(P<0.05)。結論:細節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COPD患者進行發作期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肺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COPD;急性發作期;細節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據相關資料報道,COPD患者大多隨著病程的延長生活質量變差[1]。該病在急性發作時若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患者因缺氧死亡或誘發其他系統疾病。因此,對于COPD急性發作患者在及時治療的同時采用良好的護理措施,對保證患者生命安全以及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運用細節護理干預針對COPD急性期患者,觀察其對患者肺功能、血氣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65.31±5.25)歲;平均COPD病程(8.8±3.2)年。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7.02±5.28)歲;平均COPD病程(8.5±3.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排除及納入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中華呼吸學會中關于COPD的診斷標準[2],且經CT等確診;②所有患者均處于COPD記性發作期;③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結核、腫瘤者;②合并肝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合并精神、神經類疾病,認知、溝通障礙者;④對護理措施依從性差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內科基礎護理以及呼吸內科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專科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細節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生命體征監測,慢阻肺急性發作患者,其呼吸道痙攣,呼吸氣流受阻,導致患者一系列生命體征如血氧飽和度、心率等均發生變化,因此,護理人員做好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并密切關注其變化是對慢阻肺急性發作期的細節護理干預的重要干預措施之一。仔細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醫生進行相關處理。②長期氧療,慢阻肺急性發作患者,由于肺功能本身受損,故血液氧飽和度往往無法到達機體需氧的要求,久而久之會導致患者腦部應缺氧而出現腦細胞死亡等情況,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長期氧療是治療慢阻肺患者尤其是急性發作期的關鍵。且患者出院后也許進行長期家庭氧療。③肺功能康復訓練,在患者慢阻肺急性發作穩定后對患者進行肺功能康復訓練培訓,具體包括腹式呼吸,以鍛煉膈肌為主。同時還有縮唇呼吸、呼吸體操等訓練。④心理護理,針對不同患者以及家屬,采取不同心理干預手段,聆聽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傾訴,根據其心理所需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同時重視患者家屬的心理,多于其進行溝通,講解病情,建立良好的醫患心理溝通關系。⑤運動鍛煉,根據每個患者病情的時機情況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運動計劃,如適當走路,慢跑等,從而提高其肺耐受性。同時詳細向患者解釋吸煙對肺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使其主動戒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以及肺功能各指標變化;PaO2、PaCO2以橈動脈血液檢測。采用肺功能檢測儀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吹氣檢測,記錄1S內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并進行比對;②生活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簡表[3](WHO-QOL-BREF)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細分為四個范疇,包括生理、心理、環境以及社會關系四個領域;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③護理滿意度調查: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以及血氣變化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肺功能以及血氣等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以及血氣等相關指標均明顯改善,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生活質量:
干預前兩組WHO-QOL-BREF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評分均升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非常滿意14例、滿意7例、不滿意9例,護理滿意度為70.00%,觀察組非常滿意20例、滿意9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6.6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病理改變,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常認為與公共衛生有關,但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4]。該病具有病情反復,發病迅速,致死率高等特點,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極易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以及呼吸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該病急性發作期需住院治療,且每年發病次數多。而在該病的急性發作期除去及時有效的治療外,良好的護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此外,該病臨床表現為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且經常需要住院,常年用藥,還需配合氧療治療,造成患者生活質量較差。因此,對COPD急性發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患者的出現的不同情況,展開良好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細節護理干預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措施,其根據不同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從各個細節上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細節護理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護理操作。其不僅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其身體痛苦,同時注重心理交流,聆聽患者內心的想法,從而有效的避免患者心理不良情緒的滋生,從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緩解患者的不愉快,提高其生活質量[5]。細節護理更加注重細節,本研究從入院后生命體征監測到長期氧療、肺功能鍛煉、心理護理、運動鍛煉戒煙等,多方面進行細節性護理。生命體征的嚴密監測在患者急性發作期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地生命保障,院內氧療、家庭氧療以及肺功能鍛煉、運動與戒煙等細節處理為患者出院后提高生活質量提供了保障。心理護理有效的避免了患者負性情緒的發生。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COPD患者進行發作期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肺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細節護理的細節化操作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操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李海燕.綜合性護理干預對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4):153.
嵇華夏,周勤,孫書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的臨床研究和診斷標準進展[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7,15(4):407-413.
武敬參,鄢秀英,王羽,等.健康調查簡表與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在評價肺結核患者生存質量中的應用比較[J].華西醫學,2016,30(3):463-466.
陶學霞,徐月花,邵銀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研究[J].浙江醫學,2017,38(23):2110-2113.
侯遠麗.細節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5,61(13):1576-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