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竹意
分娩前24-48小時,孕婦一般都會有見紅現象,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征兆。但是,若陰道流血量較多,超過平時月經量,則不應認為是分娩先兆,而應想到妊娠晚期出血,它通常由下述病理情況所致。
一、前置胎盤。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被胎盤組織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部分被胎盤組織覆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邊緣附著于子宮下段,不超過宮頸內口)。B超檢查可清楚看到胎盤的附著部位,定位準確率高達95%以上。
前置胎盤的主要特征是無誘因的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的時間早(妊娠28周左右),出血頻繁、量多;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晚(妊娠37周或產后),出血量少;而部分性前置胎盤的特征則介于兩者之間。
前置胎盤對母親和胎兒均有極大危害,孕產婦可出現貧血,甚至出現休克、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胎兒可發生早產、宮內缺氧,甚至死亡。
前置胎盤的處理應綜合考慮決定。如尚未足月(妊娠37周前),陰道出血量不多,孕婦情況好,胎兒存活,無窘迫征象,可采取期待療法,即在保證母親安全的前提下保胎,盡量延長胎齡,從而提高圍產兒的存活率。如已足月,或雖尚未足月,但發生大量陰道出血或反復出血,則宜終止妊娠。目前,剖宮產術是前置胎盤患者的主要分娩方式,而對于邊緣性前置胎盤、流血不多、胎位正常,估計短時間可經陰道分娩者,可采取陰道分娩方式。
二、胎盤早剝。胎盤早剝分為輕型和重型。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較多,色暗紅,可伴輕微腹痛,子宮輕度壓痛,貧血不明顯,胎心率多正常。重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腰痛,可伴惡心、嘔吐及休克征象,無陰道流血或僅有少量陰道流血,子宮硬如板狀,壓痛明顯,宮底升高,明顯大于妊娠月份,胎兒發生窘迫征象,甚至胎心音消失。胎盤早剝可導致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繼而造成主要臟器損害,所以,胎盤早剝對母親和胎兒危害極大。母體常見并發癥包括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腎功能衰竭、產后出血等;胎兒則多因宮內缺氧而死亡。
B超檢查有助于胎盤早剝的診斷,但早期診斷率低,故診斷主要依據病史、癥狀和體征。
胎盤早剝的處理應及時、果斷。首先要糾正休克,給病人輸血,及時終止妊娠。
剖宮產術是終止妊娠的主要手段,即使胎兒死亡,但產婦病情惡化而不能立即分娩時,亦需立即行剖宮產術。胎盤早剝者易發生產后出血,如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則須及耐行子宮切除術。陰道分娩僅適用于輕型胎盤早剝、估計短時間內迅速分娩者,而且分娩過程中要密切觀察。
妊娠晚期出血治療過程中應及時了解病人凝血功能及腎功能情況,積極處理凝血功能障礙,預防腎功能衰竭。
其他導致妊娠晚期出血的病理情況還有帆狀胎盤前置血管破裂;胎盤邊緣血管破裂和宮頸病變(息肉、癌)及陰道疾病等。
總之,妊娠晚期出血是一個危險信號,會給母親和胎兒造成極大危害,孕婦及家屬均應高度重視,及時就診,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切莫掉以輕心,留下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