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蕾蕾
[摘 要] 隨著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情況的不斷變化,相應的市場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也直接導致了當前很多大學生都需要走創新創業的道路。在高校發展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整個教學工作需要以學生為工作中心,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以便增強學生畢業后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關鍵詞] 大學生;教學能力評估;創新教育;教育體系;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2-0042-02
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家也在不斷地完善和改革高等教育教學體制,高速發展的社會也對大學生的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創新創業型人才,由于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各個企業對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因此當前高等院校需要加大對創新體系構建工作的重視程度,為社會和企業培育優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從而有效地促進當前我國經濟水平的穩定提升。
一 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狀況
1 學生創新能力不足
雖然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創業理念,但是一旦投入到實際的創新創業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是大學生難以想象的。雖然當前相應的政府機關部門出臺了很多鼓勵政策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但是很多大學生本身的專業素質都很難應對創新創業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在大學生進行實際的創新創業工作過程中,很多學生的創新創業思想不夠成熟,大多數都是由于當前社會上大學生就業壓力過大而不得不選擇自主創業的。很多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創新創業經驗嚴重不足,對于創業過程中所涉及的公司注冊、融資、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都掌握得不夠成熟,這也直接造成了雖然大學生滿懷信心地進行創新創業,但是到具體工作施行的過程中就變得手忙腳亂。當前很多大學生都缺乏團隊協作意識,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的和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配合,并且很容易在最終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整個創新創業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2 缺乏相應的創業經驗和創新創業環境
目前高校學生在實際進行創新創業工作的過程中,相應創新創業經驗儲備不夠豐富。很多學生還沒有感受到社會的殘酷,對于社會的幻想過于美好,對于商品市場缺乏足夠的了解,開拓市場的能力較低,限制了創新創業項目的發展。很多學生在實際創新創業過程中,對于未來項目帶來的市場經濟效益進行了過高地評估,很多時候都不會意識到機遇往往是與風險并存的,可是大學生往往只能看到機遇,卻忽視了市場上存在的風險。在創新船業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對于所遇到的問題不能以一個理智的心態去應對。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很多都是建立在相應政策扶持的基礎上的,可以說創新創業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相應政策的扶持,制定相應的法律政策確保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不會受到侵害,但是當前相關的政府部門雖然出臺了很多的保護政策,可是這些政策確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和落實,這也給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大力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工作,可是在校園得卻并沒有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當前很多高校都沒有把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計算進大學生的就業率中,大大影響的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工作過程中的動力。
3 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
再目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已近不像以往僅僅局限在一個領域,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正在朝著更多的領域發展,但是目前很多創新創業項目科學技術水平都較低。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在服飾、食品加工、出售成果以及建立研究工作室等領域進行創新創業,而在一些科學技術水平較高的領域進行創業的相對較少。這類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當前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太過于重視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較為低下。這也導致即使有涉及高科技創業領域的網絡創業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進行一些日常的網絡維護工作,卻根本沒有涉及網絡軟件的開發、設計等等的一些高精尖的科學技術。
二 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意義
我國在2006年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這也表明國家當前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對于高等院校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深入貫徹和落實國家的相應政策,相應的高等院校需要不斷加強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
1 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可以緩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當前由于我國大學生數量過于龐大,在學生畢業時所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十分巨大,近幾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率普遍不高。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需要相應高等院校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在高校內可以適當組織一些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創新創業思想的宣傳效率。通過對創新創業知識的不斷宣傳,讓大學生明確了解創新創業工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具體知識。有效提高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工作時的應變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成功率。
2 推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
一個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就是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得國家具有較高的活力,確保國家長久穩定的發展。當前高等院校是為國家輸送人才最主要的途徑,因此不斷的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可以對當前高等院校的創新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在進行具體的教學工作過程中,著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科學有效地增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當前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為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3 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這種狀況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掌握各式各樣的新型科學技術,以及開發各種各樣新型科學技術產品的人才。正因如此在未來對于勞動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還應該具備較高的創新和創業的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增加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概率,從而有效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三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途徑
1 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并科學有效地評價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通過對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因素的分析,對其進行系統性、專業性的總結。可以將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細分為四個具體的步驟。在這其中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的思想意識以及投入的精力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實際的投入能力進行評價。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心理和知識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有效增加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現能力。在進行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建設工作時,通常采用APH評價方法。然后建立相應的判斷矩陣,在計算過程中國設置相應的評估要素,通過系統的計算最終獲取所要的數據信息。將最終所得數據進行權重處理,最終計算數據的特征向量。通過這種計算方法將所需要的數據篩選出來,通過將篩選出來的數據進行權重處理最終獲得評價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詳細數據。大學生可以通過分析自己創新創業能力的詳細數據,從而為創新創業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借鑒。
2 不斷加強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在高等院校教學過程中建立相應的創新創業基地、產業園等等,通過此類設施的建立可以定期地組織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使用這類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好地處理和應對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高等院校可以加強與社會上一些企業的合作,不斷完善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的質量。高等院校的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于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效教師需要不斷的加強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理解,不斷地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在高校校園內通過相應的平臺加大對于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加大對創新創業過程中所涉及知識的講解,以便于大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更好的處理各種問題。在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國家對于創新創業工作的落實程度,確保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能夠得到保障,讓整個項目能夠穩定順利地進行下去。
總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整個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需要在進行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估體系。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年探索,并且對高校一些先進的經驗進行系統的總結,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估評價體系進行了有效的改進和完善,但是在實際投入使用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相關的各個因子進行重新賦值,將學生創新創新創業能力評估體系的科學性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從根本上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琳珊,楊炬.大學生創新創業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5):11.
[2]劉園園. 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6.
[3]景亞萍. 地方財經類院校大學生綜合能力評價與培養體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
[4]闞雨沐.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2):30-31.
[5]曹穎頤. 大學生創新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 (責任編輯: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