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課改政策以及素質教育理念已經在基礎教育領域中不斷深化,對基礎教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語文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與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情感態度屬于思想層面的內容,決定了學生是否樹立了正確的觀念。現代語文教學的目標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上升到了較高的層次。初中語文課程中包括很多能對學生情感態度產生影響的內容,因而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使命。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方法展開了一系列的淺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態度
語文是初中階段教學體系中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文字綜合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相對獨立,并且主要以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已經無法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正確的情感態度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挖掘教學內容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標。
一、 利用課文內容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初中語文課程的內容比較基礎,但是其中的一些內容卻能成為教師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有效載體。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對其提供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僅僅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初中教材中的一些課文都是以實際生活情感為背景的,教師可以挖掘這樣的內容,將其作為一個中心點,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教師講解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魯迅先生在課文中以“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個地點為背景描寫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童年趣事。教師可以以課文內容為出發點,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童年時發生過哪些趣事,學生分享的過程也是對其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有利于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二、 依據教學目標創設語文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現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無法融入課堂活動中,主要是因為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生硬,將知識和情感劃分開來。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使學生的思維能融入教學情境當中,從而獲得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構建生動的語文課堂,達到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標。例如,教師講解到《黃河頌》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設備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黃河的紀錄片,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再為學生播放《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這兩個方面感受黃河的澎湃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
三、 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得到突出。教師可以積極為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課文的內容。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角度不同,所獲得的情感體驗也不一樣。學生在小組中合作討論的過程是其情感態度得到碰撞的過程,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教師講解到《傅雷家書兩則》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在小組中閱讀課文內容,討論“從傅雷家書的內容中能感受到什么樣的情感?傅雷在家書中表達了對兒女怎樣的希冀?”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積極發言,大膽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還能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 合理拓展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材中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語文知識以及學生的情感卻是無限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文內容作為中心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拓展,使學生能通過更多相似的內容獲得更加深入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課外名篇,使學生跳脫出教材內容的束縛,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華。例如,教師講解到《再塑生命》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文內容講解完畢后,可以為學生推薦海倫·凱勒的一部書,叫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師讓學生仔細閱讀這本書,并用心感受主人公的人生態度以及追求生活的勇氣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情感和心靈得到滌蕩。
五、 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構建感情主線
設置問題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教學方法。合理設置問題能在很大程度上發揮激發學生情感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教學內容當中,使其進入課文中的情感環境當中,產生探索語文知識的欲望。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角度解讀課文內容,并構建情感主線。例如,教師講解到《背影》這篇課文時,作者在課文中對父親難忘的背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幾個問題,使問題串聯成一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對父親的深厚感情,比如,“為什么作者最難忘的是父親的背影?”“作者在課文中的哪些位置提到了父親的背影”以及“作者描寫父親的背影想表達什么?”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情感教育的體驗。
六、 結論
綜上所述,具備正確的情感態度是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已經逐漸內化成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重要性,并通過利用課文內容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依據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合理拓展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構建情感主線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方法展開的一系列淺析,希望能為促進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卿.初中語文教學評價中的多維度評價方式分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6(12):133-134.
[2]莫全洪.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1):131-132.
作者簡介:
黃瑩,四川省閬中市,四川省閬中市解元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