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初中階段學生要學習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學生的科學啟蒙和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初中教育體系中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化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也出現了許多有益的新變化,尤其是“問題導學”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如何通過“問題導學”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許多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教學難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問題導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接著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著重探討了“問題導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問題導學”;初中化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
化學是初三階段開設的一門新課程,其課程目標是指導學生全面系統地認識物質世界的客觀現象和規律,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問題導學”是以“以學定教,動態生成”策略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具體是指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化學課本內容,實現“傳道授業解惑”的最終課堂目的。近年來隨著化學新課程標準在初中階段的不斷貫徹與落實,“問題導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 “問題導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 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化學知識
化學是從分子和原子層面入手對物質進行研究和創造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包含的知識范圍比較廣泛且大多是枯燥抽象的公式、定理、概念和數據,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比較大的學習難度。而問題是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其立足于知識又高于知識,通過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將復雜的化學知識提煉成條理化、清晰化的化學問題,就可以為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輕松、更加具有目的性,從而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促進學生構建起完善細致的化學知識體系。
(二) 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嚴肅權威的形象,只知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解化學課本上的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能力則不夠關注,這就使得化學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很容易出現割裂感,無法形成和諧統一的教學局面。而“問題導學”就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情況,通過問題互動師生之間的距離被大大縮短,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從而強化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緊緊跟隨教師的指引循序漸進地學習。
(三)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教師的教學出發點不僅僅在于傳授學生完整的課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態度等無形學習素養,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學習的精髓和奧妙。“問題導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學生也可以向教師主動發問,通過這樣雙向性的學習交流就可以突破教材的固定限制,有效鍛煉學生的發散性和靈活性學習思維,使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后續深入學習。
二、 “問題導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合理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問題導學”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保障,只有在良好的問題情境輔助下,教師的提問和引導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教師就要改變以往生硬直接的提問方式,而是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的問題情境,將問題內容有機融入多樣化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情境的過程變成解答問題的過程。比如在教學《燃燒與滅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物品點火以及使用水或滅火器滅火的全過程景象視頻,創設出具象化的教學情境,而后在學生集中精神觀看視頻的同時向學生提問:這些物品的燃燒過程有什么共同點,其中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和變化,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順暢遷移,提高教師的提問效果。
(二) 注重問題設置的層次性
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是一項長時間的實踐活動,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無法在短短的課堂45分鐘內完全掌握理解化學知識。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教師就要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特別注重問題設置的層次性,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基本原則向學生提問,從而引導學生從小處著手不斷深入,使學生在解決小問題、挑戰大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學習自信,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比如在教學《性質活潑的氧氣》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提問:大家對無處不在的氧氣有什么感知,指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自由發言并進行課程導入,而后向學生提問:氧氣有哪些性質,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原理和注意事項有哪些,通過這樣不斷遞進的問題使“問題導學”形成完整的教學鏈條,促進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學習體驗。
(三)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
教師提問的對象是學生,只有學生真正對問題進行思考才能使“問題導學”產生實際的教學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教師就要對課堂時間進行合理分配,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發揮空間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使學生能夠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比如在教學《金屬與礦物》這一章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鎂、鋁、鐵、銅在空氣中點燃會發生什么變化,其化學原理是什么,組織學生以此為主題分組討論,促進學生在碰撞中對問題答案進行辨析理解,而后再指導小組學生帶著問題合作進行有關實驗,使學生能夠在實驗中檢驗自身的思考正確性,從而使問題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始終。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可以從問題情境、問題設置以及問題探究等角度出發對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適當改進,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騰曉旭,時建偉,吳金梅,等.“‘五環問題導學式課堂”模式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38(42):135-136.
[2]韓江濤,陳盛婷,徐書琴,等.初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研究——以習題課小組合作學習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6,26(41):170-172.
[3]計玲鳳.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優化的研究——以“物質燃燒的條件”為例[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25(17):137-138.
作者簡介:
鄭麗英,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順昌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