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的建筑施工種類、項目逐漸增加,施工技術和施工難度也在逐年提高,由于建筑施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施工中的安全性要求較高。近年來,我國建筑施工中的事故頻發,從側面反映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漏洞。為此,筆者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對當前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施工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問題;對策
本文結合西鋼盛世華城H區Ⅰ標段10#、11#號樓及地下車庫工程。該工程由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柴達木路52號。內容包括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安裝工程。工程總建筑面積達:36798.75㎡。框架剪力墻結構,塔樓地下二層,地上三十三層。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既是事關施工企業社會口碑和長遠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人們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就目前我國的建筑施工現狀而言,重生產、輕管理的問題廣泛存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平穩發展。為此,筆者認為,建筑企業只有深入認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對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努力克服現有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管理手段,加強管理力度,才能有效降低施工中的事故率,保證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事關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作為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支柱產業,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只有利于我國建筑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以及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還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施工周邊環境的安全,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事關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建筑施工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流動性,同時,由于建筑地點、建筑類別和施工環境的不同,因此在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旦施工中管理不當,或者不同工序之間的配合不佳,就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發生,導致人員傷害、工期延誤。只有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深入研究建筑行業的共性特征,掌握可控因素,并做好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施工的質量以及人員的安全,促使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保障。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為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環境,從而減少建設事故的發生概率,使建筑企業獲得社會的認可和項目整體收益的提高。此外,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夠幫助企業獲得良好的社會口碑,有利于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可以幫助企業在招投標資質審核以及工程合作中獲得更大的優勢,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1)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施工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安全管理人員,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要件,就目前我國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而言,大多數從事安全管理的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都不高,不論是從安全管理知識、建筑施工技術還是安全管理工作經驗方面,他們知識儲備都多多少少存在漏洞,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心也不夠,這就導致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增多,意外事故率高。更有甚者,在一些小型的建筑施工現場,由于施工時間短,任務少、人手緊張,因此往往忽略了專門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這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2)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首先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問題。很多施工單位對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夠重視,這就造成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足;此外,由于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沒有深入研究施工的特點以及具體監督落實的手段,因此造成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缺乏,很多制度條款流于形式,只能用來應付檢查。另外,安全管理監督機制不夠完善,責任機制和獎懲措施的設置不夠科學、合理,這就使得制度的落實缺乏實質性的管理約束,導致施工現場的監管不嚴、安全管理質量不高,安全隱患增多。
3)安全管理投入弱化,外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很多建筑企業在施工進行過程當中,為了節約成本,盲目地縮減一切開支,這就導致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投入弱化,人員的配備不到位、安全生產的保障設施不夠完善,對于機械設備和人員的管理維護與工作監督不夠到位,使得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增加。比如,施工人員不能按照規定穿著安全防護措施,或者安全防護措施的質量不達標,給工人的安全作業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又如,監督的不到位,使得建筑工地上施工設施和物資的堆放不合理,模板工程、基坑支護等高危作業中的施工手段的不科學等,給安全施工帶來極大的威脅。此外,隨著建筑行業的市場化不斷深入,還出現了各種不合理競爭行為帶來的安全隱患,比如,建筑企業為了追逐利潤最大化,會將自己的施工項目進行分包和掛靠,使得很多施工技術不達標、沒有施工資質的施工隊伍和施工人員進入現場,這極易導致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
4)政府有效監督的缺失。要想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政府相關單位和部門的監管也是不可缺失的,但是我國大部分的政府監管行為對于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事前預防和檢查力度不夠,一般都采取事后追責制,雖然給施工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震懾,但是一旦事故發生,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也是不可挽回的。此外,一些建筑企業為了追求施工進度,無視正常的安全施工監督管理程序,通過買通賄賂或者是逃避審批等行為,擅自上馬施工項目,導致政府的安全監督無法有效展開,造成現場事故率增加。
3 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分析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監管力度。為了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序進行,施工企業必須堅持制度先行,重視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加快相應落實機制的制定。比如,可以通過明確的生產責任制度和獎懲激勵制度,使安全監管人員的職責更加明確、工作積極性提高;又如,可以積極引入工程監理,通過外來人員的監督,提升工作中的客觀性,從而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采取科學的安全防護措施。建筑企業應該重視安全管理的技術創新,并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關注和引進市場上最新的安全防護技術,以提高現場的安全施工能力。對于施工現場的那些風險性比較高的工種,更是要保證安全管理的可靠性,保證施工中的各項操作都必須嚴格遵守規范,比如,要做好施工人員安全防護措施的檢查,保證施工人員配備國家要求的消防設施和勞動保護用品;要做好大型機械設備,如電梯、電梯塔的檢查和維護工作,防止施工過程中出現墜落問題;要做好現場建筑材料的科學堆碼,以切實消除方方面面的安全隱患。施工企業應該組織相關人員做好檢查工作,以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自身監督和外來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相應解決措施。此外,還必須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通過外來人才的引進以及內在人才的培訓,不斷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確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3)建立信息化平臺,加強信息化管理和監控管理。在信息時代,建筑企業應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思維和方法,積極引入信息機制,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安全管理資源,實現對施工現場和施工各個環節的動態監控和管理,從而全方位把控項目的安全計劃、安全培訓、隱患排查等工作的進度,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4)完善政府監管職能。政府應該重視對建筑企業的監管,不斷轉變職能,革新服務和監管方式,不斷加強監管力度,重視做好安全管理的事先干預,從而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今,馬海群.基于企業生態系統的數據開放與安全協同管理評價體系研究[J].現代情報,2018,(9):12-18,23.
[2]李汝宏.淺談安全管理在房建工程建設當中的綜合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6):2370.
[3]張海彬.房建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卷宗,2018,(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