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玫
摘 要: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統一體,不僅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而且要規范文書處理工作,提高檔案工作質量,才能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
關鍵詞:文書處理;檔案管理;認識
文書是檔案的來源,檔案是文書的歸宿,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既相互銜接,又有許多共同之處。檔案工作是衡量一個部門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檔案工作要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必須夯實文書處理這個基礎。因此,要正確認識并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規范文書處理工作,才能提高檔案工作質量,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
1 文書處理與檔案管理的關系
1)文書工作與檔案工作有著各自不同的內容和特點。文書處理工作包括文件的收發登記、承辦催辦、借閱傳遞、整理保管等,檔案管理工作包括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和提供利用等環節。文件是檔案的來源,檔案是文件的歸宿;文件的形成是檔案的基礎,檔案又是文件的精華;無論是檔案管理,還是文書處理,它們都是以文件材料為對象,都同屬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是文件材料管理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不同管理形式。
2)文書處理工作的質量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檔案主要來源于文件,沒有完整齊全的文件,也不可能有完整齊全的檔案,文書處理工作做好了,就能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和基礎。同時,檔案工作又可以檢查文書工作質量,看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名稱是否確切,文件來龍去脈是否清楚,文件在運轉過程有無丟失和泄密現象及文件閱辦得是否及時等,這對進一步改進文書處理工作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通過利用檔案可以推動文書處理部門的再生工作。檔案是歷史的真憑實據,是工作查考、總結經驗、科學研究的第一手參考資料。在實際工作中文書處理工作人員利用檔案起草公文、準備講稿、處理各種糾紛、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制定規章制度、編歷史沿革等,都是互相聯系的。
2 規范文書工作,提高檔案工作質量
1)建立規章制度,注重文件材料的收集。文件從形成到歸檔應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這樣檔案材料的收集來源、完整齊全才有可靠的保證。只有文件材料收集齊全了,才能反映日常工作活動的規律和真實面貌,保持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系,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歷史的本來面貌”,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都要實事求是地立檔,以提高檔案查考利用價值。
2)嚴格辦文程序,規范文書處理工作。文書處理工作包括:收文、發文、歸檔三方面工作。收文做好簽收、登記、批閱、傳閱、承辦、催辦、答復等環節,發文做好復核、登記、印制、核發等環節的工作。禁止濫發文件和發無效、無用的文件,涉密文件單獨保管或及時退回,未經許可嚴禁復印或不需歸檔的,經領導批準后銷毀;文件辦理完畢要將歸檔的文件及時收集、妥善保管。
3)加強部門協作,做好檔案利用服務。業務科室里有些人不愿將辦理完畢的文件歸檔,固然有認識上的問題,也有怕文件歸了檔,要時查找不方便等原因,這就需要做好檔案利用的服務工作。首先要科學管理,使檔案在用時能及時調出來,使人感到方便;其次要采取措施主動提供服務,促使業務部門主動、及時歸檔。
4)利用現代技術,提升文檔工作效率。隨著文書管理OA系統的深入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文件、檔案已向一體化管理過渡。這一過程既反映了檔案管理對信息綜合利用的需求,也反映了文件、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規律。這就需要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設計和實施適合各部門、各專業檔案管理系統,以提高文檔工作效率。
5)提高人員綜合素質,是做好文檔案工作的保障。文書檔案是辦公室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文檔工作者除了擔負文件的收發、登記、傳閱、批辦、歸檔等工作,還兼任著其它日常事務性工作。因此,工作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既要甘于默默無聞、埋頭苦干,又要不斷學習,具備多方面知識和才能,以適應工作的發展和需要。
3 做好文書檔案的整理與鑒定
根據《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將零亂的和需要進一步條理化的文件材料,按檔案歸檔的范圍、時間、要求進行分類、組織、排列和編目,使之達到系統有序,便于檔案的保管、查找和利用。
1)歸檔范圍: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凡是反映本單位工作活動,具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均屬歸檔范圍。
2)歸檔時間:歸檔時間指各科室將需要歸檔的文件向檔案室移交的時間,辦理完畢的文件一般應在第二年6月底之前向本單位檔案室移交。
3)歸檔案卷質量總的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和特點,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別不同價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文件分類:大致按兩種方法進行分類。按年度—機構—保管期限分類法:根據單位內設機構對歸檔文件進行分類整理,它適用于單位組織機構分工明確,比較穩定,并具有一定數量文件材料的單位。先把文件材料先按年度分開,每個年度的文件材料再按機構區分類別;按年度—問題—保管期限分類法:適用于歸檔文件材料較少的單位。把文件材料先按年度分開,每個年度的文件材料再按問題區分類別。
5)案卷排列:文件經過立卷以后,還必須進行系統的排列。案卷排列就是根據一定的方法,確定案卷的前后次序和存放的位置,保持案卷之間的聯系。文書檔案排列的主要方法是:年度—保管期限—機構(或問題)、年度—機構(或問題)—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年度—機構(或問題)。
6)目錄編制:檔案目錄是固定案卷位置、統計案卷數量,便于檔案的保管、檢索、統計和利用的需要,是檔案室最基本的檢索工具。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文書檔案目錄一般應區別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年度編制。
7)檔案鑒定:檔案的鑒定工作主要是考查檔案的價值,確定檔案不同的保管期限。按照國家的規定,文書檔案新的保管期限劃分為永久、30年、10年三種。
參考文獻
[1]李金苓.關于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J].黑龍江檔案,2014.03.
[2]常靜.淺談對文書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J].辦公室業務,2014.08.
[3]國家檔案局編,梁毓階.機關文書與文書工作[M].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