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霞
摘 要:現階段,做好烈士陵園檔案管理工作具有積極意義,為了提高烈士陵園檔案管理效率,工作人員應該提高認識,要積極進行有效實踐,通過進一步總結,本文重點分析了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建設途徑,希望有效研究能夠提高烈士陵園檔案管理水平。
關鍵詞: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策略
從實際分析,烈士陵園檔案工作是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保證烈士檔案資料完整性的重要工作,受到國家、社會以及人們的廣泛關注。積極做好烈士陵園檔案管理工作不僅是國家賦予的使命,也是時代賦予的重任。經過多年來的規范管理,革命烈士陵園檔案的保管、利用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下面將對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建設進行具體研究。
1 建立檔案數據體系,規范檔案資料審核錄入
就烈士陵園的檔案工作而言,在信息化的加持下能夠更好深度利用數據庫的作用,挖掘互聯網媒體所帶來的便利性。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受限于能力不足、技術不到位的客觀原因,當前烈士陵園的檔案工作,普遍呈現信息化程度不高的現象,尤其是檔案無法更好變通,信息共享的要求相對較難落實。因此,為了更好落實檔案信息化的建設,除了加快信息化的進程以外,還需要將檔案信息處理工作分層進行,設置成為專門的限制級與非限制級兩類,加強其檔案工作的安全性。同時,在我國乃至全球范圍內信息資源高度共享的形勢下,可供參考與選擇的信息內容呈現越發多元化的形式,因此檔案信息化的工作能夠加以更好推進。不僅能夠更好幫助烈士陵園檔案信息的工作進一步完善,也能夠更好滿足廣大社會人民群眾的信息搜集需求。同時,將檔案趨于信息化處理,能夠提供更多的瀏覽記錄,從而幫助技術人員更好分析、匯總各類數據,為日后更好提升烈士陵園的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創造良好的契機。因此,在烈士陵園檔案數據資料的審核和錄入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各項檔案數據的規范性和及時性,全面做好烈士陵園檔案信息的審核和編排工作。其中,針對鄉鎮級單位所報備的烈士檔案,應當著重展開排摸與審核,將有誤的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同時做好專門技術人員、錄入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其能夠更好挖掘信息化工作的價值,全面、妥善地推進烈士陵園檔案的整理工作。
2 有計劃、高標準的推進信息化建設
通常情況下,烈士陵園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應當依據如下三個步驟有效推進。首先,建立良好的電子化檔案與信息庫,將原本紙質化的檔案轉為信息化錄入,為后續工作夯實基礎。其次,要切實引入電子信息化系統,將檔案信息資源做到篩選、分類、匯總,為后續的檔案處理與其他工作做好鋪墊。再次,每一個烈士陵園要針對性地搭建檔案平臺與官方網站,不僅為內部使用流通設立平臺,也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國家職能單位的作用,供給社會群眾進行使用。信息化建設要有計劃、分步驟、高標準嚴要求地推進。在陵園內部要落實好數據錄入——數據統籌——數據反饋的整個應用系統,從而保障整個檔案信息化的過程有效,做到最大程度上挖掘檔案信息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更好規范整個烈士陵園的檔案信息化工作,相關的技術人員必須明確其使用的規章制度,在檔案信息化的過程中,要明確包括管理、業務以及技術的三項標準。從而做到每一個步驟有依可尋,實現檔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不僅能夠為烈士陵園的日常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社會群眾使用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
3 實現檔案管理方式現代化,重視管理人員素質復合化
烈士陵園檔案數字化管理應用必然帶來檔案管理方式的變革,我國檔案管理經歷了以存儲安全、長久、注重館藏量為主向注重館藏檔案信息資源的應用開發、增強檔案信息資料社會利用價值,提高傳播共享速率和效率的轉變,即側重于檔案資源管理。推行檔案數字化管理以后,以上的問題基本上解決,特別是在傳輸速率和共享方面實現了突破。烈士陵園檔案管理的方式應該在此基礎上有新的發展,那就是由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向知識管理的轉變。知識管理不僅涵蓋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內容,深化了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對檔案信息的處理轉變為對知識的識別、挖掘和重組。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知識挖掘和知識重組,實現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它的基本流程是知識的創造、存貯、分配、應用,以滿足用戶對知識創新的需求。烈士陵園檔案數字化管理應用需要建設新型管理人員隊伍,鑒于檔案數字化管理應用涉及多個專業技術領域,包含:檔案學、計算機科學、電子網絡技術、文學文字功底、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原則等,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應是復合型人才。檔案管理隊伍建設,需要組織、單位給予高度重視,投資進行專業培訓和人才引進。對于符合條件的檔案管理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政治、經濟待遇,增強其做好工作的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
4 實現檔案信息傳輸的網絡化和信息資源的共享化
烈士陵園檔案管理數字化應用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提升檔案信息社會化服務的效率和效益,而檔案信息傳輸網絡化是提升檔案信息社會化服務的基礎。通過創建檔案自身網絡平臺,以寬帶網為傳輸通道,在高速網絡化的基礎上,使檔案信息不受空間、地域的限制,為用戶服務。并極大的提高信息轉播速度,擴大傳播范圍。另一方面,由于各級、各地區烈士陵園檔案館或企事業的檔案各具特色,在高速發達的網絡上只是一個節點,單獨的數據庫,不能滿足全社會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通過網絡升級和統一執行國家檔案信息化運行管理性標準、業務性標準和技術性標準,各檔案部門所使用統一硬、軟件系統、電子文件格式,就能實現各地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極大的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在此過程中應該重視實現數字化檔案存儲、傳輸安全化。存儲、傳輸安全保密既是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優勢,又存在不足。采取技術措施,實現烈士陵園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檔案數字化管理應用不可缺少的環節。加密技術確保檔案的非公開性或分等級公開;身份驗證技術確保用戶為網上合法用戶;簽署技術是證實該文確實出自作者,且內容未被他人改動;防寫技術確保用戶只能讀取信息,而不能做任何改動;防火墻技術使本機構網絡與外界之間設置障礙,是保護層,阻止外界對本機構的非法訪問,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法律糾紛。通過以上措施,設置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和網絡安全保護屏障,實現烈士陵園檔案管理數字化應用安全化。
5 結束語
總之,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提高檔案利用效率,應該積極嘗試構建有效的信息化檔案管理模式,從而才能促使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作為相關工作人員,更要積極迎合時代步伐,努力加強專業能力,要積極學習與掌握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從而才能促使烈士陵園檔案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洪斌.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J].黑河學刊,2018(06):177-178.
[2]孫蓮荷.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2):151-152.
[3]趙一光.試論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建設[J].辦公室業務,2017(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