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泉
摘 要:在落實改革開放的過程之中,我國的綜合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企業開始實現了快速的發展,要想真正地保障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不斷的采取創造性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有效的突破傳統管理策略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充分的實現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關鍵詞:全面管理 社會責任 企業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D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引言
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企業在落實管理策略以及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積極地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明確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的要求,不斷的創新現有的管理策略。其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能夠為企業管理模式的有效革新指明道路以及方向,保障企業能夠建立新型的內部管理機制更好的促進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與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的不同
1.管理機制的改變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更加側重于對不同管理內容以及模式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與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相比在本質上呈現著較大的變化,傳統管理機制的轉變尤為重要。從目前來看,在社會價值目標的引導之下進行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有許多不同的優勢,首先在管理上至少能夠實現最大化。傳統的企業管理機制大部分以維護股東的合法權益為最終的目的,因此在管理價值取向上主要以內部管理層為核心,難以真正的實現社會層面的有效過渡,同時在經濟效益發展的過程之中也出現了許多的障礙以及不足。全面責任管理模式則能夠有效的避免這種落后管理策略所存在的不足,真正的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傾斜,保障社會資源的優化利用,積極的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企業的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依據,積極的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除此之外,在管理目標上還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企業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的突破企業內部管理策略的革新,真正的實現社會責任的有效轉移,了解社會發展的主要態勢,通過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來更好的將社會責任與現有的經濟管理機制相結合,真正的滿足企業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實質需求,從而做到統籌兼顧和全面發展。
2.管理對象的改變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之下的企業管理策略在對象上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傳統的企業管理主要以物力、財力以及人力資源的調配和管理為主,這些都是企業內部管理事務之中的重點以及核心,其中企業外部的社會責任直接被忽略,這一點不僅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整體態勢,同時還難以真正保障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共享,企業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之中困難重重。社會全面責任管理模式則能夠站在宏觀的角度,以實現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為切入點,積極的選擇與企業管理相符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的突破自身的管理對象,實現管理目光向社會范圍的有效延伸,將社會責任與資產管理模式的有效創新相結合,更好的促進企業管理形象的有效樹立。
二、構建企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模式的方法
1.全員踐行,全面落實
要想充分的發揮全面責任管理模式的作用以及價值,對于企業的管理層來說除了需要積極的落實,管理階層的工作之外,還需要將全員踐行與全面落實相結合,積極的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企業的管理階層以及決策階層需要真正能做到以人為本和以身作則,通過對企業目前管理現狀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來制定科學合理的責任管理機制,保障言行一致,嚴格按照企業內部的管理操作方針積極的培養員工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其能夠將個人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企業內部需要以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為切入點,真正的落實創新管理模式,加強一線員工與管理階層之間的互動以及溝通,保障全程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樹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企業能夠積極的抓住各種良好的發展機遇。
2.從本質上進行改革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從整體上促進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加強內部檢測以及實現管理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之中,企業的管理層需要保障本質上的改革以及突破,了解目前企業管理的實質要求,站在宏觀以及微觀的角度分析企業的整體管理理念,有效的突破傳統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各類不足,積極的重視社會責任以及社會形象的樹立。首先,企業的管理層需要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指導之下明確自身的價值觀以及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具體的分析整體的利益。其次,不斷的完善現有的全面責任管理機制,了解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積極的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戰略,在維護企業相關利益的同時真正的保障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長久性。另外在家營造良好的社會外部環境的過程中,企業還需要以提高員工的整體意識為核心,使其能夠積極的參與不同的企業活動之中,有效的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以及管理,充分的突破個人所存在的各類不足。最后,積極的完善企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積極的結合目前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實現管理策略的有效調整以及革新,保障,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及時的反省個人所存在的個人不足,促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真正的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積極性融入,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落實之中有效的發揮個人的作用和價值。
三、結語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之下的企業內部管理所存在的問題較多,管理層需要將宏觀分析與微觀研究相結合,了解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的要求,采取創造性的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手段,通過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利用來充分的發揮這種創新管理模式的價值以及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實現穩定的運作以及發展,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陳松.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0).
[2]沈永平.淺談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建立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體系[J].中國市場.2016(09).
[3]王紅旖.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6(05).
[4]吳志成.現代企業管理中社會責任管理之我見[J].科技經濟導刊.2016(06).
[5]金娜.企業管理中面對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運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