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穎 葉浩然
關鍵詞:人性化理念;自動駕駛;汽車;內部空間設計;應用
在科學飛速發展的現代,技術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媒體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人工智能讓技術服務于人類,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無人駕駛技術正在漸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接軌,讓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圍繞人的需求來展開以人性化的需求為研究對象,遵循人性化的設計原則,根據用戶的生活習慣、操作習慣、方便用戶,既能滿足用戶的功能訴求,又能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人性化的理念在多個領域都有應用場景。方向盤消失,儀表盤變為靈活的工作區間,娛樂設備的增加因為無人駕駛汽車依托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軟件,汽車獲得了與人類駕駛相似的能力,同時大大解放了人類的身心,從人類的體驗來說,可以使我們更單純地享受和孩子、朋友、伴侶在一起的時間,享受無人駕駛汽車為我們提供的高度私人化空間和便利的行程。同時,車內空間作為汽車接觸人的一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類群體對無人車的體驗,人們更傾向于合理化、人性化的空間設計。
下面將對以上提出的人性化理念作進一步分析研究。根據以上的需求及已有無人駕駛汽車功能設施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對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設施布局進行研究探討。
1人性化理念
人性化理念是指在設計過程當中,根據人的行為習慣、人體的生理結構、人的心理情況、人的思維方式等等,在原有設計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對建筑和展品進行優化,使體驗者參觀、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舒適。是在設計中對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滿足,是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是對人性的尊重。
2不同類型自動駕駛汽車內容空間設計思路
以人的懶惰心理為動力,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創新使得無人駕駛技術正慢慢將人們解放出來,這也代表無人駕駛汽車內部空間布局改造完全可以更專業和更高效。對無人駕駛汽車內部空間進行詳細研究,依據形象的不同,做了幾種不同的空間設計構想,盡可能涵蓋大部分未來基本車輛的用途類型。并且兼顧考慮未來人類在生活上的需求,使汽車越來越人性化、個性化、私人化。以人性化為出發點,首要考慮“人”的需求,使技術和人的關系變得更加協調。所以,依據車上的搭乘對象,可分為兩種大類情況。第一類,搭乘對象是人,這時候的自動駕駛汽車扮演的身份也許就是公共運輸車(共享汽車),或是私人化高一點的出租車、個人用車,還有一些急救車等公共設施車,除了運輸外也可用以娛樂、工作等。另外,還有在對象無人的情況下,無人駕駛汽車執行的功能可能有長途運輸、本地配送、個人直接配送等情況。功能分布越詳細,則專業化越強,本文則針對以上分類展開論述。
3人性化理念在不同類型自動駕駛汽車內部空間設計應用分析
3.1個人用車
人性化理念的主要目的是協調技術和人的關系,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目的,所以根據使用者的生活習慣、操作習慣,將個人用車需滿足的功能大概概括為以下幾點:學習、工作、娛樂、載物等。個人用車比較講究私人性,且因為空間變得更為私人化,在車上的功能變多了,乘車更為便捷,內置物件可能也會變多,所以出于人性化理念,設計者要考慮車內儲物環境的合理配置,要考慮方便乘坐的人。這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乘客出行的舒適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消費者對車輛的購買欲。用簡單的方式來設計簡單的儲物盒,開合式儲物盒放置較小的物件,用盒外安裝的貼合外部盒面的照明系統使隱藏的儲存變得更容易在尋找同時也不失美觀性。因為少了必要的駕駛座位,車內空間設計比較靈活,前排座椅可在有需要的時候進行四面轉動。車內還配備有小型智能桌,可折疊式抽屜設計、支架設計和桌面設計可保證空間的需求變化。智能桌面又能與未來全息投影技術相結合,進行遠程辦公、洽談、多人共享會晤等。除了辦公,在有需要時(如娛樂模式)無人駕駛汽車座椅還可向內側區域折疊騰出完整的空間,再結合未來的AR、VR技術,為玩家帶來無阻礙沉浸式體驗。針對現代車輛的座椅沒有為特殊家庭成員考慮,例如嬰兒、殘疾人等,現在的嬰兒椅所占體積非常大,占據車內很大一部分的車內座位的空間,以及殘疾人上車較不方便的境況下,針對嬰兒,我們可適當考慮鑲入式座椅,預留后排可移動座位,在孩子需要上車時,只需要移動并折疊便可鑲入嬰兒安全座椅。針對殘疾人上車不方便的狀況,可適當考慮自動上下車抬價或者開合車門方向(例如從后置門進入)。既要功能合理,又要造型美觀、舒適,私人汽車的內部空間設計又對人性化要求更高一籌,讓人有家的感覺,在設計這些時,根本出發點還是人性化理念,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還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3.2公共用車
公共用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類似現代出租車的設計;一種是面對更多人群的類似公交車的設計。從人性化的角度來看,首先我們要分析用戶的需求,還要考慮是否方便的問題,出租車要求有較高的舒適度和卸貨即走的功能要求(講究效率)。因為面對的人群需求不同,相對于自動公交,也要考慮舒適性。結合這兩點,可考慮將座位底下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將在座位底下的空間變為隱藏的儲物空間,而座位與儲存空間的大小比例則可以通過座椅的靈活變化來進行適當調整。座椅部分結構的可折疊支撐可以為乘客帶來更舒適、方便的享受。如果想在車中休息,可將座椅靠墊向后調整一定角度,座椅接近地面部分則向上進行平攤,這樣不僅更符合人性化要求(更方便休息或取出物件),也更容易清潔垃圾、灰塵等,使出租車內空間更為舒適干凈。
另一種似公交車的無人駕駛汽車則要在最大程度下考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人口流動性,使空間利用率達到最大化,不僅要考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問題,還要考慮實際座位大小,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擺放行李問題,通常一人一箱,但箱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在移動的車廂和人多的時候必須得將行李箱放在自己身邊,這時再像普通的座椅那樣的設計就達不到這個目的。不僅如此,例如下肢殘障者的乘坐問題,因為下肢殘障者行動不方便而且單獨一個座椅又比較占地方,不方便儲存或者搬運,因此設計將輪椅直接作為駕駛座椅較為合理,所以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應該為下肢殘障者的輪椅設備設計可調整的座椅結構,既節約空間也使得空間更有秩序感。公共空間的座椅收納是一個問題,若采用可折疊設計就可以靈活調整空間。但相比它更好的是加入模塊化設計理念,設計一種可調整的椅子。在無人駕駛汽車穩定性提高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嘗試加入雙向椅的構造,當一邊的人不需要椅子時就可以將椅子翻轉向另外一邊供他人使用。但靈活的結構也容易使公共設施遭到損壞。除此之外,公共空間的色彩搭配方案也極其重要,容易引起乘坐者的心理狀態變化。一方面,對比鮮明、過于刺激的顏色更容易使人感到煩躁和糾結,有時候可能會嚴重影響乘客的心態,也易造成使用者的視覺疲勞,從而會加大危險的發生。另一方面,一味單調毫無變化的色彩反而會使得乘客產生厭倦,環境也略顯冷漠和無聊。因此,對于汽車內部的整體色調要以調和色為主,使得乘客的乘坐環境更為穩定舒適,同時在一些公共區域緊急救援或其他的關鍵功能部件上則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對比性比較強的色彩,從而加強各個功能件的識別性,便于乘坐者迅速得到相關信息并作出反應。
3.3急救車輛
急救車輛是所有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優先級最高的,對汽車內部得行駛平穩率也是最高的。在執行搭乘病人的任務時,應充分考慮現場急救情況,在遇到可獨立行走或傷害較低的病人時也可多安排座位,而在緊急事故的狀態下,需要考慮擔架運載車內結構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駕駛位的縮小消失,為工作空間騰出了很大的空間,但也不能僅僅考慮單純擴大座位或者儲存柜等,還要考慮實際功能,易于清洗和消毒等要求。急救車頭應安裝一體式衛星定位系統、車載電話和心電圖機。總之,急救車輛在空間設計上應以人機工程學為理論依據,從本專業角度來思考,以達到人性化且與無人駕駛汽車一體化結構相適應的目的。在車輛內部空間也應更科學的布置各種功能區域。
3.4運輸車輛
在無人搭乘的情況下,車子主要用來自動配送或運輸貨物,從人的需求角度進行思考,與人接觸的部分只有上下車的貨物監督搬運和確保貨物的安全,所以應配備有自動上下車抬架和環繞式車門(方便提取貨物),車外的指紋顯示屏可顯示貨物情況,減少出錯率。
4結語
根據時代的發展,隨著科學的進步,人文精神的提倡,無人汽車的發展空間很大,其發展的方向應是更加人性化與科技化的。中國汽車業由于相關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開發與完善,使汽車行業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給汽車行業注入新鮮元素。無人駕駛汽車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本文所研究的內容正是為增強無人駕駛汽車空間布局的合理性,用戶或適用對象的舒適性也貫徹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主張圍繞人的需求來發展,對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人性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