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杰 曹張練 李功明
中建軌道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引言:在地鐵施工中,接觸網為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剛性懸掛被引入到接觸網施工中,以減少接觸網的運營維護。但剛性接觸網懸掛施工需要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調整,以保證施工質量。未能正確施工,將造成大量反復性作業的產生,影響施工效率,繼而不利于地鐵建設工作的快速推進。
地鐵剛性接觸網不同于柔性接觸網,其供電懸掛采用剛性懸掛,利用絕緣子進行剛性導體的懸掛,能夠使柔性懸掛的彈性底座或腕臂得到節約。從結構上來看,包含懸掛裝置、匯流排、接觸線和絕緣元件等主要部件,根據電流量和線路通過能力劃分為單接觸和雙接觸兩種,根據匯流排截面差異劃分為II型和T型兩種。而剛性接觸網匯流排通常為鋁合金材質,用于對接觸線進行固定,并作為導電截面存在。相比較而言,II型結構簡單,能夠輕松進行接觸線的架設,通過發揮結構彈性力使接觸線在槽內得到順利鑲嵌,并且可以從兩側對接觸線進行固定,結構十分穩定,因此在地鐵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從特點上來看,剛性接觸網擁有可靠結構,導線損耗均勻,具有經濟實用的特點,可以對80km/h速度進行耐受,日常只需要較少維護。然而在施工階段,剛性接觸網具有較高安裝精度要求,因此難度較大。
結合剛性接觸網的結構特點可知,其接觸線、匯流排等不具彈性,所以接觸線高度、拉出值等需要嚴格滿足要求。在調整階段,需要采用與地鐵列車完全相同的受電弓進行剛性懸掛的調整。針對接觸線,需要保證其高度和設計要求誤差不超過5mm,并且拉出值與設計要求誤差在10mm內。而導線工作面需要與兩軌面保持平行,以免接觸線發生偏磨問題。為滿足調整要求,需要對錨段關節進行調整,確保關節定位點間距符合要求,兩邊受電弓中心線的距離對稱。錨段關節還應劃分為絕緣和非絕緣兩類,前者需要在滿足匯流排間距要求的同時,保持絕緣距離,后者受電弓過渡狀態容易受匯流排間距影響,還應盡量減小間距,以實現較好過渡。針對道岔和交叉渡線位置,應保證正線兩端匯流排接觸點位于受電弓中心兩邊,并且保證導線高度一致,到岔尖方向的渡導線逐漸升高,比正線高1-3mm,以免地鐵正線運行對渡線導線進行碰觸。
在地鐵剛性基礎網懸掛調整階段,未能保證施工質量,將導致施工效率受到直接影響。接觸網作為保證電力機車持續獲得電能的設備,在剛性懸掛安裝和調整過程中需要遵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每隔6-8m完成一個懸掛點設置,一條正線內約包含6000個懸掛點,如果未能正確安裝和調整將導致大量反復性工作量的產生。比如在跨距測量定位階段,未能做好起測點的設置,將導致定位點位置位于特殊區段。在懸掛點位置確定方面,未能準確實現受電弓中心位置定位,也將影響調整精度。在懸掛定位上,未能保證懸吊槽鋼與軌面平行,匯流排兩端錨段伸縮量過大,都將導致懸掛定點出現問題。在接觸線調整方面,未能做好余量余留或安裝張力不符合要求,都將導致接觸線架設高度或拉出值誤差過大,需要反復拆卸錨固裝置才能完成接觸線的正確調整[2]。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實際施工誤差可能遠超設計要求,造成施工現場需要反復進行剛性接觸網懸掛粗調和精調,造成施工質量和效率同時受到影響。由此可見,想要保證施工效率,還要加強對測量、安裝等各環節的嚴格把控,將施工誤差降到最低,繼而通過簡單微調達到施工要求。
在傳統地鐵剛性接觸網懸掛調整中,需要在懸掛安裝后完成懸掛角鋼、導高和拉出值的調整,接觸網施工工序不受調整順序的影響,對調整施工效率要求不高。然而在現代地鐵建設中,對接觸網施工效率提出了較高要求,同時受土建、軌道鋪設因素的影響,施工工期呈現出前松后緊狀態。接觸網懸掛調整工序處于施工后期,為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實現調整順序優化,以便在懸掛安裝期間做到一次調整到位,使懸掛施工時間得到節約。從本質上來講,懸掛調整為精細工序,想要提高施工效率,還要在懸掛安裝階段保證鋼與軌面平行,完成懸掛粗調工作,以便在后續調整中通過微調完成快速施工。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還要在懸掛安裝期間加強簡易直尺的利用,完成一次性調整,然后在后續工序中進行拉出值和導高微調,促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結合地鐵施工工期前松后緊特點確定懸掛調整順序,從懸掛安裝開始進行粗調,在懸掛調整階段進行細調,能夠滿足地鐵剛性接觸網施工對施工效率的要求。
為保證施工效率,需要從測量開始保證各環節施工質量,做到一次安裝到位,從而為后續懸掛調整奠定扎實基礎,保證調整作業的順利開展。針對已經鋪設標準軌道的區域,應保證測量長度比一個剛性懸掛段要長。針對絕緣錨段關節區段,需要從關節處開始測量,按照設計圖完成防線里程布置。根據圖紙對車站區間長、岔道等里程進行復核,需要利用鋼卷尺進行縱向測量。針對曲線段,需要將外軌長當成是基準。根據設計跨距,可以對定位點進行確定,如果定位點位于伸縮縫等特殊位置,需要順著線路移動,距離不超過500mm。采用激光定位測量儀進行橫向測量,可以先確定受電弓中心,然后根據底座零點確定懸掛點,保證底座中心與線路中心線垂直。在懸掛定位方面,需要按照設計要求加強簡易直尺的利用,保證懸吊槽鋼平行于軌面連線,根據接觸線設計高度確定懸掛點高。完成錨段長復核后,可以結合溫度變化確定兩端伸縮量,然后進行匯流排長和數量的確認。完成匯流排編號后,可以按照順序進行安裝,保證短匯流排接近懸掛定位點。起點應位于錨段關節,從一端向另一端推進,遵循直線端向曲線端的過渡原則,由絕緣器向兩端安裝。在定位起點位置進行終端設置后,可以利用線夾對匯流排進行固定,按編號安裝后進行中心錨結安裝,將臨時固定線夾拆除[3]。保證匯流排不滑動后,需要先對接觸線進行臨時固定,然后在溝槽內涂抹導電油脂。完成小車架設后,從始端開始導入接觸線,將接觸線拉入匯流排溝槽內,做到及時緊固。
結論:綜上所述,能否順利進行剛性接觸網懸掛調整,將直接影響地鐵接觸網施工效率。在實踐工作中,還應明確剛性接觸網結構和懸掛調整要求,加強對各個施工環節的施工質量控制,以便在懸掛調整階段通過簡單微調縮短施工時間,使地鐵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