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夢軒

明知自己沒有還款能力,仍通過不法中介林某某,以購買汽車為名,私下轉賣后套取銀行貸款。其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屬于貸款詐騙。
2017年4月左右,范某因嗜好賭博欠下20萬的高利貸。高利貸者為了逼他還款,經常打電話、發信息威脅范某,還上門騷擾范某的家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后,范某不勝其煩,為了盡快還清高利貸,于是動起了歪心思。
嗜賭成性,其父申請將其列入征信黑名單
范某平日就嗜好網絡賭博,日常收入根本無法滿足他賭錢的資金需求。據范某的父親(后稱“范父”)稱,范某前后向多家銀行共申請了17張信用卡,通過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透支信用卡來賭博。最后虧損的窟窿越來越大,范某實在還不出,就讓家人替他還清了所有的信用卡欠款。
據范父陳述,為了防止繼續出現范某不斷辦卡透支并無法償還的情況,范父向各家銀行申請將其拉入黑名單。但是范某采取打一槍換個地兒的策略,不停地更換銀行申請信用卡,范父實在沒有辦法,最終選擇向銀監會申請將范某拉入征信黑名單,以此阻止他辦理信用卡。
透支信用卡這種來錢的方式被堵住后,范某開始向小貸公司借錢,但也跟原來一樣,輸的、欠的錢越來越多。
一直到2017年4月,高利貸者開始向范某催債,經常凌晨兩三點到范某家砸門,威脅范某及其家人。“他們這樣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就想找其他的路子來弄點錢,先把高利貸還掉”,范某向承辦檢察官說。
據范某供述,他先聯系了銀行的朋友,試圖借用他們的便利從銀行貸點款,但是都被拒絕了。其間,一些貸款中介通過一定渠道得知范某急需用錢的消息,他們便主動聯系范某。
其中一個中介直接添加了范某的微信。成為微信好友后,范某在該中介的朋友圈內看到一則可以幫助買車辦車貸,并轉賣套現的廣告。范某稱當時就是覺得這樣能獲取一筆不少的資金,就主動聯系了該中介,對方答應為其推薦能夠辦這個貸款的林某,并要求事成之后收取3萬元的手續費。
范某很快就答應了。在與林某取得聯系后,其得到了林某的承諾,即車輛轉賣套現后,范某可獲得銀行貸款60%的現金。迫于高利貸者的苦苦催逼,范某顧不得多想,于是就讓林某著手辦理貸款。
套路一環扣一環
此前,由于無法償還高利貸的欠款,范某的身份證被高利貸公司扣下,要求范某拿7萬塊贖回身份證。由于沒有身份證,范某無法購車、上牌、賣車。林某考慮到購車、上牌、賣車等程序都需要用范某本人的身份證,于是就幫范某先行墊付了7萬元,拿回了范某的身份證。
拿回身份證后,林某就開始幫范某張羅買車貸款的事情。根據車行與銀行之間的擔保協議,由車行審核購車人信息,車行銷售人員通過雙方的合作平臺,直接將購車人的申請信息同步到銀行,后經購車人至銀行確認無誤后,銀行即可放款。
于是,林某聯系了在一家4S店做銷售的胡某。據胡某到案后供述,其與林某事先約好,林某支付一筆好處費后,其就為林某提供加快提交貸款材料,讓客戶少買兩年車保,客戶自己上牌等便利。
與胡某談好后,林某帶著范某到該4S店購車并辦理車貸。最后林某挑了一款價值53萬元的進口車。負債累累的范某根本拿不出錢,林某提出幫其墊付,但要收取1萬元的費用?!拔易约菏遣豢赡芨兜贸鍪畮兹f的首付款的,如果我能夠成功購車并且變現,他們也能從中收取一部分手續費,所以他們才會幫我墊付這筆首付款”,范某供述道。
于是,林某當場就向范某轉賬22萬元,再由范某自己將錢刷卡付給4S店。據銷售員胡某供述,其中16萬的首付款是進入4S店的賬戶,剩余的錢則是刷了私人POS機,最終是其個人所得。其稱,這筆錢是以車輛保險、服務費等名義向客戶收取,實際上是林某轉給其的好處費。
之后,林某交給范某一份材料,上面是寫著范某姓名的貸款申請表。其告知范某要背熟后再到銀行確認貸款信息,稱是銀行人員會向其核對的相關信息。按照林某的要求,范某到銀行確認貸款申請后,沒多久就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當時,銀行人員告知范某提車上牌后,需到銀行辦理抵押手續。
8月底時,林某帶著范某到店提車。范某稱,其辦完手續,與車合影后,車就被林某叫來的牽引車拖走了。車鑰匙、購車發票等物均被胡某交給了林某。
臨走前,林某稱會為車上牌,待套現后再將錢直接轉入范某賬戶。同時,林某還交代范某,若有4S店打電話詢問車輛上牌情況時,應回答還在辦理,需要一段時間,以此搪塞過去。
趁著提車、辦理抵押手續的間隙,林某將車成功出售套現,并向范某轉賬14萬元?!耙驗椴恢蕾u車的價格,所以他們具體能夠拿到多少資金我不清楚”,范某向承辦檢察官說道。據范某供述,他拿到錢后分別用于支付中介費、資金使用費,還林某為其墊付的錢,剩下的3萬元一半用于償還高利貸,一半支付了車貸。
涉嫌貸款詐騙被判刑
此后,范某再無能力歸還車貸資金,造成銀行35萬余元車貸資金無法收回。又因4S店與銀行協議約定由其承擔貸款車輛上牌抵押擔保責任,如果范某不能按期還款,4S店將連帶承擔犯罪嫌疑人騙取銀行貸款造成的經濟損失。
據4S店經理稱,陸續有多名客戶在其店內購車,并向同一家銀行申請車貸,貸款總金額逾千萬。其中有5名客戶逾期未還款,并在辦理抵押手續前將車轉手出售,導致銀行無法實現抵押權。由于銀行與4S店之間簽訂了《汽車消費信貸協議》,一旦這些客戶未履行合同將車抵押給銀行,4S店將承擔連帶擔保責任。面對可能帶來的巨額經濟損失,4S店選擇了報警,由此案發。
檢察官說法
在這一系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范某某、張某某等人作為購車人,明知自己沒有還款能力,仍通過不法中介林某某,以購買汽車為名,私下轉賣后套取銀行貸款。其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屬于貸款詐騙。檢察官提醒,雖然現在向銀行申請貸款進行提前消費已成為部分消費者相當的消費方式,但是向銀行申請貸款時,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收入水平及還款能力,并且及時履行還款義務,不可觸犯法律的底線。
針對4S店存在的管理漏洞,承辦檢察官就該店在貸款車輛抵押流程管理、貸款購車人資金情況核查、公司員工教育培訓等方面提出檢察建議,通過公開形式向被建議單位宣告并釋法說理。被建議單位代表誠懇接受建議,并提出將從安排專人負責車輛上牌手續、明確客戶真實詳細資質信息、開展員工法制教育培訓等方面落實整改措施。
編輯:張程35676727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