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鋒
(凌海市種子管理站 遼寧 凌海 121200)
依照當地的自然條件,引進高產、高抗、優質的花生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以便優中選優,為改變凌海市目前花生品種的老化、單一、產量低而不穩的狀態奠定基礎。
2.1 試驗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肥力中上等、均勻一致、有一定排灌條件的地塊。施肥水平和田間管理標準一致,均達當地較高水平。
2.2 花生品種。花生品種分別為HY51、開農1760、開農301、冀花11、冀花13、冀花18、錦花39、錦花40、錦花42、花育23、花育34。
2.3 試驗方法。采取簡單的對比設計,每個品種作為一個處理,共11個處理(序號分別為1~11,詳見表1),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兩邊設保護行,10行區,10 m行長。同期播種,株距13.3 cm,雙株清種,統一施肥澆水。
試驗安排在農業中心科技示范場,于5月17日播種,施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20 kg/畝。6月25日追施氮鉀肥(N∶K為25∶5)5 kg/畝,7月20日和8月9日噴殺蟲殺菌劑。
按試驗方案進行了花生新品種展示生育性狀調查和花生新品種展示產量性狀調查,詳見表1、表2。
4.1 生育性狀。生育期:這幾個品種的生育期差異不大,均為130 d左右。分枝數:花育23總分枝數最多,為11.2條,HY51次之,為10.2條,錦花39最少,為6.5條。
4.2 產量性狀。百仁重:開農301為大果型,百仁重排第1位,為81.4 g,冀花13次之,為81.2 g,花育34為小花生,百仁重最小,為58.6 g。畝產量:開農301、開農760、冀花11排前3位,依次為251 kg、249.8 kg、219.5 kg,花育34產量最低,為139.5 kg。
試驗結果表明,開農301、開農760、冀花11生育性狀和產量性狀均較好,適合當地栽培種植,可取代凌海市主栽品種白沙和花育20,具有推廣價值。

表1 花生新品種展示生育性狀調查

表2 花生新品種展示產量性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