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書亮,孟 爽
(長春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網絡直播傳媒產業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影響下,已有一定的發展規模。雖然發展水平提高了,但色情、低俗以及暴力等內容仍屢禁不止,不僅造成了網絡空間環境的惡化,更不利于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和培養。此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網絡直播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缺乏一定的法律規章制度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和約束,對網絡直播個體的直播內容尺度也不能進行準確控制。因此,為了進一步優化網絡直播傳媒市場環境,需要對其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對策,才可以從根本上保障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塑造。近年來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使互聯網用戶的規模呈裂變式擴大。不同網絡發布者,可以通過不同的互聯網平臺,通過自己或是其他人的視角,以視頻等方式與網絡另一端的接受者進行雙向的信息互動交流。網絡直播產業更是在“互聯網+自媒體”的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2月,網絡直播用戶人數高達3.97億,用戶使用率達到47.9%,更有超過百家網絡直播APP被安卓用戶下載[1]。總體上看,網絡直播的具體特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網絡直播方式多樣化,無地域限制,互動性強,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大學生作為接受新鮮事物頻次最高的群體,網絡直播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引導不同地域的網絡用戶參與到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并通過信息雙向流動的方式,來提高直播者與接收者的互動性,繼而提高大學生群體觀看和參與網絡直播內容的熱情。與此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傳統媒介相比,更具有開放和平等的特性。在網絡直播傳媒所引領的新媒體下,當代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實時發布的新聞,迅速轉變自身的角色,繼而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域進行自身建議和意見的平等溝通和交流。
網絡直播內娛樂化和廣泛化發展是網絡直播傳媒產業的又一重要特征之一。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國的網絡直播傳媒是由游戲直播衍生和發展而來的產業鏈。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優化,在互聯網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下,網絡直播的內容也逐漸娛樂化和廣泛化。不僅涉及最基礎的游戲娛樂型直播內容,更囊括了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方各面。例如,戶外探索類直播、美食類直播以及銷售類直播等,都成為當下大學生十分推崇和熱捧的網絡內容。另外,網絡直播平臺的數量以及直播從業者的數量也水漲船高,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下,網絡直播的內容逐漸走向庸俗化和無營養化。甚至一些網絡不法分子,為了快速獲得較高的網絡關注度,繼而從中牟利,更是通過新奇的直播方式來迎合低級趣味的網絡需求。由此可見,需要不斷對網絡直播內容進行優化,才可以引導當代大學生,甚至是社會大眾塑造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2]。
網絡直播傳媒行業的發展,讓當代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汲取到更多不同類型的社會人群的價值取向,甚至是影響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為了進一步提高網絡直播傳媒對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影響,高校可以通過改善傳統價值觀教育的方式,通過講座、研討會以及社會實踐等方式,來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繼而通過思想與理論雙重結合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不斷滲透。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讓社會熱點新聞可以通過互聯網傳播的方式,在短時間內被廣泛傳播。因此,還需要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將社會時事熱點與傳統教育的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在課堂上有效引導大學生對社會時事問題,通過討論和研究的方式進行整合和認知。
網絡直播傳媒以其實時性和及時性等多重特點,逐漸深入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甚至成為一種隱性教育方式。在網絡多重價值觀的侵染下,處于移動智能網絡中段的大學生群體,也開始有著多角度和多層次甚至是多元化的價值觀選項,這就需要高校加大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和干預力度,避免網絡直播中過于主觀的價值觀內容,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立場。
大學生處于校園環境與社會環境的交接地帶,既具備了傳統學生的學習特點,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性特征。因此,在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價值觀體系常會由于理性不足和對互聯網的依賴性過強,而出現一定的偏差。這就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通過對其年齡、教育程度以及閱歷等進行調查和分析,幫助和引導其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即常會由于教育素養不足不能對網絡中傳播的社會時事熱點進行理性批判和正確解讀。大學生要正確認知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做到主動抵制和過濾不良、無用的社會信息,對于網絡直播的內容,避免出現盲從的現象和浮躁的思想,爭取做到在信息紛雜的網絡社會環境中,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用更加包容和客觀的個人價值立場來推動整個社會環境的和諧、健康和穩定。
為了進一步適應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家網信辦相繼出臺了與網絡直播傳媒相關的政策和規定,并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為原則底線,實施了一系列的網絡直播整改措施[4],于2016年正式拉開了對網絡直播內容監督和管理的序幕。相關部門逐漸對網絡主播的準入門檻制定了更加細化的要求,并構架了以網絡主播群體為主的個人或是平臺誠信檔案。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舉報投訴機制,為構建全方位覆蓋的網絡監管體系而做出努力。與此同時,對于涉事的主播要進行嚴厲的懲罰,對涉事的直播平臺追究其連帶責任,堅決杜絕低俗的直播網絡內容的出現和傳播。可以說,網絡環境的凈化和重構,不僅是政府單方面的職責,更是社會參與網絡直播傳媒行業的共同義務,以此營造健康積極的網絡文化氛圍,引導網絡直播走向發展的正軌。
高校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拓展和創新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模式,通過對網絡直播平臺中優秀資源的運用,促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是師生共同創建的結果,高校應在傳統校園文化建設與新興互聯網文化建設中,進行合理平衡和協調。通過對大學生價值觀的不斷干預,營造適合大學生發展的主流網絡文化環境,繼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高校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全方位發展。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導當代高校發展和進步的重要精神準則。高校應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討,拓展和創新價值觀的教育模式。例如,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的交互性和時效性,在課堂上針對其中的社會熱點內容,與大學生進行實時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學習生活經驗的宣傳,通過正面積極的形象來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正能量[5]。
大學生未正式踏足社會,自身的價值觀尚未成熟。需要政府以及社會通過優化網絡直播環境和內容,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繼而在推進網絡秩序規范化的進程中,幫助大學生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