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 張晨晨 郭明陽 沈陽工學院
創客教育在今天的教育界得到極大的推崇,與科技社會的高度發達不無關系。運用創客教育的觀念改變課程與結構,是新課改發展的必然趨勢。創客教育作為教育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以“創新,創造”為核心的理念推動這個教育發展戰略的前進。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作為創客教育的主要基地,政府和地方院校應適應時代發展。
相較于傳統重點高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開展創客教育的過程中則遇到了更多的問題,創客教育的實際效果與預期效果相差較遠。總結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創新意識薄弱。應用型高校生源質量普遍要弱于重點高校,反映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而創客教育的基礎就是技術積累,沒有較好的技術功底就很難設計開發出創新產品。
(二)教師技術積累不夠,實踐指導能力不足。應用型高校年輕教師居多,缺乏長期的科研和創新實踐積累,多數也沒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導致在引導學生進行創客實踐時,思路不夠開闊,學生的創新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三)政府和企業對學校的關注度不高,資金投入少。應用型高校由于自身缺乏重大科研課題積累,教師科研能力有限,無法在創新領域吸引到更多企業的關注,進而導致學校能夠吸引的社會資金較少。
綜上所述,如何探索出適合于應用型本科院系的特色創客教育模式,對現今高校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
針對目前應用型高校在創客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設計了一套可行的改革模式,具體模式包括建立優質的創客平臺,培養優秀師資力量、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充分利用和發揮企業、政府和社會對創客教育的影響,進行合理規劃。
(一)打造集中-分散-集中式創客空間,營造良好的創客文化氛圍
應用型高校自身要積極營造創新、實踐、分享的創客教學氛圍。首先,在專項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場所。定期集中開展創客相關培訓。其次,要尋求多方位的校外資源支持,比如加強校企合作,尋求政府或相關機構的支持。重視社交媒體的傳播作用。通過這些措施,可以讓更多的校外資源了解高校創客教育的運行狀況以及實施效果,將校內創新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融合;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設計想法思路或產品原型上傳到創客平臺進行展示,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來拓展思路,激發靈感。
(二)開發適合我國高校的創客教育體系
完備合理的課程體系,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客教育課程體系中應包含以下三類:第一類是對全校學生開放的基礎課,例如3D 打印技術、無人機航拍、Arduino初級編程等,考慮到學生層次不同,此類課程設計核心思路是課程內容要通俗易懂,授課形式要兼顧趣味性和實操性,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要有吸引力。第二類是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拓展類課程。比如機器智能、傳感器技術等專門的創客技術進階課程,由于此類課程是針對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學生,教材規劃需要體現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課程設計強調自學實踐和二次開發,教學過程要注重引導。第三類是刺激學生創造性潛能的創新型課程,主要講解創客案例和創客思維,擴寬學生的創新思路,學會把所能想象的東西都變為實際存在的東西。
(三)打造專業的創客教育團隊
應用型高校應打造專業型和兼職型的兩大類創客教育團隊。首先,教師在設計創客課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已了解或掌握的知識結構和領域。其次,教師除了應具有專業的知識素養外,還應掌握新興的科學技術,才能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案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學校也要為創客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如各種專題講座和教學研討會等,鼓勵師生一同學習、共同進步。最后,從外界吸收一些喜歡創造、喜歡同學生一起學習的超級創客,聘請為學校的兼職創客教師,完善創客教育師團隊。
(四)強化學習主動性,培養“基于創造學習”的學習方式
應用型高校創客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核心思路是通過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選取優秀作品參加各類比賽。通過參賽得獎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愿意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愿意創造新產品,在創客實踐的過程中體會樂趣。
(五)以階梯培養、分塊培養為主要模式,實踐中提升改進
學生的基礎和特長不同,創客教育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個體的個性化差異。由創客教師把握全局,以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將學生分組,選擇不同的創客課題,以及參加不同的專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