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飛 淮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1]。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總體來說還有待提升,學科競賽已成為高校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2]淮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堅持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方針,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為重要任務,從頂層設計入手支持學科競賽工作開展,以基層黨建為依托推動大學生學科競賽,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內涵式發展道路上初見成效。
教育部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 號)文件中指出,“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盵3]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一項國家戰略。當前關于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綜合國內外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發展現狀,從基層黨建入手進行實踐探索的研究還較少。本文從基層黨建與學科競賽工作相結合的角度,通過梳理總結淮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依托基層黨建推動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的實踐探索,探討加強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的路徑與方式。
將學科競賽成績納入學生支部黨員發展考量指標中。支部黨員發展堅持標準、規范程序、保證質量。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黨員,首先要選對、選好培養對象,嚴把黨員發展管控。為激發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支部在黨員發展時將學生獲得學科競賽獎勵的成果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對在學科競賽中取得突出成績、做出突出貢獻、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學生推薦發展時優先推薦。
將學科競賽工作納入到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學生支部將學生黨員的個人發展與支部活動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力學競賽、模電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專業競賽,發揮傳幫帶作用,真正使黨員成為學生中的標兵與榜樣,從而以點帶面,帶動班級、宿舍其他同學參加學科競賽。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黨支部為例,本科生黨員僅2018年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2 項,約占支部學生黨員人數的百分之50%,這些學生在宿舍、班級中起到示范效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以推進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程為抓手助推學科競賽工作。系主任兼任支部書記,“雙重身份”更有利于教工黨支部黨建、科研、教學有機融合,更有力于調動和引導黨員教師指導學生競賽的積極性。以電子系為例,電子系主任兼任電子系教工黨支部書記,“雙重身份”便于電子系推進學生競賽。2014年組建電子系卓越工程師班,為工程師班配備專業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中絕大多數是教師黨員,通過精心指導、開放實驗室、組織校內比賽等方式,推動實現以賽代練,以賽促發展。2014年該班創建以來,學員共取得各項賽事省級獎勵一等獎10 余項,其中2017年獲得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2016年從全省400 多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最高集體獎“TI”杯。
把指導學生競賽納入教師黨員民主評議工作中。各教工黨支部積極鼓勵教師黨員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工作,以此作為教師黨員民主評議衡量標準之一。以物理系教工黨支部為例,在安徽省大學生力學競賽期間,教師黨員與參賽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2018年獲得安徽省大學生力學競賽獎勵12 項、安徽省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5 項。數據顯示,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僅2018年黨員教師指導的學生獲得了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2 項、省級獎勵29 項。支部建設、支部活動成為推動學科競賽的有效陣地和載體。
學院黨委把支持學科競賽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把其列入學院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議重要議題,加強“頂層設計”,給予學科競賽工作各種支持。如制定完善學生學科競賽獎勵考核辦法等制度,不僅獎勵獲獎學生,同時還獎勵指導教師和獲獎學生所在班級的輔導員,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參加學科競賽的積極性,形成了“輔導員重視、學生黨員帶頭、學生踴躍參加”的良好學科競賽氛圍。學院團委、學生會也積極發揮作用,“握指成拳”,集合各種力量助推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
學院黨委要求各學生黨支部積極動員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活動,并把黨員帶頭參加學科競賽獲獎作為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體現的重要評價項目。由于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在學生黨員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科競賽中來,近三年,學院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獎勵15 項、安徽省大學生力學競賽獎勵12 項、安徽省高校物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獎勵7 項。50 余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280 余人次學生獲得省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