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桐 山東師范大學
所謂“媒介融合”是指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由于信息傳輸渠道出現多元化而產生的新的作業模式。一般意義而言,主要是將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傳統媒體與手機、互聯網、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的傳播通道相結合,從而生產出多種形式的信息成果,然后通過新的媒體傳播平臺傳遞并影響受眾,實現資源的共享與集中處理。媒介融合的實質是消費者可以通過無所不能的電子設備連接無處不在的網絡,獲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務。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它伴隨著社會的演變產生與發展。結構上,語言是以語音為形式、以語法為結構規律、以詞匯為建筑材料而構成的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功能上,語言是人際間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們認知世界的工具,同時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聲語言是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是指人類發出聲音的口頭語言,即人類早期社會形成并且延續至今的自然語言,它是人類社會交際最常用的、最基本的信息傳遞媒介。當今社會中有聲語言包括新聞廣播、口頭聲明、科學報告、優秀文藝作品朗誦、戲劇和電影、相聲說書等多種形式,只要是合乎文學語言的規范的,都屬于有聲語言。傳統的有聲語言傳播是以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為傳播載體,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有聲語言傳播的主體有傳統的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以及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兩個主要組成部分。
當前有聲語言傳播的存在問題主要從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和語言表達存在缺陷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媒體的發展應該與時代潮流相契合,改變發展方式。媒介融合對于媒體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可避免地對有聲語言傳播領域也產生了影響。對于有聲語言傳播領域從業者來說,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以及消費者消費需求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如何正確地找好角色定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處于信息化的社會,而媒介融合是信息化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的產物。在信息化社會中數量巨大的、種類豐富的信息像潮水一般淹沒了每一個消費者,受眾群體的參與形式是主動的、有選擇的,而并非過去在傳統媒體主導下被動的接受。這使得有聲語言傳播領域的從業者比以往更加重視消費者的需求。并展開了行業內部激烈競爭。由于消費者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有聲語言傳播領域如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的重點發展方向。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一些廣播電視制作出了內容空洞、劇情浮夸、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電影電視作品,一味地以收視率作為衡量企業發展的唯一標準。在此背景下,有聲語言傳播者的角色定位更偏向于商人,而非正確價值理念的倡導者。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目前的有聲語言傳播領域存在有聲語言傳播者角色定位偏差的問題。
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影響,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行消費。這些年來,我國電影市場欣欣向榮,本國生產的影片與外來引進的影片交相輝映,電影市場發展迅速,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在電視領域,一系列優秀的電視劇不斷涌現,并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媒體行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入到有聲語言傳播的領域。除了傳統的廣播電視領域,在新媒體領域也有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作為有聲語言傳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領域涵蓋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主要方面。一是自媒體視頻與廣播節目,二是網站視頻節目。前者的代表,如嗶哩嗶哩彈幕網站,后者的代表如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等視頻網站。但是隨著大量從業者的涌入,有聲語言傳播領域從業者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一些網站的視頻節目發音不標準,節奏和語氣也存在諸多問題。加之以各種各樣的背景音樂所做出來的視頻效果并不好,給觀看視頻的消費者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另外在一些視頻網站中,視頻制作者為了嘩眾取寵,大量采用謾罵、諷刺等攻擊性的語言,傳播了不良的風氣,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給受眾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這些都是在媒介融合時代,有聲語言傳播領域在語言表達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有聲語言傳播的創新策略可以圍繞傳統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的發展策略和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的發展策略兩個方面展開探討。
對于傳統的廣播電視而言,其管理者大多為政府的廣電部門,從創立伊始就具有明顯的政治特性。因而傳統廣播電視作為有聲語言傳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是擔負著傳播優秀文化、弘揚社會和諧正氣的責任。因此,這一領域的有聲語言傳播者應該樹立正直誠信、舉止得當、有內涵的形象,減少方言俚語的使用,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語音播報。對于一個廣電節目而言,其凝聚著全體節目創作者的心血與汗水,同時其最終的呈現是依靠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有聲語言所展示出來的。因此,有聲語言傳播者的個人品格及專業素質對于一個廣電節目的成功與否是至關重要的。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有聲語言傳播者應當加強專業修養的修煉,以及提高思想品德、學習經典作品、向專業能力過硬的前輩請教。沉下心來,不為名利所重,刻苦努力,方能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從而有助于傳統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的發展。
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主要包括網站視頻節目與自媒體視頻節目兩個部分。與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相比,自媒體的有聲語言傳播更多的表現出商業性的特征,而非官方性特征,其更多的是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的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即為獲利。但是作為有聲語言傳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不能放棄承擔社會責任。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新媒體領域有聲語言傳播的發展,面對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也應該積極革新。首先,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應當注重追求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變得多種多樣。新媒體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者主體意識增強,同時也反過來給新媒體的發展提出了許多需求。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應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創作相關的節目。這就使得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者需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是吸引消費者的前提。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明晰。消費者的休閑娛樂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其瀏覽新媒體的節目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同時也是為了娛樂休閑。新媒體的有聲語言傳播在節目的創作中,要針對于這一客觀現實,創造出以輕松快樂為節目主旨的優秀節目,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者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應當自覺的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制作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優秀節目,并且要在節目中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這對于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有聲語言傳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對于有聲語言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在這一時代潮流下取得更好的發展,以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為主體的有聲語言傳播需要正確面對有聲語言傳播者角色定位存在偏差、語言表達存在缺陷等現實的問題,并積極采取各種方法解決問題。同時為了更好地發展,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有聲語言傳播要進行內容與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從而滿足消費群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