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偉 同煤集團忻州窯礦文委
全媒體是指綜合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傳播的方式,確切的來說,在全媒體的環境下,信息的傳播渠道更加暢通、傳播效果更富表現力。
公共圖書館是向職工提供基礎服務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公共圖書館作為加強職工閱讀的主體,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當下的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沖擊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也面臨著不少的困難:第一,公共圖書館的場地閑置率很高。公共圖書館的占地面積通常較大,寬闊的大廳、多功能的會議室與自習室在實際使用中,利用率往往不高;第二,公共圖書館的固定職工群體縮減。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職工群體是熱愛學習的職工,當下年輕群體獲取知識的渠道增多,他們更習慣于通過網絡渠道獲取知識,青年職工去往圖書館的次數明顯減少;第三,圖書館的運營成本較高。公共圖書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財政撥款,運營經費比較緊張;第四,互聯網與現代科技的影響下,人們的閱讀碎片化,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固定在書本上。
公共圖書館的傳統閱讀推廣形式主要是舉辦讀書節、讀書月的活動,與企業培訓合作,舉辦相關的知識競賽等等[2]。與傳統的閱讀推廣活動相比,全媒體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具有獨特的優勢。
利用全媒體環境下的多種傳媒推廣方式,公共圖書館可以將自己舉辦的活動掛在自己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臺上,進行宣傳。圖書館的大廳可以用舉辦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職工培訓、職工經驗分享交流、職工讀書文化節活動等等。這些活動資源通過公共圖書館的網絡平臺,被需要的人所獲取,增加了圖書館舉辦活動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了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品牌效應。
數字圖書館是指圖書館將自身所存儲的圖書內容進行數字化的數據錄入,以方便職工通過網絡平臺對圖書信息進行數字化的檢索;將自身的人員管理與運營管理進行數字化,提升圖書館的運營管理效率與水平。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當下全媒體環境下圖書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首先,在圖書數據的錄入、查詢與檢索上,公共圖書館要重視多平臺的入口鏈接設置。將數字化圖書館與多種新媒體平臺的宣傳有機結合;其次,公共圖書館要重視自身數字化平臺在全媒體環境下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重視數字平臺上的職工互動,提升職工在數字圖書館使用過程中的參與感;最后,要重視提高圖書館運維人員的素質與技能,使之適應全媒體環境的閱讀推廣活動的變化。
公共圖書館的組織結構主要分為圖書管理部門和人員管理部門,傳統的圖書館推廣活動要根據活動的主題內容,劃定具體歸屬的分管部門,這會造成活動的宣傳與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無人負責的狀況。圖書館的前臺人員經常被認定為負責人員,但受制于崗位職能與崗位權限,很多具體的活動工作是他們無法負責的。因而,在全媒體的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要想進行高效的閱讀推廣,就要成立相應的多媒體運營部門,完善自己的組織架構。
推廣工作進行統一的安排規劃,保障閱讀推廣活動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梳理好活動與活動之間的順序和關系,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推廣;其次,運營中心下要成立多媒體運營平臺,抓住公共圖書館主要職工群體的使用習慣,按照其使用習慣在多個受歡迎的新媒體平臺上進行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
全媒體環境下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多種自媒體蓬勃發展,形成了一種“人人對人人”的傳播環境,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對于新媒體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電視廣播媒體都在新媒體的熱點內容中挖掘素材。全媒體環境下,幾乎每個人都獲得了表達自己的渠道。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要充分重視職工的個性化趨勢,把握好閱讀推廣的方向。
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在閱讀推廣活動開始之前進行細致的職工調查,選取合適的調查對象,建立體量適中的抽樣框,通過合理的抽樣方法,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本,對職工進行畫像,充分的了解職工的需求;其次,要對了解到的職工需求進行細分,充分尊重職工的個性,打造差異化的閱讀推廣活動集群,選取豐富的活動主題,增強閱讀推廣活動集群的覆蓋范圍,增強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對;最后,要重視與職工之間的互動,及時的了解職工對推廣活動的意見,建立良好的意見溝通與反饋機制,充分尊重職工的意見,及時對推廣活動進行修正與改進。
綜上所述,全媒體的發展是公共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良好機會,把握住這次機遇,進行全方位的圖書館管理升級,有助于實現圖書館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