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地方文獻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縮微膠片是數字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需館舍較小,更可以長期保存。因此,新疆圖書館開展了對《兵團日報》《消費晨報》《烏魯木齊晚報》等報紙的縮微拍攝工作,以便更好地保存、利用新疆地方報紙資源。在對《兵團日報》拍攝時,常出現由于前期準備階段報名考訂不實、報紙的整理與登記馬虎、編寫著錄出錯等問題,導致所拍膠卷質檢不合格,造成很大浪費,所以必須重視這幾個關鍵點。參照《縮微攝影技術在35mm縮微膠片上拍攝存檔報紙》和《縮微制品制作標準匯編》的規定及要求,結合工作實踐,談談對上述難點的解決方法和處理步驟。
《兵團日報》創刊于1953年5月22日,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黨委機關報,至今已有近70年的發展歷程,期間曾數度易名,多次停復,情況如下[1]:
(1)《生產戰線》:1953年5月22日由新疆軍區《新疆解放軍報》分版出版,四開四版,五日刊。1956年12月31日停刊。
(2)《新疆生產戰線報》:1957年1月1日更名為《新疆生產戰線報》,四開四版或六、八版,雙日刊。1960年12月31日停刊。
(3)《生產戰線》:1961年1月1日,以原名《生產戰線》復刊,對開兩版,用草紙印刷,六日刊,后又改為對開四版,每周雙日出報。1967年6月22日被迫停刊。
(4)《軍墾戰報》:1969年4月8日,根據兵團黨委的決定,恢復報紙出版,易名《軍墾戰報》,每周二或三期,四開,有四版、八版等。1975年3月撤銷了兵團建制,《軍墾戰報》于25日停刊。
(5)《新疆軍墾》:1983年10月1日兵團政治部出版了《新疆軍墾》,作為兵團黨委機關報,每周雙日出報,共三期,四開四版。1990年12月31日停刊。
(6)《新疆軍墾報》:1991年1月1日更名為《新疆軍墾報》,對開四版,増至每周四期,每周雙日出報,周日出星期版。1997年12月31日停刊。
(7)《兵團日報》:1998年1月1日改名為《兵團日報》,刊期版面不變,國內統一刊號CN65-0006;自2001年11月24日始周六也出報,每周七期,對開四版,刊行至今。
對報名進行考訂,弄清《兵團日報》的報名更迭及停復刊情況,將為后續的報紙提取、報紙整理與登記、編寫著錄等工作環節打下基礎,減少失誤。
由于不同時期《兵團日報》存在報名不同、新舊有別、版面各異、大小不等的情況,所以縮微拍攝前的整理、登記環節須特別慎重,以免拍攝環節出差錯。
因提取批次不同,致使報紙的年份、報名、保存質量、裝幀有很大差異,需要清理、分類上架,造冊登記。工作原則是:①按照年份、報名不同分類理順,分組排放;②新報紙在前,舊報紙靠后,利于拍攝時先易后難;③區分合訂本和裝訂本,合訂本另行上架;④按照開本的不同區分報紙,以避免過多調整縮放比例;⑤對照報名更易,看是否摻雜其他種類的報紙[2]。
逐年清點報紙的原則是:①先簡單后復雜,先容易后困難,就是先清理、登記“合訂本”報紙,再做“裝訂本”。因為“合訂本”報紙保存質量較好,沒有被翻閱,易于清點,更適用于縮微拍攝;②先近年新報,再早年舊報。新報紙版次開本比較規范,容易清點;舊報紙版序較亂,缺版亦多,出報無規律,清點困難;③按照報紙大小分類,先對開再四開。由于對開和四開報紙所用縮率不同,需要升降機頭,將大小報紙分開,利于拍攝時固定縮率,提升拍攝效果;④將《縮微復制登記表》、缺失條、月份分割條、報擋、膠帶、書車等工具準備好。
報紙登記的步驟是:①將一年的報紙在《報紙縮微復制登記表》上逐日、逐月登記,須依次填寫每期報紙的應有版數、存版數、缺版數、殘污版數、增刊版數、拍數等;②登記完成后,對照每月的缺版記錄,填寫缺失條,注明缺失日期、版次、號數。以此為據到“裝訂本”中查找,如能找到,就要提出插入已登記的報紙。如找不到,則要在缺失處放入缺失條;③將報紙攤開、撫平,依照版號順序疊放整齊。如遇增刊,則放在正版后。強調:碼放報紙時不能有褶皺、破裂、壓角,應用膠帶粘貼、拉展;④登記完一月的報紙,須在月初第一版放入該月的月份分隔條,不可遺漏,否則可能拍攝時漏拍月份分隔板;⑤清點完一年的報紙后,將每張報紙鋪平拉展,順序碼放,再用石板壓上,在拍攝時可避免出現文字成像失真、報紙卷角遮擋、褶皺處看不清等問題[3]。
進行報紙登記時切記:①早年的《生產戰線》《軍墾戰報》報紙版數、出報日期不規律,所以登記時要對照原報,逐版、逐日填寫《登記表》;②如前所述,《兵團日報》曾數易其名,因而在《登記表》首頁的上部須填上報名、出版年月、出版地;③如遇報紙出現增刊,要將增刊的版數填入《登記表》的“刪(增)刊版數”下的“存版、缺版”項內,并將當天的正版數和增刊版數相加后填入“館藏狀況”欄下的“存版”項內;④登記報紙時如有褶皺、破裂,應用膠帶將破裂處粘貼、褶皺處拉平;⑤如報紙存在缺版,要將缺少版數寫在“館藏狀況”欄下的“缺版”項內,在“備注欄”中注明報紙日期、報號、版次;⑥如報紙被水浸泡或沾染污垢不能去除,污損部分占版面的1/4,就要在“館藏狀況”欄下的“污版”項內注明數量及版次;⑦如報紙有殘損(開天窗、被撕走1/4以上),不可彌補,須在“館藏狀況”欄中的“殘版”處注明何處殘損;⑧登記完一個月報紙,要計算該月報紙的存版量,即把該月每期報紙的存版數量相加,將得數填寫在“出版計數”欄中,再在“拍數欄”中填寫拍數,用當月報紙存版量除以2,即為這月報紙的拍數[4]。
著錄編寫的目的是要完整展現報紙各項信息,這就要求編寫者要熟知報紙的變更情況,例如報名、創刊時間等,并按相關規則對報紙信息進行客觀描述,這就是報紙著錄。編寫《兵團日報》的著錄時,一要確定《兵團日報》不同時間段的報名及起訖時限,并查出使用某一報名的起止報號,找出該報名的出版者、出版日期、出版地、所用語種等等;二要按照著錄條例要求依次編寫報名、責任者、起止日期、出版編號、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時間、版本情況、所用文種、報紙高度、有無增刊或副刊、報名的前后變更、報號的變動,以及片卷分檔情況、缺版詳情等[5]。
在著錄《兵團日報》時,須注意:①報名多有變更:《兵團日報》在不同年份的報名也不同,有時會出現維吾爾文報名,因此應按照需要拍攝的報紙名稱來編寫責任者、出版日期、出版地、出版編號等;②載體描述項:《兵團日報》的高度有38cm和54cm兩種。早年的《生產戰線》和《新疆生產戰線報》常為四開,多附增刊,報高38cm,拍攝縮率為1:14;近年的《兵團日報》為對開,不設增刊,報高54cm,拍攝縮率為1:19;③片卷分檔情況和缺版詳情:根據《報紙縮微復制登記表》中一年報紙的總拍數,按照每卷膠卷最多拍攝600拍的限額確定分為幾卷拍攝,設置片卷分檔;每一卷都要有著錄,須注明起止日期、報紙編號,以及缺版、增刊詳情。
前期準備工作是報紙縮微拍攝工作的開端和前提,對縮微拍攝各環節至關重要。上文探討了《兵團日報》縮微拍攝前準備工作中常見的幾個難點和問題,以及處理的原則和步驟,標明了注意事項,為后續的拍攝環節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