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芮西 李 韜 張承葉 周瑩瑩
(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新媒體時代,隨著多媒體端的快速發展,新聞漫畫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新聞,通過融入圖像語言之后更好地呈現在大眾的面前,漫畫的形式增加了新聞的傳播力度,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從研究的目的來說,新聞漫畫在當今新聞表達中深受大眾喜愛,在傳播特點上,新聞漫畫傳播快、受眾多、傳播范圍廣泛,在這種形式下,對新聞漫畫進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研究極其重要,掌握新聞漫畫即時的發展特點和發展現狀,在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改善新聞漫畫的傳播缺陷,促進新聞漫畫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對比研究方法和歸納總結研究方法,通過文獻查閱、網絡搜索的方法進行資料收集,總結和歸納研究的內容,同時通過國內外發展現狀的對比,探討新聞漫畫的發展形勢和趨勢。
通過漫畫多元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色彩內涵將新聞傳達給大眾,將漫畫賦予新聞的色彩,在此形式上的新聞表達就可以叫作新聞漫畫。
1.多樣性
在新聞漫畫的創作上,表達形式多樣,在篇幅上有單幅漫畫表達和多幅漫畫表達的形式。在新聞漫畫的傳播上來說,傳播方式也在如今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影響下變得多樣化,除去報紙雜志,新聞漫畫在微信、微博、貼吧等平臺上的傳播也顯而易見。從內涵表達上來說,新聞漫畫的表達形式適用于時事政治、社會科學、科教文衛、娛樂報道等所有形式新聞的表達。
2.真實性
新聞漫畫的真實性就首先要從新聞的真實性出發,新聞真實性就是新聞報道的每一個具體事實必須合乎客觀實際,即表現在新聞報道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原因和經過都經得起核對。從新聞漫畫創作的基本要求真實性出發,從新聞真實性的四個特點:事實性真實、過程性真實、有限度真實、即時性真實中總結,加以描繪新聞的事實本源。
3.評論性
在滿足大眾輕松接受新聞漫畫的同時,新聞漫畫往往又隱含著一定的諷刺意味或者幽默性,在直觀表達新聞內容的同時,往往蘊含著令讀者深思的內涵,在一些時政或者輿論性新聞的表達時,往往會針對事件做出一些理性批判。
4.藝術趣味性
將新聞用漫畫的形式表達本來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創造,所以新聞在藝術這門學科的加工下以更加靈活生動的形式表達出來,生動有趣,還能更吸引讀者的興趣,促進更多人對新聞的關注度。
新聞漫畫在中國發展史上具有極其大的歷史意義。政治斗爭促使了漫畫的發展,也推動了新聞漫畫的發展,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新聞漫畫也是政治斗爭中一把強有力的武器。從清末民初那個政治風云變幻,思想文化激蕩,內憂外患躍起的大時代開始,幽默、辛辣的漫畫出現了。
到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時局圖》把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示鐘的作用。
再到五四運動時期,漫畫成為了空前活躍的一種藝術形式,成為了反帝反封建強有力的武器,緊密地配合了當時的革命運動,以漫畫傳單的形式宣傳抵制日貨,救國存亡。
到了紅軍時期,漫畫適應了斗爭形式發展的需要,漫畫創作都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火熱的戰斗生活以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軍民堅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歷盡艱難險阻建立卓著功績的光輝業績。“盧溝橋事變”解開了我國全面抗戰的序幕,一大批漫畫家走上了用漫畫的藝術形式宣傳抗戰思想的道路,這一時期的漫畫創作多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漫畫將日寇的丑惡嘴臉表現出來,體現了中國人民取得勝利的本質。
解放戰爭時期,華君武是這一時期突出的政治諷刺畫家,主要作品有《磨好刀再殺》《在反革命的后臺》等,這一時期的漫畫作為一種藝術武器,發揮出了強大的戰斗威力,緊密地配合了解放戰爭的進程。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新聞漫畫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沒有了思想上的束縛,漫畫的形式、題材逐漸豐富,在時事政治的結合下,漫畫逐漸走向生活化,進一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新聞漫畫近年在國內發展迅速。近年來,新聞漫畫的發展和傳播途徑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在傳播途徑方面,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傳播載體日漸豐富,除了報刊之外,新聞漫畫主要通過自媒體和官方媒體兩種途徑傳播。在傳播形式上,新聞漫畫還逐漸結合GIF、動漫等形式展現,給新聞漫畫增添了新的活力。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一系列的問題。
1.理論研究滯后,專業表現缺乏
當今各種媒體報刊、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中,大部分的作品,漫畫作者都不能用新聞的眼光去創作作品,導致作品給大眾呈現出來的元素單一。概念化的創作導致新聞漫畫失去了新聞的特質。張耀寧認為“新聞漫畫是新聞專題、訪談、攝影等新聞報道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非常強的新聞要素,新聞漫畫主要分成兩個部分,我個人認為,一個是用漫畫的形式報道新聞,再一個是用漫畫的形式評論新聞呢”所以說在新聞漫畫的創作研究中最主要的還是新聞,漫畫只是輔助新聞表達的一種形式。
2.從業人員多,風格形式多樣
從主體來講,漫畫的快速發展是一大批漫畫創作者的功勞,在漫畫長期的發展中,漫畫愛好者和漫畫創作從業人員逐漸增多,漫畫的風格形式和表達方法也各不相同,導致漫畫質量成為了新聞漫畫發展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3.題材選取單一,創作范圍小
從新聞漫畫發展至今,漫畫創作選取的題材都過于單一,職業新聞漫畫創作者主要從時事新聞,國內外熱點政治動態出發,創作題材選取都是較為偏向政治性的,而非職業的漫畫愛好者在創作漫畫選取題材的時候就更偏向于娛樂性熱點新聞。但是新聞的類型不僅僅于此,創作者往往只注意到生活中這兩大類的新聞事件,而忽視了對科教文衛、社會自然、經濟體育等方面的新聞事件的關注。
4.紙媒傳播減少,新媒體傳播平臺崛起
在數字化應運而生的當今,以中國新聞漫畫網為代表的一系列漫畫網站不斷出現。這樣一來紙質媒體中新聞漫畫的發展就不溫不火。反而新媒體形式新聞漫畫的傳播給新聞增添了不少活力,除了這些大型的漫畫網站,現在自媒體的發展也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新聞漫畫的影響力,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也給新聞漫畫營造了發展的場所。但是,在這樣的大勢發展的情況中,就會造成前面所說的新聞漫畫的形式多樣化的發展,這樣盲目的發展又會給新聞漫畫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5.藝術性缺乏,作品精品少
在科技發展帶動的情況下,傳統手繪在漫畫作品中的體現逐漸減少,而許多漫畫作品過度強調技術效果,過度從新聞表面去表達創作,而忽視了新聞真正的內涵,在技術發展的帶動下,漫畫作品在視覺上呈現出來的效果都大同小異,在傳統藝術創作上就缺乏新意,導致獨具一格的新聞漫畫精品越來越少。
以美國新聞漫畫發展為例。相比較于中國,美國新聞漫畫從發展開始就帶有更加濃郁的輿論引導性色彩,成為美國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力量,而受到新聞媒介、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美國的新聞漫畫逐漸走入了低潮。而在市場經濟下,由于媒體商業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言論自由度就越來越小。媒體公司大規模的發展,報紙的所有權趨于集中,媒體的生存靠的是廣告的發行量,在這種廣告杠桿的影響下,一旦有影響媒體生命線的新聞漫畫都會被砍掉。另一方面,新聞漫畫這種新聞媒介產品終歸還是為國家利益服務,受到政治權力的影響,抨擊諷刺意味強烈的新聞漫畫自然受到嚴格控制。對比攝影圖像來說,漫畫在表達抽象的內涵、深奧的哲理、人的心理活動時準確性還有待提高,而攝影圖片就更能準確真實地展現事件。加之現在國外移民數量的不斷增多,新聞漫畫就更不能暢所欲言。但是現在美國的漫畫也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美國漫畫表現的形式更為多樣化,雙格漫畫和多格漫畫在表達和創造上不僅能從單格上表達豐富的畫面,在組合之后更能呈現出全新的視覺之感,美國漫畫在視覺效果處理中更讓人體會出一種鏡頭感和立體感。
從新聞漫畫自身的發展來講,未來新聞漫畫肯定得在迎合市場需求上下更大的功夫,漫畫的創作需要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而表現形式上過于單一的漫畫語言將會被豐富多樣的漫畫語言所替代,漫畫新聞會更加富有創新色彩和感染力。基于當前漫畫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性來講,未來新聞漫畫的創作發表將會嚴格篩選剔除缺乏實際意義的新聞,避免新聞漫畫雷同。在提升質量的同時也將提升新聞漫畫的藝術價值。在和國外其他國家的新聞漫畫比較中發現,中國當前漫畫產業的發展遠遠不如其他漫畫產業極速發展的國家,我國未來新聞漫畫的發展應該依賴漫畫產業發展帶動,國家應積極開展漫畫產業的發展,積極培養高素質漫畫創作人才,學習借鑒國外優秀的漫畫產業發展模式,推進我國漫畫產業的深化改革,積極提升優秀漫畫家的創作熱情,增加更多的鼓勵發展政策。面對國外漫畫的沖擊和影響,國內新聞漫畫更應該跟緊步伐,提升國內新聞漫畫的影響力。在面對國外沖擊挑戰時,去除自身不好的發展現狀,學習別國優秀的發展模式和創作精神。
基于目前新聞漫畫發展載體的變化來講,新聞漫畫在傳播方式上已經進入了很大的改變時期,新聞漫畫除了在報紙報刊上傳播之外,已經進入了新媒體的傳播行列,不管是專業的新聞漫畫創作者還是業余的新聞漫畫愛好者,都積極通過像微博、微信等媒介傳播自己的作品,在電視媒體,廣告海報傳播中也經常見到新聞漫畫的身影,而這樣快速發展的傳播形式對于新聞漫畫自身來說可謂是極大地擴大了影響力和傳播范圍,隨著科技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聞漫畫未來的傳播形式也會隨著發展,但是在這樣大勢的發展情況下,各種載體在新聞漫畫傳播中所發揮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導致未來不同質量的新聞漫畫作品也會層出不窮,所以在媒體報道新聞漫畫作品的同時,對新聞漫畫的篩選過濾也是媒體自身面臨的一項極大的挑戰。
作為我國新聞傳播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新聞漫畫在時代的發展上經歷了較為漫長的發展過程,通過獨特的新聞價值和藝術傳播意義一步步走向成熟。新聞漫畫的重要作用不僅僅只體現在了紙質媒體領域,在電視、手機、互聯網鄰域也占領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新媒體環境的沖擊下,新聞漫畫的傳播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所以在新聞漫畫的發展研究方面,新聞發展相關部門還需要積極改善提升新聞漫畫的發展形式,為新聞漫畫提供優良的發展環境,新聞漫畫創作人員同時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新聞漫畫創作的高度,促進我國新聞漫畫發展邁向更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