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霞
(河北科技報社,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媒體報紙形式發展受到了威脅,報紙采編分開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革新報紙發展的重要方式。很多人認為在新媒體時代,應當將報紙、網絡和移動端媒體的后臺編輯工作進行整合,甚至隨著融合的深入,將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也進行深度融合。
在新、舊媒體融合之際,報紙比以往更加注重自己公信力的建立,相比新興媒體碎片化的報道,報紙更加趨向于對事件進行深度報道。在這樣的大背景,報紙采編流程中,究竟是使用編采合一還是采編分開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編采分離——編輯、記者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崗位分離,職責分離,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內在機制上確立了編輯的業務主導地位。編采合一是將采與編鎖定在一起,編輯記者捆在一起考核,形成聯動。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報紙的發展前景差,因此再去討論是選擇編采合一還是編采分離將毫無意義。如今一次采集、多次發布是我國大部分媒體的采編流程模式,這也體現了媒體融合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對新聞輿論工作越來越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將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推動傳統和新興媒體融合,必須要將社會效益放在新聞報道的首位,媒體在報道中要堅守社會責任。媒體的融合是為了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依靠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來深入挖掘新聞信息,實現各個媒體的一體化。謝國明認為“采編分開不僅涉及報紙內容的改進,也涉及編輯和記者工作觀念、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要用時代化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用改革的精神激勵自己,用創新的辦法完善自己。”例如我國人民日報在十六大后采用了采編分開,2003年創辦視點新聞版,進行采編分開的試點,交給總編室編輯,效果比較好。2004年在體育新聞版實行采編分開。采編分開就是人民日報在新形勢下的一種創新,報紙進行采編分開的必要性有以下幾點:
(1)在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逐步融合的形勢下,記者面對的各種媒體平臺,不僅包括傳統媒體還包括各種移動端類媒體。記者在報道新聞事件時,必須要得到不同媒體的配合,多種編輯平臺就會形成巨大的編輯部,在這種情況下采編分開就顯得特別必要。報紙編輯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對新聞稿件進行處理、發布。
(2)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記者在采編平臺上要處理來自網絡和移動媒體的海量的信息,報紙編輯在收到這些信息后,就需要從中摘取合適的消息進行深度分析策劃,這個時候編輯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報紙只有根據現實情況采用采編分開——編輯主導版面——以版面帶動記者的流程設計才能確保報紙新聞報道的深度。
(3)在新媒體時代,各種海量信息不斷對記者產生新的對信息沖擊,這時候就會出現大量虛假未受到核實的信息,出現有問題、不適合新聞編輯的新聞稿。很多媒體為了搶占信息發布的先機,這些稿件會在網絡、移動媒體出現。報紙要提高自身的社會公信力,就可以在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核實后,推翻這種信息、稿件。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采用采編分開制度,給予編輯充分的自主性。
所以,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時代,報紙采用采編分離是具有必要性也是更為合理的。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報紙流程采用采編分開具有編采合一無法比擬的積極性,例如采編分開可以讓編輯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發揮專業性,另外還能夠有效發揮編輯的主導作用,減少記者部門的制約,重塑報紙的公信力與權威性,最后采用編采分離還可以將采編與經營分開,有利于培養報業新人等。
編采本來就是兩個方面,就像是企業的采購部門和包裝部門二者是分開的,是各司其職的。只有讓各個部門發揮自身的專業性,才能更好地實現各職能。編采是職能清晰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工作是各自有所側重的。編輯部門職能是對海量的新聞信息進行選擇、分析和整合。記者的工作愿望是發布稿件,但是編輯的工作是根據自身對國家政策的把握、自身的采訪經驗、理論修養等,基于讀者的需求將記者提供原創稿件進行優化選擇,并且進行加工,從而使得稿件更加具有社會影響力和人文關懷。但是在編采合一的背景下,編輯部門往往失去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受到記者部門的制約,其把記者的稿件進行發布作為工作的第一任務,嚴重影響了編輯部門專業能力等發揮。通過采編分開,讓編輯站在讀者的角度上去選擇稿件,重塑紙質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通過采編分開后,編輯部門將不受記者部門的制約,其獨立性能夠得到保障,編輯在選擇稿件時主要是以公眾利益為第一選擇。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呈井噴狀態,一家媒體想要獲得獨家信息是非常困難的。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都面對著相同的信息和題材,在這種情況下,編輯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編輯必須要發揮其獨立主導作用,做到提前介入、參與策劃和干預報道,這也成為了報紙在各類媒體中脫穎而出的重要一環。編輯部門在采編分開后,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的意圖,擺脫采訪部門的制約,確保稿件的真實性,提高紙質媒體的權威性。
在以往采編合一的情況下,記者往往處于強勢的地位,記者提供什么稿件編輯部門就發布什么稿件。但是在實現采編分開后,編輯的作用得到強化,報紙新招的畢業生,可以直接先到編輯部實習。這樣,經過編輯崗位訓練過的新人再進入采訪部門成為一名記者后,明確報紙要區別于新媒體,必須要對事件進行深入、真實報道。
各個媒體要做到采編分開,必須要結合自身情況,本文主要以人民日報為例:
首先,人民日報作為我國主流的黨政媒體,其在新聞報道中必須全面保證一個導向,尤其是輿論導向,必須正確。在當前的形勢中,人民日報雖然已經逐漸地喪失影響力,但是卻不得不用盡全力,積極地融入全新的科學技術,把繼續成為輿論風向標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
其次,我國的報道應該實現與民眾的距離拉近,這樣才能保證,黨的心和人民的心是在一起的,做好政黨和人民溝通的橋梁,做好政治性和可讀性的結合。
再次,就是要和人民心連心,時刻的注意人民的生活,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不僅僅是要向人民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制度,還需要積極地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小事,合理地說出人們的訴求,從而保證人們生活的美滿和幸福。這才是人民日報當前時代中的新目標,也是人民日報發展的動力之一。
最后,一點就是,當前時代中人民日報需要做到多個方面的徹底結合,突出人民日報的多種融合功能,讓每一個部分,都能真正地為人民服務,才能更好地解決當前人民日報存在的問題。因此其在今后發展必須要更加關注公民的需求。另外還要做到提高稿件質量,提高引導水平,提高欄目效應,提高版面效果。
在媒體融合下,報紙究竟是采用編采合一還是采編分開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編采合一和采編分開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但是從現在發展的主流趨勢和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編采合一是屬于過去的,是適應計劃經濟體制的,采編分開更加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報紙行業必須要適應新形勢,采用采編分開,在實踐中做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因此,筆者就提出了上述的內容,希望我國的相關部門能夠謹慎地參考其中的內容,這樣才能確保新聞行業不會出現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