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金謁,嚴秀麗,艾力曼·吐爾遜,艾尼瓦爾·買買提,林 靜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村科技》編輯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
青年編輯的成長關乎期刊發展的未來,已得到了期刊界同仁的廣泛關注[1-2],科技期刊應加強青年編輯的培養,通過“人才強刊”[3],將人才作為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刊物質量和影響力,實現刊物的良性循環發展。筆者加入期刊社十年,從助理編輯成長為責任編輯,從一名“門外漢”成長為編輯部的業務骨干,期間經歷了多次新老人員交替及年輕編輯換崗、離職,深知編輯人員的不易與青年編輯成長中的困難,筆者將十年歷練加以總結,以期為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成長提供參考。
青年編輯必須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堅持期刊辦刊宗旨,把握好期刊發展方向。農業類科技期刊稿件編輯過程中涉及的政治問題較少,但并不等同于沒有政治問題。尤其是在當今數字化環境下,全球信息量呈現幾何級增長,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虛假信息滿天飛,比真實的消息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因此,信息的真實性亟待信息的編輯、傳播人員甄別。農業科技期刊涉及的政治問題不多,但是也會涉及,如作者在對某一病害發生區進行描述時,將中國和香港并列敘述,或者在對于某一物種分布范圍的敘述中,涉及某些主權糾紛,作為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能夠甄別問題所在。
編輯的職業特點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青年編輯在入職時就要有“甘當人梯”的心理準備[4]。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大多數來自高校農學、植保、林學、畜牧等專業,不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還需要不懈努力,如文字功底、社交能力、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等,這些都是合格編輯必備的職業素養。尤其是在當前數字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面對媒體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青年編輯更要發現自身不足,加速補齊短板,快速將自己打造成一名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目前不斷變革、不斷破舊立新的編輯職業。
科技期刊編輯應當掌握本學科的知識結構和基本內容,具備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在其學科領域有一定的專業水平,能夠篩選出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文章[5-6]。目前,很多擁有碩士、博士學歷的青年加入科技期刊行列,他們專業知識扎實,但是作為編輯,要求既“專”又“博”,對于只“專”而不太“博”的碩博士們,仍有很多待補充的知識、待提高的能力,而這些知識、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實踐,逐步積累。
青年編輯入職時間短、編輯專業知識欠缺、實踐經驗少、對稿件鑒別能力不足,工作中需強化其對編輯知識的學習和編輯技能的實踐。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首先要參加全國出版系列考試,以初步了解編輯業務;再次,通過“老帶青”“傳幫帶”等形式,讓青年編輯參與組審稿、稿件管理、加工和校對等一系列工作。通過“老帶青”“傳幫帶”,青年編輯既可以學習老編輯的經驗和“訣竅”,又可以學習他們優良的工作作風和不計得失、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通過老編輯言傳身教,使青年編輯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除了期刊社的培養之外,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邊干邊學,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還要經常閱讀如《編輯學報》《編輯之友》《中國科技期刊研究》《出版科學》《中國出版》等出版類權威刊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編輯應以專業的眼光看待發生改變的事物,并捕獲有價值的信息,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稿、約稿。就農業而言,目前,“智慧農業”是農業研究的一個新方向,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能力的智能管理技術,它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7]。農業類期刊青年編輯如果能抓住這一機會,深入了解、挖掘“智慧農業”,通過對這一領域的持續跟進、了解,經過幾年的積累,也必將能成就其個人發展。
編輯業務能力是大多數青年編輯的短板,期刊社應創造條件讓青年編輯多參加編輯業務培訓。通過參加編輯業務培訓,青年編輯能更深刻地體會編輯這個職業,了解出版行業發展情況,認識出版界專家及編輯前輩,學習、交流編校心得、辦刊經驗。數字化環境下,出版行業改革正在進行中,農業科技青年編輯要想跟上改革節奏,并快速成長、成才,多參加編輯業務培訓將是一個快捷通道。
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還要多參加農業類學術會議,學術會議匯集了領域內最新的學術觀點、最熱門的領域研究報告、最前沿的科研工作者[8]。
論文寫作是促進青年編輯提高學術鑒別力的有效途徑[9]。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在日常編校過程中,每天都在審閱農業類文章,青年編輯要多關注不同層次作者行文風格、寫作特點,發現文章中的特色與不足,經過積累,厚積薄發,將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文字,可以嘗試向《編輯學報》《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編輯之友》等業內核心期刊投稿。即便投稿被拒,這對青年編輯也是一個磨煉的過程,會更加激發青年編輯斗志,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青年編輯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完成碩士或博士專業的課程,即在讀碩士或博士[10]。目前,很多本科、碩士畢業生都加入了出版行業,雖然他們學歷很高,但是對于出版行業來說,都是初學者、入門者。科技期刊單位應該鼓勵這些青年編輯利用業余時間,攻讀出版專業在職或是脫產的碩博士學位,通過專業領域系統的學習,提升青年編輯的專業素養,使他們更好地服務于所就職的科技期刊。
青年編輯是關乎科技期刊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期刊社要關注青年編輯的成長,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鼓勵他們多參加專業培訓、學術會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鼓勵他們繼續深造,尤其是出版專業的深造,全方位提高農業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業務能力,提升其職業素養及個人素養,同時,青年編輯要學會自我培養。尤其是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當下,青年編輯的自我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青年編輯要利用好年輕這一資本,多學多干,多思多想,逐步構架起自己的出版知識金字塔體系,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編輯,把出版當作一份事業來經營,逐步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