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萍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短視頻熱潮中Vlog依托優質的內容、鮮明的個人標簽以及獨特的審美風格,從中脫穎而出并迅速發展起來,它符合現當代年輕人碎片化內容消費習慣,同時兼具新媒體傳播優勢以及傳統博客的個人化內容趨向,這種短視頻的流行使得個體的私人空間被無限放大,隱私被公共化、合理化。它被大多數人接受并應用的同時涉及隱私保護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明確媒介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凈化整個社會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
Vlog其實是video-blog縮寫,翻譯過來為“視頻日志”。具體來說就是一種以錄制視頻的方式傳播個人的生活日常,內容不限,主要記錄生活點滴,以個人為主要呈現單位,向外輸出個體的短視頻等。這種傳播方式簡單直接,個體特性鮮明,傳播者既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達自我某種思想,用相機記錄個體日常,亦可以透過鏡頭展現自我,完成一場平臺社交的方式。
早在國外Vlog就開始流行于“90后”一代,2012年興起于YouTube,Vlog具體內容可分為日常生活類、明星生活類、美食類、學習類以及其他。
一開始Vlog在國內發展進程稍稍緩慢,Vlog作為舶來品,海外的風靡鑄就了它有了在國內發展的契機。2018年百度指數顯示Vlog各項指數密集上升,各個網絡平臺加入Vlog形態吸引大量創作者和用戶。Vlog在國內逐漸掀起一股短視頻熱潮,這是各大資本市場“試水”Vlog以及受眾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
Vlog符合當下網民個性化、年輕化、時尚化的需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高情態的視覺畫面,最大限度引發用戶情感共鳴。具有多重話語模式的Vlog具有極強的代入感,大大激發出用戶進行交流互動的欲望。當下的新媒體環境短視頻文化出現推動Vlog在國內流行和發展,新的形態與內容生產相結合,與傳統的博客相比,潮流文化社區是Vlog新的代名詞。
1.碎片化敘事與直觀視覺相結合。在每個vlogger創作內容的同時,主要采用在有限的時間里以碎片化的表現形態,借助直觀的視頻傳輸的方式呈現。這里面的“碎片化敘事”主要指的是創作者將所設計好的故事分割成許多小片段的形式,展現或隱藏在作品的各個部分當中有一個連續性的展現過程。他們將想要表達的內容投放在視頻作品中,透過作品內容來傳達自己的想法、態度或價值觀等。
2.多重話語構建內容聚集地。采用多重話語來完整呈現一個作品是Vlog的特點之一,需要創作者綜合考量整個作品的時長、配樂、文字、視頻以及節奏等,強調真實完整地展現創作者的觀點和想法,而非追求及時滿足和捕捉瞬間,給予創作者巨大的自由空間。年輕人喜好多元并具有較強的分享欲和表現欲,在Vlog中他們可以根據自我特性適度“包裝”自我,展現個性。
3.去表演化,迎合受眾審美需求。Vlog就其內容以及形式上來說并沒有過于花哨清奇的視頻畫面或是千奇百怪的輿論噱頭等,更多的是單刀直入平鋪直敘,節奏緩和直白,碎片化敘事簡單直接,有一種原生態的剪輯手法真實再現,強調畫面的協調性以及鏡頭語言的連貫性,生活化內容居多,這符合“90后”乃至“00后”受眾審美需求。
1.新興的短視頻形式,擁有專業化平臺和較高的用戶黏性。作為新興的一種短視頻形式,Vlog更加注重內容本身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要求真實和協調。另外,眾多優質平臺的搭建以及對Vlog的政策扶持都更好地推動了Vlog的傳播和優質內容的產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支撐和豐富的創作形式等,增強了Vlog的用戶黏性,迎合青年亞文化的需求。
2.視覺化效果增強互動性和代入感,具有較大的創作空間。Vlog具有即視感,它的視頻內容大都原創可觀,沒有快手及抖音追求瞬間的刺激,但更真實走心。每一位vlogger與粉絲之間具有更強的親密性和黏性,在瑣碎日常的記錄中表達每一位vlogger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激發用戶與創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
3.內容垂直化,具有鮮明的個人IP易表達。年輕一代追求的更多的是獨特的個人表達,在Vlog中創作者擁有鮮明的個人名片和充分的創作自由,這也是Vlog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原因之一。受眾差異化的需求之下,Vlog產出的內容能夠得到用戶的青睞實際就已經證明了,個人的獨特IP表達在迎合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并不是矛盾的,它反而更有益于個人在vlog上的情感表達。
個人隱私的保護離不開法律和社會公約的保障。新時代媒介的更新換代必然在個人隱私的具體保護實施細則上有所調整。大眾媒介傳播信息時必須將個人隱私納入考慮的范圍內。媒體在傳播信息時需要適當地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如Vlog在發布內容時至少要尊重創作者意愿,權衡好個人隱私與平臺之間的關系。
Vlog作為一種媒介,在權衡好政府、市場、自身以及受眾等各自利弊關系同時相應地還要承擔社會責任,為整個網絡空間營造一個良好干凈的傳播氛圍。杜絕惡性信息的傳播,平臺自身要保持基本的媒介素養,搭建網絡交流平臺要考慮全面,不以犧牲個人隱私為代價。新時代媒介的社會責任是要做一個正確的引導者,引導社會潮流肩負社會使命感,保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
當前國內Vlog正處于起步階段,行業水準參差不齊,編排創意和制作技巧受限,流水賬類型的日常記錄堆砌致使內容生產出現同質化,相同或相似內容的呈現會讓用戶產生抵觸和厭煩心理。而為了迎合用戶多樣化的需求,Vlog內容走向也有庸俗化的趨勢。碎片化敘事的片段里,偶爾會摻雜一些新奇、暴力或者色情等“擦邊球”的內容,創作者遇到創作瓶頸時就會劍走偏鋒,制作Vlog時就存在為了吸引眼球出現的獵奇、刺激的內容,從開始的純粹逐漸走向庸俗化是市場化的一種表現。
當進入全民Vlog時代,Vlog作為一種媒介它已經不再止步于生活的記錄,而是在定義、塑造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用戶在觀望別人的生活記錄時遺忘了現實和鏡像中的真實性,隱藏在視頻背后的是不為人知的編輯和選擇。由于Vlog的內容主要圍繞的是每一位vlogger的生活,因此也存在vlogger的個人隱私被泄露的風險。
通過各種有效渠道做到全面監管,將責任制明確到每一個內容生產的環節當中,細化規則制定以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媒介倫理制度,把握好尺度問題,獎罰分明保護好每一位公民的隱私權。另外,政府部門還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督舉報機制,聯合各平臺相互監督,鼓勵個人對違法違規行為或內容進行舉報。
找準定位端正姿態,明確自身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在創新的同時要保證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確定好風格和屬性,避免在各種利益驅使下庸俗化和同質化,打破原有的范式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鼓勵更多的vlogger突破固有的標簽嘗試新鮮的領域。
優質內容的產生來源于每一位vlogger真聽真想真感受,具備了較高的媒介素養和較強的互聯網意識,把握住社會主流價值觀,不論是用戶還是傳播者,在傳播的過程中要發揮自身的作用,面對不合法的內容等應積極舉報,使用公民的基本權利維護自身及他人的利益,促進平臺健康發展,構建一個和諧穩定、安全良好的網絡環境。
Vlog在國內的發展以及逐漸走紅的過程中必須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問題,有擔當和責任感,聯合政府、媒介以及個人的力量,找準定位把握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樹立正確的媒介倫理觀,為樹立一個良好的網絡風向而努力,這是新媒體時代構建和諧穩定的網絡環境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