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階段的教學除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并且,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們法制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當前的重任務。每一所初中學校都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努力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很多初中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對多所初中學校的調查與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德育教學水平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07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64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在肯定中學生積極、健康的一面的同時,不得不承認當前部分未成年人的道德現狀不容樂觀,呈現出令人擔憂的局面。筆者為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經過對多所學校的調查與研究,總結反思了目前在初中教學階段中德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現從德育教育偏低的原因和對策兩方面闡述對德育教育的認識。
一、中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形成原因
(一)家庭因素
1.認識偏差。道德教育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道德”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但是在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教育理念中,學習才是第一位的。他們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的可有可無,在日常生活中只抓學習不管孩子的其他方面。例如,只要孩子能考高分什么要求都可以滿足的任性家長,又如,只抓知識教學不抓德育教育的教師等。這種教育認識的偏差導致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養成的偏差,但是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的落后,使得學生形成很多不良的個性和生活習慣。
2.環境不良。家庭環境的好與壞對孩子道德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常年的教學經驗表明對于一些不幸的家庭、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而造成的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給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是不健全的。這種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中往往也是問題學生。另外家長自身的品行修養也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的作用。
(二)學校因素
1.德智失衡。學校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書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部分學校在教育工作中仍是以智育為主,缺乏法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中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心理健康教育缺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過于強調考試成績與升學,致使家庭、學校片面地注重學生智力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德育教育的開展和落實。
(三)社會因素
不良社會風氣和現象的影響。如“個人主義”“金錢至上”“不勞而獲”“貪圖享樂”思想的影響,貪污腐化、索賄受賄等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等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和社會現象,給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的未成年人產生著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二、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家庭方面
1.轉變觀念。作為家長應該改變只重視智力投資,而忽視孩子的道德和人格培養,從孩子實際出發,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過分溺愛,而是循序漸進的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有分寸的關心、愛護孩子,改變只有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的觀念
2.和諧相處營造氣氛。作為父母要有平等意識,學會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樂觀、開朗、不斷進取的精神狀態,家庭成員要和睦相處,與孩子交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營造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以便給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二)學校方面
1.轉變觀念。學校是開展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陣地。“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這是大多數學校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切實落實素質教育,引導中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除了國家和政府部門要加大教育體制改革的力度,各級學校也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到開展德育工作對培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據了解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目前正落實到有關教育機構的教學設置中。在我省配備有專職心理輔導老師的學校日益增加。但是必須正視到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匱乏甚至是處于空白狀態。作為教育部門本身應努力改變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滯后的現狀,充分利用自己現有的教育資源,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方式,有針對性地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老師應具備心理健康知識及時幫助有問題的學生及時排解心理障礙,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解除不健康心理對其學習、生活的影響。
(三)社會方面
1.加強宣傳和引導,要充分利用大眾媒體和各級、各類未成年人活動陣地的作用,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倡導科學文化規律,使未成年人明辨是非、美丑、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2.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對歌舞廳、游戲廳、錄像廳應加大治理力度,堅決取締各類非法社會文化場所,傳播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
3.加強和完善社會法制建設,加強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通過法律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逐步形成適應現代化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識和觀念。
參考文獻:
[1]李健.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的四個維度[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1).
[2]倪邦文.論我國學校德育課程體系的科學構建[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8(6).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劉永成(1968.1— ),男,漢族,甘肅通渭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初中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