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當前我國鄉村教師結構失衡、專業地位、社會地位不高、訓參與度不高的專業發展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結合“國培計劃”的實施的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鄉村教師 專業發展
一、引言
目前在我國,330萬個鄉村教師承擔著5200多萬鄉村中小學的教育任務,他們默默無聞卻任重而道遠。而鄉村教師,并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是泛指在鄉鎮以下中小學工作的教師群體。鄉村教師普遍工作在偏遠的學校和教學點,教師隊伍極不穩定,很多大學畢業生不愿意到邊遠的鄉村任教,有的一開始去了,往往受不了那里的清苦,走馬燈似的換教師。近年來,我國對鄉村教師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肯定了我國廣大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工資福利待遇也相對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鄉村教師隊伍不夠穩定、鄉村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夠等。
二、我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狀況
筆者從2015年開始每年參與本校承辦的廣西中小學“國培、區培計劃”,參訓的老師多為鄉村教師,在培訓過程中發現,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鄉村教師結構失衡。首先表現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從筆者承辦的“國培計劃”培訓班的調查情況看,參訓的鄉村教師男女比例平均在10%左右,這一現象其實在城市中小學也比較普遍,但是在鄉村學校尤其嚴重。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一個影響是中小學生性格可能偏向女性化,學習起來也更加膽小;另一影響是女教師多,尤其是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之后,女教師懷孕、休產假的也多,導致了學校師資缺乏,有些課程無法按時進行。其次,鄉村教師數量上也失衡。由于鄉村小學的待遇低、條件差、發展空間也小,很多師范畢業生不愿意去鄉村小學,每年還有一定的鄉村小學教師因為各種原因而流失,導致了鄉村小學教師嚴重缺乏。因此鄉村教師很多都“身兼數職”,同時教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等課,還可能兼任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等職務。在參與“國培計劃”的教師中,有些無法如期去參加培訓,有的就是因為自己承擔的課程太多,而參加培訓之后沒有任何老師可以頂崗,必須停課參加培訓。教師數量不足,不僅給教師本身帶來了教學上的巨大壓力,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也阻礙了教師的自我提升和專業發展。
(二)鄉村教師專業地位、社會地位不高。盡管中國一貫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但在鄉村地區,由于學生家長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很多家長不配合教師工作,或者一味護著自己的孩子,或者認為自己把孩子交給學校,一切責任都是教師的,家長自己就什么都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也是一味地責怪老師。另外,鄉村學校還有許多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鄉村教師成了幾頭受氣的“受氣包”,專業地位、社會地位難以保證。
(三)鄉村教師培訓參與度不高。首先,鄉村教師參加培訓的意識不強,鄉村小學領導和相關教育部門教育理念薄弱。他們短視地看到當前的困難,對上級分配的培訓任務是能推則推,在筆者聯系教育廳發來的參加“國培計劃”的學員的時候,經常碰到鄉村教師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諉的:有的說身體原因,生病、懷孕,或者家人生病需要照料;有的說學校指派去參加扶貧或者義教均衡的工作,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老師雖然接受了培訓任務,也會不時請假,培訓一般是一到兩周的時間,如果請幾天假,培訓效果也大打折扣了,培訓流于形式化。其次,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針對性不強。不少鄉村教師參加過此類培訓,培訓的對象是鄉村教師,但是培訓組織管理者和授課專家、觀摩名校都是來自城市,培訓內容和方式都沒有太強的針對性。
三、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建議
要發展鄉村基礎教育,必須把鄉村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放在重要地位。筆者結合當前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和“國培計劃”的實施,提出以下幾點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
(一)保障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上。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從全局性、宏觀地制定相關的保障制度。首先,要完善鄉村教師配置制度。由于鄉村學校條件差,待遇低,大學畢業生不愿意到鄉村學校,導致鄉村學校教師配置不足,一個老師身兼數職,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其次,要完善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制度。鄉村學校目前存在硬件設施較差、教師待遇不高等問題,這是振興鄉村教育、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短板。全國各省早就有提出落實和完善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但大部分鄉村地區遠遠沒有做到,因此,切實從工資待遇制度上保障鄉村教師的基本權益,才能有更多的教師長期地、穩定地、長效地投身我國的鄉村基礎教育。
(二)提高鄉村教師專業地位和社會地位。 2011年開始的大型公益活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以農村中小學教師為特定對象,通過尋找、發掘、宣傳有代表性的、高素質的鄉村教師,展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表現感人的鄉村教師生活,展示基層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倡導更多的優秀教師扎根農村,做農村教育的生力軍,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貢獻力量。這樣的活動能極好的宣傳鄉村教師的奉獻精神,加強社會對鄉村教師專業的認同,引起全社會對鄉村教師的關注和尊重,提高鄉村教師的專業地位和社會地位。
(三)提高鄉村教師參與培訓的吸引力。首先,培訓機構在制定培訓內容的時候,應從鄉村學校的實際出發,包括教學條件、師資情況、學生情況、教材情況,全面把握參訓教師的需求,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用富有吸引力的課程內容和形式多樣的培訓模式把參訓教師吸引到培訓中來,讓參訓教師真正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 陳環.中西部地區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0)
[2] 范玥,王柏慧.“國培計劃”下的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2016(19)
[3] 宋晶,李楠.基于“國培計劃”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7)
[4] 吳亮奎.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矛盾、特質及其社會支持體系構建[J].教育發展研究,2015(24)
[5] 張玲.民族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調研---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J].中國民族教育,2016(11)
[6] 張婷婷,王海燕.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有效途徑[J].集美大學學報,2016(5)
作者簡介:陳環(1971--),女,漢族,廣西平樂人,本科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基于“國培計劃”的廣西鄉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調查及對策研究“桂教科學”(2017B135);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法研究基地專項課題:廣西鄉村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2015JD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