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月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引導者,但光靠一人是行不通的,必須在自我角色轉變的前提下,借助崗位、評價等努力去引導學生自主管理,逐漸由他律轉向自律。
關鍵詞:自我管理 轉換角色 健全崗位 完善評價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宰,管理著班級的一切。這種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淡化了學生對班集體責任感和義務感,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與素質教育指導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良好班風的形成者,是班級制度的執行者。真正的教育是啟發學生自我教育,即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等。
那么,如何喚醒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呢?結合教學經歷,我粗淺地談談自己的拙見。
1.班主任要有轉換角色的意識。
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管理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人包辦一切,
結果往往兩眼從早忙到晚,嘴巴從早說到晚。現在的班主任工作是藝術與科學的有效融合,是教育機智與教育原理的有效結合。創新的班主任把工作的重心前移到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心理、愛好等特點,采取行之有效地教學策略。
2.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
班級管理應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著力培養學生自主教育的意識
和能力。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只有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才能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這樣,才能實現班級管理從他律走向自律。
①健全崗位建設。班干部既是班級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在人格上與普通學生卻是平等的。班干部在開展工作時不能像班主任那樣用自己的威信來影響學生,也不能居高臨下地指揮,而應該在工作中采取恰當的方法。班干部不恰當的工作方法往往是造成班干部與同學產生對立情緒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班干部應多采用與同學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在工作中教會班干部一些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使班干部能勝任自己的工作。當班干部在工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才能獲得積極向上的動力,有了動力班干部這個火車頭才能有效地高速運轉。
②“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是班級實施自我管理的有效保障。我們五(11)班是由46人組成的大家庭。開學初,我利用班會課舉行了一次“崗位設立”活動,最終,我們設立了班長1名、課代表6名、室內外勞動委2名、門長2名、組長若干名。但,有的同學發現電燈無人管理,就設立“照明管理員”;有的同學發現伙伴總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就設立了“互動小天使”;有的同學發現班級好人好事無人統計,就設立了“小小記錄員”……同學們的興致高漲,根據班級需要、孩子成長的需要,46個崗位應運而生。設立崗位后,我又開了一次“崗位競爭”演講,內容包括幾下方面:我想應聘哪個崗位?我有哪些優勢?能為班級做什么?
③評選崗位小明星。為了保持同學們工作的熱情,每周五我會采用民主評價機制評選每周崗位小明星。首先,讓大家自主評價,然后讓其余同學評價他工作中的優缺點,最后民族推選出每周崗位小明星。每位同學都活躍在自己的崗位上,樹立自信,享受成功,獲得成長。學生們通過崗位評價這一平臺,分享彼此成功的秘訣,交流管理中的困惑等,進一步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無形中推動了班集體建設。
3.健全評價體系,力求公平、公正。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為了給學生自由發展的平臺,為了客觀公正地評價并尋找可靠信息,全班實行組際之間互相評比,每周評選“紀律組” “文明組”“愛心組” “智慧組”等,以此喚醒他們的爭優意識,培養他們的凝聚力。另外,我把班級管理的權利下放到班委干部,他們全權為班級負責。全班實行民主監督管理,班委和班級成員之間互相牽制,促使班干部為班級樹立榜樣,更好的為班級服務,又不斷地端正學生行為,讓其自覺遵守班級班規。而班主任隨時指導、參與、了解、總結。
班長為執行該制度直接負責人,主持每日晨會。班長主持大局,然后按程序:從班長到各科代表、到各科委員、到各組長,各自將記錄的信息及時反饋給每一位學生,并對表現突出的同學再次加分獎賞。每天如此,一周下來,各組長將每位同學的總分匯總到一張總的統計表上。
班主任難,做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更難。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小世界,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世界。雖說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建設者、引導者,但光靠一人是行不通的,加之孩子與成人在性格、愛好等方面本身就有一隱形的鴻溝。所以,優秀的班集體不能光靠班主任威信管理學生,還要依靠一種良好的班風沐浴學生成長。所以,只有健全班級制度,讓自主管理在班內有條不紊地持續發展下去,方能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