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菁
摘 要:音樂教育成為現(xiàn)階段高中擴展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首先介紹了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意義,然后從互動觀念、學生興趣、學生需求和互動活動四個方面提出高中音樂課堂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的具體方案,進而完善現(xiàn)有的音樂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 師生互動教學 學生需求
前 言
高中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相關科目教學體系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提高。近年來,高中音樂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僵化、學習氛圍過于嚴肅、實踐教學單一等問題。基于此,高中音樂教學與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相結合的研究值得重視。
一、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對高中音樂課堂的意義
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指教學雙方通過交流探索,創(chuàng)建師生的交流平臺,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音樂中具有很多優(yōu)勢。第一,師生互動教學能夠活躍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互動教學采用的教學方式包括互動游戲、師生交流、實踐活動等。相比傳統(tǒng)音樂教學,師生互動教學滿足高中學生的活潑性和好奇心,更容易創(chuàng)造積極學習的課堂氛圍。第二,師生互動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應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的安排引導學生在進行自主化學習,將充分展現(xiàn)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能動作用。第三,師生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間的溝通,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1]。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教學增加了師生間的溝通機會,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二、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具體方案
(一)建立師生互動理念
為了保證師生互動教學的有效執(zhí)行和落實,教師和學生需要同時建立互動理念,堅持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為教師進行互動教學提供理念支持。一方面,音樂課堂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實現(xiàn)平等溝通的教學,教師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依照學生的知識儲備安排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點選擇互動形式,通過學生的反饋和學習效果評價音樂教學質量。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討論不斷的完善教學計劃。另一方面,師生互動教學要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通過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在活動進行中,學生遇到自身處理不了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從旁指導;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從活動內容引入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以民族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民族歌曲”為主題的討論活動,有學生提出藏族歌曲有《神奇的九寨》和《青藏高原》,有學生認為《月下情歌》是回族歌曲,教師指出《月下情歌》是白族歌曲,然后讓學生繼續(xù)討論回族歌曲有哪些。
(二)激發(fā)學生互動參與興趣
利用師生互動教學完成音樂教學,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應該加強學生對互動教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對互動教學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第一,將互動教學內容設置與實際生活、時代特點相聯(lián)系。高中音樂教學會涉及到民族樂、西方樂、中國古典樂和爵士樂等多種類型音樂,除現(xiàn)代曲種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機會較少,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不理想,很難參與互動討論中。為了提高學生互動活動的參與度,教師應該將主題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在《民族樂器》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民族樂器圖片,然后安排學生討論“民族樂器和西方樂器的異同”,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通過觀察圖片進行討論,基礎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分析兩者曲調和發(fā)音方式的不同。第二,教師要學會采用游戲活動、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等不同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將課堂趣味化,實現(xiàn)高中音樂將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
(三)了解學生需求
教師應該不斷的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確保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加強師生交流力度,進而促進師生互動教學與高中音樂教學的良好融合[2]。一方面,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音樂水平、學習能力和擅長的樂器等課程相關能力,通過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安排課堂互動活動內容和難度,避免學生難以完成師生互動內容的情況,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音樂水平。同時,班級內學生的音樂水平有一定的層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安排音樂的小組合作學習,將優(yōu)秀、中等和薄弱的學生平均劃分,保證小組的平均音樂水平相同,便于互動教學安排。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點和音樂教學需求等,根據這些情況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受到重視,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度。例如,有學生的音樂基礎比較薄弱,但是對音樂的學習十分重視和熱愛,教師應該逐漸的提高學生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四)開展師生互動活動
開展師生互動活動是在音樂會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該教學模式的關鍵步驟,是師生互動該教學模式的核心部分。首先,教師應該保證師生間的互動空間和時間。課堂師生間的討論和交流時間需要超過20分鐘,由學生間的討論轉移到師生的交流,通過教師的指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其次,互動內容的選擇具有開放性,保證學生進行多元化、發(fā)散性思考,從多角度看待音樂知識,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師生互動教學中,利用視頻、音樂和圖片渲染音樂教學氛圍,將學生快速融入互動教學中。例如,在講解《保衛(wèi)黃河》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音頻自我學習,然后組織學生輪流演唱,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結 論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提高高中音樂教學質量。從文中可以看出,教師需要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需求豐富現(xiàn)有的教學形式,將互動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融入現(xiàn)代科技,最終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由此,高中音樂教學模式仍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黃智浪.試論高中音樂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216-217.
[2] 段欣欣.高中音樂課堂中音樂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