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摘要】目的 經實驗探究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有效護理及健康指導方法。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當中選出100例參與到本次實驗研究中來,按隨機排列表法分組后,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另外觀察組予以家庭式護理干預及健康指導,對其護理效果情況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高達90.0%,與對照組的74.0%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肺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及健康指導方式,對促進其良好康復有著積極影響。
【關鍵詞】老年;肺心病;護理;健康指導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2
由于肺心病病程長、反復發作且遷延難愈,呈進行性加重,會直接危害到中老年人健康,因此,做好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有效的護理與健康指導,對于減輕其疾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100例參與到本次實驗研究中來,按隨機排列表法分組后,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31例,女19例,年齡61~80歲,平均70.2±6.3歲,病程9~19年,平均13.6±1.2年。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30例,女20例,年齡61~84歲,平均71.5±6.4歲,病程10~20年,平均14.1±1.3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性不鮮明,可進行針對性臨床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另外予以家庭式護理及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2.1 心理護理
當老年患者患病后,其認知功能由于是不斷下降的,隨之心情也會日益消沉和抑郁。針對于此,護理人員應著重對患者表現出的負面情緒進行觀察和掌握,通過加強心理輔導,盡量滿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并叮囑患者家屬應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使之拋卻負面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
1.2.2 生活護理
保證患者居住房間光線的柔和、舒適,確保其活動區域范圍內地面的安全性,避免老年患者跌倒。注意天氣的變化情況,適當添加或減少衣物,以免誘發呼吸道感染。注意對其做好日常口腔護理工作,早、晚叮囑患者刷牙;對其皮膚加以護理,經常幫助患者洗澡、更衣、剪指甲,避免發生細菌感染。注意對患者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像是運動、園藝等等,以此來做到對患者情操的陶冶,保證其生理、心理健康。
1.2.3 飲食指導
注意為患者準備合理搭配的營養餐,并保證餐食的可消化性,多進食富含維生素、蛋白及熱量的食物,多進食蔬菜。對每日攝鹽量加以限制,切忌進食油膩、辛辣、刺激且易產生氣體的食物。
1.2.4 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叮囑切忌隨意的增、減藥量,更不能隨意停止用藥。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及時針對不良反應做出相應治療。
1.2.5 肺功能鍛煉指導
指導患者將兩手放在腹部、胸前,雙唇緊閉,通過鼻部深呼吸,手適當的按壓自己腹部、保持緩慢的呼吸,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肌收縮。每天練習5次。
1.3 護理效果判定[1]
①顯效:患者心功能不全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為Ⅱ及或Ⅰ級以上;②有效:患者心功能不全癥狀有所減輕,心功能改善為Ⅰ級;③無效:患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分級并未發生變化甚至趨于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高達90.0%,與對照組的74.0%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3 討 論
肺心病是中老年群體中多發的一種疾病,且致死率較高。患者一旦確診,應予以早期、積極的控制治療[1]。隨著臨床護理學科的快速發展,護理也已經成為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種輔助手段。本文采用的家庭式護理及健康指導方法,旨在通過給患者營造家庭式的溫暖環境、親人般的關懷,使患者得到良好康復[2]。研究結果表明,經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有效率高達90.0%,與對照組的74.0%對比,差異顯著。可見,對老年肺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及健康指導方式,對促進其良好康復有著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陳 茹,趙林林,呂凌楠,等.老年肺心病患者護理中的中醫情志護理效果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
[2] 黃 榮.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護理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