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明
摘 要:隨著經濟一體化形勢的推進,各國之間的合作互動和經濟往來越發頻繁。本文闡述了FDI項目的概念及中國對俄直接投資的可行性,通過歷史回顧、現狀評價以及未來展望幾個方面著重探討了中對俄FDI項目的經濟效率評價,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性的參考意見,使兩國之間建立良好的經濟交流關系。
關鍵詞:中俄 直接對外投資 區域合作 經濟效率評價
引 言
現階段,經濟貿易往來已經成為了中俄兩國交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之間也達成了共識,簽署了滿足時代發展的投資協議,主要目的是促進兩國的經濟發展和友好合作,而中對俄FDI項目也呈現出了全新的發展姿態,在新時期獲得了創新性轉變,有效帶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一、FDI項目概述
FDI項目即是跨國直接投資,通過注入物質資金和生產要素來獲取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對俄FDI項目即是中國作為投資方提供生產資本供給俄國產業運營,從中獲取相應報酬,這種長期而有效的合作關系能實現兩國共贏,生成最大化利益。從資本流動方向的角度來講可分為流入和流出兩種,流入使外國對我國的投資,流出是我國對外國的投資;從投資狀態來講分為現期值和累計值兩種,前者為單位時間,后者為一段時間;從形態上來講,涵蓋了流入量、流出量、內存量和外存量四種方式。
二、中國對俄FDI項目的可行性
中國對俄FDI項目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宏觀環境。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政策,既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所以對俄直接投資能充分開發國際市場,擴展資本流動空間,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經濟的創新性發展。從俄羅斯的角度講,自2015以后經濟開始下滑,但2017年又大幅回暖,其主要原因在于外貿交流,2018年間進出口總額明顯提升,而FDI項目在其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對俄直接投資滿足了宏觀環境的發展要求[1]。
另一方面,微觀環境。我國在高端技術行業里略占下風,但低端技術行業優勢明顯,國際競爭實力很強,所以過多的外資投入會導致行業生產過剩,此時只有對外投資或出口才能拉動經濟良好運行,當出口量過大,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市場占有率時,對外投資則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俄羅斯自金融危機以來生產資金難以供給生產需求,融資困難,所以獲取國際融資是符合國情的有效方法,中俄之間的經濟互補勢必會產生推動性作用,實現共贏。
三、中國對俄FDI項目的經濟效率評價
(一)歷史回顧
我國自1992年就開始了對俄的FDI項目,合資企業數量持續上升,8年間就增長了2000余家俄國中資企業和900余家合資企業。截止到2004年,經備案的企業項目已經高達575個,我國對俄的總投資金額已達約6.83億美金,約占俄羅斯總FDI數額的百分之0.8,約占我國對外FDI數額的百分之5,投資凈額超過六千萬美元,而此階段俄羅斯穩居中國對外FDI項目排名中的第十九位。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對俄FDI項目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產業結構單一。投資的產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如微電子、電器組裝、通信技術等,資源互補趨勢不夠明顯,還有少部分產業涉及到加工類,如服裝和木材加工等。其次,投資區域集中。新西伯利亞和遠東是當時我國投資的主要地區,據統計2003年我國在遠東投資額高達1300多萬美金,其他地區相對較少。最后,投資實力不強。此階段我國在俄投資的項目以中小企業居多,規模較小,俄國內部市場競爭力較弱,尤其對于能源開發方面的投資寥寥無幾。
(二)現狀評價
2012年,中俄兩國就投資合作現狀簽訂了相關協議,推動了兩國的經濟交流。以后的6年間,我國開始重視對高科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能源行業的投資,直至2017年,我國對俄投資量已位居榜首,成為了俄國的主要投資方之一。據統計,項目數量已經達到了76個,投資額約22.2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七十左右。尤其我國“一帶一路”政策帶動了中對俄能源投資項目的發展,實現了能源互補和經濟互通。以天然氣管道項目為例,2012年收益率在百分之12.8左右,2018年收益率約為百分之10.9。我國政府也做出了宏觀調控,為確保投資效率,提升市場競爭實力,相關法律政策也在不斷完善,為俄國企業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優質投資服務,通過保險和擔保等渠道防止經濟風險承擔的集中化。
(三)未來展望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對外投資也將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行業種類上將降低對采礦產業的投資,主要原因在于國內需求量降低,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而對俄投資也將逐漸轉變為促進制造產業進步。由于中俄兩國占據地理優勢,中對俄FDI項目的良性發展是新時期的必然趨勢,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應加強溝通交流,使投資項目成為兩國共同的經濟增長點[2]。而現階段存在發展機遇的項目主要有:旅游產業、高需求消費品產業、建筑材料產業、高端醫療設備產業、新能源業、現代服務業等,中對俄投資覆蓋率將逐步提升,風險抵御能力也將不斷增強,未來的前景一片光明。俄羅斯房地產市場中,中國一直保持積極投資的態度,據統計我國在沿線國家眾多國家都加大了地產行業投資力度,而俄羅斯排名較為靠前,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俄國房地產投資中,我國仍處于活躍狀態。
結 論
總而言之,我國應在新時期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優化對俄FDI項目,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加強宏觀調控,推動企業的開放性發展。但是,在對外直接投資時應規避風險,在政策的引導下制定符合時代背景的國際經濟對策,增強中俄友好關系,有效推動兩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健安. 中國對俄直接投資對中俄雙邊商品貿易結構的影響[D].遼寧大學,2016.
[2] Kurnikova Anastasia(娜斯佳). 中國對俄FDI項目的經濟效率評價[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