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四川發展紀委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點,以“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紀律作風整頓為抓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持之以恒構筑作風建設新常態,推動公司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作風建設 國有企業 常態
糾正“四風”不止步,作風建設在路上。近年來,四川發展紀委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點,以“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紀律作風整頓為抓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持之以恒構筑作風建設新常態,推動公司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厚植廉潔文化土壤,營造忠誠干凈擔當氛圍
(一)以責促行,立責于心
堅持以上率下、以責促行并貫穿始終,出臺《關于落實黨風廉潔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黨風廉潔建設責任制考核實施辦法》,狠抓責任分解、責任督查和責任追究,形成“黨委主責、書記首責、紀委專責、黨委成員和部門分工負責”的責任鏈,構建“全員參與、全程控制、全面管理”體系,創新個性化定制的“一企一書”責任書模式,確保責任制的精準推進和有效落地;完善績效考核方案,建立全員考核和單位考核權重掛勾的廉潔系數考核方式,用“廉潔系數”方式覆蓋全體職工,營造忠誠干凈擔當氛圍。
(二)以文化人,廉潔潤心
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新理論及時融進廉潔“大課堂”,組織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等反腐熱劇,進一步筑牢不忘初心的“心魂”。著力打造“清風堂”微信公眾號品牌,聚焦主題、加強策劃、注重互動,采取詩歌、散文、書法、朗誦、攝影、音樂、漫畫、微視頻等形式,先后推出學習十九大、整頓進行時、廉潔課堂、紀檢考場、青年論壇等18個原創欄目,原創率達100%,確保了主題不偏不空、形式不枯不燥,關注量已逾1300人,成為了紀檢干部黨性洗禮、精神補鈣、能力充電的主陣地。
(三)以案為鏡,警鐘常鳴
以公司內違紀案例為鏡,開展“守紀律、講規矩”教育活動,集體照鏡子、思癥結、查漏洞、嚴規矩,強化紀律規矩的剛性約束;以省內典型違法案例為鑒,組織學習《懺悔實錄》,以學促思、以思促踐,強化紀檢干部的“三線”意識;以監獄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為鐘,將黨風廉潔建設工作會作為每年開年的“第一會”,敲響“廉潔鐘”,強化對紀律規矩的敬畏,加強黨性修養,堅定政治信仰。
二、開展紀律作風整頓,著力優化良好發展環境
(一)緊扣“三大重點”,從嚴抓督查
始終堅持“治未病”思維,強化源頭預防,狠抓督促檢查。出臺《開展“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紀律作風整頓工作實施方案》,圍繞創業精神“退化”、工作作風“老化”、行為方式“固化”等三大重點,梳理公司存在的執行力不強、工作不實、政令不暢、精神不振、紀律不嚴、正氣不足、從業不廉等問題,抓住“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不松手,開展不定期、高密度的暗訪巡查,采取攝影、攝像、錄音、問詢方式予以取證,形成了有效震懾。
(二)整合“三大版塊”,從實抓通報
始終堅持以正面典型引路,以反面典型警示,抓好實名通報。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督查督辦推進公司執行力建設的通知》,將公司重點項目通報、重點工作通報、紀律作風簡報“三大板塊”,整合為《督查糾風通報》,聚焦“項目推進、作風轉變、效率提升”三個維度,將籠統通報轉變為通報到人、到事、到情節,樹立了監督權威。
(三)建立“三項制度”,常態抓糾風。一是交叉巡查常態化
選聘工作扎實、作風過硬、業務熟練的作風巡查員若干,組建兼職巡查隊伍,開展常態化交叉巡查,體現監督的公允性。二是日常巡查全覆蓋。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的“四不”方式,抓大不放小,作風巡查覆蓋公司全系統,實現監督無盲區。三是投訴舉報多元化。暢通電話、意見箱、郵箱、微信公眾號、信函、來訪等7大投訴舉報渠道,群眾監督作用更加有力。
三、加大制度執行力度,推動遵規守紀成為自覺
(一)因地制宜,提高制度建設的保障力
先后制定《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實施細則》,配套《差旅費開支管理暫行辦法》《上交禮品禮金管理實施細則》,完善“三重一大”決策機制、議事規則,建立以投資權、選人用人權和大額資金使用權為核心內容的權力清單,健全《資金集中管理辦法》《直接出資企業重大事項管理流程》等制度,形成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二)剛性約束,提高規章制度的執行力
圍繞“節日上的腐敗”“車輪上的鋪張”“舌尖上的浪費”等重點,集中開展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日常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專項整治,及時發現和糾正經費審批、管理、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以問責遏制“四風”問題反彈,進一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規章制度的執行效率明顯提高。
(三)懲戒倒逼,提高規章制度的震懾力
在省屬國企率先制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實施細則》,創新探索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經濟處罰“三處合一”懲戒模式,結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先后對違紀違規人員進行了嚴厲懲處,達到了“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的震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