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圣杰
【摘要】隨著因特網及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日常通信工具發生了顯著的轉變,微信成了大學生每日使用率最高的手機應用,微信不僅帶來了便捷的信息交互平臺,更對學生善變的思想帶來空前沖擊。筆者以微信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為背景,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探究利用微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冀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微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公眾號 思想政治教育者
一、微信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微信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1.微信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的時空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過課堂教學或專題講座的形式,且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而通過微信進行信息傳播,則完全不受這些限制,高效而便捷。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瀏覽信息或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方便。
2.微信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展現的事件即時性、內容前瞻性
在新媒體時代之前,信息傳播主要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進行,存在信息傳播速度慢、受眾成本高、信息不夠直觀等問題,而作為新媒體代表的微信,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微信因其即時性的發布和推送,便捷的轉發功能,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等,接收到校內外的重要新聞和時政熱點,這種圖文影音并茂的傳播方式,提升了受眾的閱讀體驗。
3.微信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形交互性
相對于傳統媒體只能被動的接受,在微信中可以通過微信群實時交流互動,在朋友圈、公眾號中進行評論,還可以通過公眾號的文章發起調查問卷,相較于傳統媒體,微信確實體現出獨有的優勢。
4.微信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效果的數據可統計性
微信公眾號具有后臺數據統計功能,可以查看用戶數、閱讀量、朋友圈和好友的轉發次數等數據。負責高校公眾號的相關部門,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全面的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挖掘出更多更有價值的深度信息,從而通過提高發布內容的質量,提高受眾的閱讀興趣,以達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微信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1.發布信息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信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一些高校,有很多年齡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他們只會利用微信發布一些學校的通知公告等;而一些年輕教師雖然對微信聊天和朋友圈使用熟練,但對于微信公眾號的宣傳不夠重視,對公眾號的后臺功能不夠熟悉,諸如此類,思想政治教育者較低的微信操作水平,制約了實際教學和宣傳效果的發揮。
2.發布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比較單調
當前很多高校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調,更新緩慢,文章水平高低不一,難以引起大學生的興趣。筆者發現很多高校微信公眾號的內容,主要來源于“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內容大多是時事熱點等,缺乏新意和創意。原創內容較少,有些原創內容只是校園風光、社團活動等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不大的文章。面對大學生日趨多樣化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公眾號顯得索然無味。這就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微信內容關注度不夠,參與度不高。因此提高宣傳內容的多樣性、趣味性刻不容緩。
3.發布信息的系統性、連貫性有待加強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課堂教學,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獲得系統而連貫的知識。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實時性和突發性削弱了信息的連貫性,呈現出信息碎片化的特點,有研究認為,信息碎片化會降低人的認知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使學生獲得系統而連貫的知識,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二、微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順勢而為,創新教育模式
當下大學生群體中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微信已經成為手機必備應用,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不同程度地受到微信媒體的影響,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微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我們要抓住機會,打造微信平臺,合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交流群、微信公眾號等能夠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將微信帶來的挑戰,轉化為提高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機遇。
(二)主動學習,提升微信平臺駕馭能力
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作為教育者不僅要能使用微信進行日常交流,還要對微信的各項功能進行研究,努力提升微信平臺駕馭能力。
(三)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大學生進行理論灌輸,還需對其正確的引導,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增強防范意識,面對網絡上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學會篩選和鑒別,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提高政治鑒別力。在內容上要積極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和主流意識形態,不斷提升學生的媒介素養。讓正能量始終遏制負能量,是我們一貫堅持之原則。
(四)豐富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贏得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公眾號的青睞,就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活化,形式上要生動活潑,充分考慮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愛好,影音圖文組合排版,以及運用表情符號和網絡流行語等。常更新,標題新、內容精,適當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組織一些有獎答題、游戲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高校作為新時期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充分利用好微信平臺,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微信[EB/OL].[2018-09-30].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信/3905974.
[2]浦悅.微信平臺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8).
[3]林森.基于微信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8).
[4]左偉,馮文波,李華昌.微信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8(17).
[5]倪光輝.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