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 要: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著諸多挑戰。采取什么樣的途徑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為顯著,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目標管理在管理領域備受青睞。為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引入目標管理策略。本文旨在闡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管理存在的問題,如何制定更為科學的目標,目標管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希望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目標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影響
在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使得其內在發展動力不足。實施目標管理策略,能夠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明確、管理措施有效,實現管理的科學開展。目標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為標準的管理方式,能夠推動組織實現業績的提升。由此看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貫徹目標管理,既是解決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的需要,也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關鍵措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標管理存在的不足
1.不能清楚認識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某些高校領導欠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辯證關系的研究,沒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列入管理工作。對于新形勢與新問題分析不夠深入,對待工作消極應付。一些教師對目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的專屬責任,造成教師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缺位[1]。
2.人本管理意識薄弱
缺乏人本觀念在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普遍。教師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時,沒有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他們的身心發展情況,而是僅僅立足于自身的認知,使得教育方法不切合大學生實際。
3.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單一
書本講解與視頻觀看是當前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大學生對這種授課方式極易產生厭煩心理,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授課過程中,教師對于知識的講解存在籠統、膚淺、理論化的弊病,沒有運用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有效規劃。例如,在講解如何實現人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這個知識點時,大多數教師只是將理論灌輸給學生,沒有列舉具體的例子給學生進行參照,這不僅不利于知識的吸收,更阻礙學生在實踐當中真正做到這一要求。《感動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庫,通過真實的事例和情感的觸動,讓學生明白服務社會不是剝奪自己的權利,而正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最佳途徑,從而引領學生真正地貢獻社會。
二、設定具有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
1.保證目標的明確性
目標管理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確定目標體系。高校管理者一方面需要遵照上級組織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服務對象的需求,并且虛心接受組織內各個層級人員的意見,最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總目標;然后是高校內各個職能部門確立目標;最后是各個職能部門的每位成員制定目標。
2.目標管理應該以人為中心
以人為中心,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以學生為中心。在設計環節內,必須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有機結合、綜合考量,突出人的主體地位[2]。確保組織結構實現管理流程科學化、管理幅度合理化、集權分權統一化的目標。例如,某高校教師對于哲學問題較為感興趣,在講解人的發展這一知識點時,應用了許多哲學上的相關論述,比如“認識你自己”、“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等。這雖然能夠引發學生對自身存在的思考,但是已經完全脫離了學生實際,是教師本位的教學模式。
三、目標管理對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影響
1.有利于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實施目標管理,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保證目標設定的合理性,促進教師與大學生之間的思想溝通,從而加深了師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了解,增進師生的相互理解。
2.促進高校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現政治資源共享
目標管理有利于實現組織的結構變革,確定以支持管理目標作為導向,從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資源共享。基于此,為了加強對目標的改善,促進目標的實現,高校的管理者必須要依據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崗位的設定以及崗位職能的變化,參考管理環境與管理系統的變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目標管理有助于推動大學生自我管理的進程
大學生是有強烈自主意識的個體,渴望著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目標管理的運行模式在于調動主體的參與積極性,通過逐步實現自我管理,從而取代“放縱性管理”與“壓制性管理”。二者的管理都是外部施加的,前者的弊端在于管理主體的不作為。后者的弊端在于管理主體的越權[3]。可以采用而“自我管理”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與創造性,形成強大的內驅力量,促進大學生做好分內工作。對于自我管理的成效,不僅讓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還可以開拓更廣泛的監督渠道,從而提升自我管理的效果,從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邁入新階段。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開展得更有實效,一直是困擾高校領導層、輔導員和教師的一大難題。首先,目標管理理念的引入,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得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可以充分考慮大學生的身心特征與實際需要。其次,目標管理理念的實行能夠促進教學方式的革新,改變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最后,目標管理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向實際生活領域轉化。
參考文獻:
[1] 穆建亞.目標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8):43-45.
[2] 余曉玲.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管理有效性的思考[J].金田,2015(1):157-157,154.
[3] 邱勤.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6):33-35.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