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 楊過房 董鵬飛 劉華
【摘要】中國職業教育正處于發展加速階段,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擴大,對人才的專業水平要求也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就得到了發展動力,但是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阻礙。本文從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機會、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對策這三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就業率 職業教育 大數據時代 以就業為導向
引言: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通過職業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增加復合型技術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職業教育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職業教育還需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此充分發揮出其內在作用。
一、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機會巨大
近年來,中國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鄉村振興”,產教融合等大的時代戰略急切呼喚著人才。縱觀當今社會的發展情況,未來人才市場的需求方向是復合型人才和綜合型人才,現階段,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受到了新媒體和大數據的影響,對新媒體人才和互聯網人才的需求量也會不斷擴大。因此,未來社會的主要培養目標應該為復合型職業教育人才,這無疑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農業為例,當大數據和農業進行的結合,形成了新農業后,農業服務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農業方面的職業教育專業就可以開展起來。不僅是農業,制造業、服務業也都受到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模式上,職業教育可以根據時下熱門的新服務行業開設相應的專業教學,以此可以為學生開辟全新的發展方向。
二、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急需提速
現階段國家大部分大中專學校也在擴招生源中,但是大部分生源的成績差,基礎水平較低,很多學生的缺少學習動力,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由內而外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僅如此,大中專學校的老師整體薪資水平較低,師資團隊的整體水平較差,缺少專業水平較強的老師,以極少部分的職業教育院校為例,很多職業院校在教師編制和職稱上存在問題,缺少績效考核機制,從而導致教師缺少動力,不僅無法吸引更多的教師人才,也無法留住校內的專業教師。而且很多大中專學校的家長沒有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及早就業或者創業,甚至還有些家長和學生認為職業教育無法在社會立足。而從企業的角度上看,雖然企業愿意接受職業教育的畢業生,但是這些畢業生的專業基礎薄弱,還有很多畢業生沒有行業專業證書、缺少經驗,很難和企業的需求匹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終身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提法應當在青少年時期深入心靈。在職業教育中,以企業需求,社會需求為導向,學校和老師積極引導,通過多專業學習跨專業學習,形成有含金量的復合型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的重大突破方向。
三、中德比較,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高等教育體系日益完善,大專、中專等專業院校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但是專業院校在發展中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效率和就業率這兩個方面。相比較國外的教育情況,中國的職業教育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德國的職業教育就較為完善,科學技術的提升,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縱觀德國的職業教育,作為唯一一個將職業教育作為獨立學科的國家,將產學研結合這一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取得了多個職業教育成果。機械科技的發展,取代了傳統的勞動力,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下,職業教育具有著較大的優勢。縱觀國家人才市場的需求情況,職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企業需要綜合性、實踐性的人才,而職業教育這種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方式,恰好滿足社會需求,因此職業教育應當在中國大力推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國家、學校、社會、企業、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國家要正視職業教育,借助官方宣傳渠道,宣傳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改變社會大環境,并且加強對職業院校的管理,扶持職業院校的發展,以此推動產學研結合,對于參與到校企合作的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在改變沖破傳統教育觀念的同時,學生和學生家長也要改變對職業教育的認識,正視職業教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并且努力學習成為復合型專業人才。社會力量在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專業行業協會要積極的和職業教育院校溝通合作,引導職業院校成立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專業。作為職業院校教師,也要積極的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上海某職業院校為例,該學校為了要提高校內教師的教學水平,采取激勵機制,組建專業教師隊伍,并且引入了績效考核機制,以此吸引更多的專業教師,也鼓勵教師積極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此外,學校要積極的企業進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建立起完善的職業教學體系,以此實現校企一體化建設,下圖為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總結:綜上所述,職業教育在中國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阻礙,職業教育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多方努力,建立起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不僅可以滿足社會需求,提高就業率,也能夠給更多的學生帶來全新的發展途徑,因此國家、學校、社會、老師、家長、學生的需要共同努力,突破傳統教學觀念,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朱愛國,李寧.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策略探究[J].職教論壇,2016(1):16-20.
[2]呂景泉,馬雁,楊延,等.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9):15-19.
作者簡介:張棟(1985.4)男;民族:漢族;籍貫:山東濟寧人,職稱:高級運營師,高級講師,農電商品牌專家,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互聯網與縣域經濟,品牌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