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娜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迅速,勞動人事爭議事件頻發。為及時解決爭議,提高爭議解決效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應做好自身定位,充分發揮仲裁職能。本文分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工作特點以及仲裁機構面臨的相關問題,探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定位相關內容,提出仲裁機構相關工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勞動人事爭議 仲裁機構 定位 深入思考
仲裁機構是解決勞動人事爭議的重要機構,在構建和諧的勞動人事關系上發揮重要作用。為保證仲裁機構功能的正常發揮,仲裁機構應做好自身工作特點研究并加以準確定位。準確把握仲裁機構工作特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仲裁機構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仲裁機構工作特點
仲裁機構比較特殊,和政府、法院部分特征相近,但為保證其仲裁職能的正常發揮,仲裁機構有著其自身特點,主要體現在:首先,公益性。仲裁機構是調節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重要機構,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特點。另外,《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明確勞動爭議仲裁不收取任何費用,因此,具有鮮明的公益性特點。其次,中立性。為更好的調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應保持中立,客觀、認真聽取勞動者、用人單位訴求,贏得雙方信任,自覺接受仲裁。最后,專業性。眾所周知,勞動者身份較多,涉及的領域較為寬泛。同時,勞動者的相關訴求越來越多遠化,無疑給仲裁人員綜合素質、專業程度提出較高要求,既要掌握扎實的仲裁知識,靈活應用多種仲裁技能,還應熟練掌握人力資源方面知識,因此,仲裁具有專業性特點。
二、仲裁機構面臨的問題
仲裁機構在解決勞動人事爭議上發揮重要作用,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仲裁機構設立以及相關工作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首先,仲裁委員會設立方面的問題。《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中表明,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以及直轄市人民政府都有權設立仲裁委員會,但在實踐中卻只有少數仲裁委員會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部分地區仲裁委員會的設立并非如此,導致仲裁委員會的合法性、嚴肅性容易受人質疑。其次,仲裁機構單位性質尚未統一。部分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內部設立,屬于行政部門。部分地區則參照公務員管理相關條例納入事業單位。仲裁機構單位性質的未統一,給仲裁職能的行使造成一定影響。最后,“管辦銜接”存在問題。《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中規定行政部門可對仲裁工作進行指導,但實際工作中行政部門和仲裁機構往往分別設立,工作銜接過程中兩個部門職能的劃分不夠清晰。另外,仲裁員身份較為復雜,仲裁機構管理仲裁員的難度較大,并且無法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一定程度上影響仲裁機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仲裁機構定位思考
對仲裁機構進行準確定位,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可避免不良因素干擾仲裁工作,保證仲裁機構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1)在頂層設計上對仲裁機構加以準確定位。在現有法律制度下,仲裁機構辦案具備“獨立性”,機構間關聯度較弱,在機構性質、機構設置、組織形式等方面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一定差異,因此對仲裁機構進行頂層設計時,應加強相關理論研究,從法律層面對仲裁機構加以定位,規范全國仲裁機構及行為。
(2)對仲裁機構職能與作用進行準確定位。一方面,要求仲裁機構加強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專業及技能水平,促進仲裁機構公信力的進一步提升,突出仲裁機構的社會、法律地位。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及黨委,應給與仲裁機構大力支持,促進仲裁作用的充分發揮。
(3)做好未來仲裁機構組織、人員與外部組織關系的定位。未來仲裁機構應作為中央政府的常設性組織,由政府指派領導人,逐級進行仲裁機構的設置。同時,明確指出由財政負擔工作經費。仲裁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由人事管理、勞動保障、法律等專業認識構成,并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另外,在處理對外組織關系上,仲裁機構應積極配合、銜接政府、法院相關工作,保證勞動人事爭議的順利解決。
四、仲裁機構工作建議
1.認真落實財政保障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同時,相關法律對仲裁機構的工作制度、基礎設施、工作隊伍建設等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因此,要求各級仲裁機構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尤其在經費保障上應給與足夠的支持,保證仲裁機構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
2.充分發揮中立性
仲裁機構中立性是否得到保障,直接影響仲裁機構的形象及仲裁職能的發揮,因此,一方面,應突出仲裁機構行政部門主導地位,尤其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切實維護仲裁機構的中立性。另一方面,仲裁機構工作人員應提高認識,認真學習、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公正對待勞動爭議雙方,不偏袒任何一方。
3.提高仲裁隊伍素質
為體現仲裁機構專業性特點,提高仲裁隊伍綜合素質尤為重要。一方面,加強仲裁人員業務能力考核,督促仲裁人員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增加仲裁隊伍培訓投入,定期組織仲裁人員開展仲裁技能培訓活動,使仲裁人員不斷學習新的工作方法,仲裁技巧。
五、結論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是解決勞動人事糾紛的重要機構,在維持良好的勞動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仲裁機構應做好自身工作研究,為推動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本文通過研究認為:
(1)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工作具有公益性、中立性、專業性特點,因此,在對仲裁機構進行定位時應注重突出這些特點。同時,實際工作中仲裁機構設立、性質劃分以及“管辦銜接”都存在一些問題,給仲裁機構職能的發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需通過對仲裁機構加以準確定位加以解決。
(2)為保證仲裁機構作用的充分發揮,需從頂層設計上仲裁機構進行定位。同時,還應對仲裁機構的職能、作用進行定位,尤其為保證仲裁結構更好的發展,還應從組織、人員,對外部組織關系進行定位。
(3)為保證當前仲裁機構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應認真落實財政保障、保證其中立性的充分發揮。另外,還應做好仲裁隊伍建設,通過開展考核與培訓工作,提高仲裁人員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志強.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定位的思考[J].中國勞動,2013(06):18-21.
[2]楊傳星.探討我國勞動人事仲裁制度的改革[J].經貿實踐,2017(17):194.
[3]周湖勇.勞動人事爭議裁審銜接機制構建的新思考[J].政法論叢,2017(05):101-110.
[4]楊靜.完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內部監督機制的構想[J].中國勞動,2014(12):19-21.